齊仁濤
我是個文學愛好者,喜歡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為這些文學經典中精彩的文筆而深深陶醉。同時,我又是個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一直是我的研究課題和愛好。有一天,我想到一句古話,“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不禁想到,文學經典是最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小學作文教學,能否借鑒、學習文學經典呢?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摸索,我發現,文學經典中,包含著學生作文最豐富的營養,可以直接從中借鑒。于是,我把自己喜歡的文學經典,引入學生閱讀范圍,講析經典、佳作的寫作技巧,讓學生直接從中吸收養分,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天,我在布置家庭作業時,安排學生讀《西游記》“三打白骨精”一節,下節課分角色表演,學生非常興奮。第二天的作文課,我給學生逐句講解《西游記》這一節的原文,隨著講解,學生的興趣高漲起來。比如:
1.開始一起表演孫悟空“手搭涼棚,睜眼觀看”和“一個斤斗云飛向南山摘桃子”的動作時,一個平時很調皮的男生,表現出非凡的表演天賦,把孫悟空頑皮、充滿猴氣的動作、眼神表演得很到位,得到大家的稱贊;
2.學生一起表演白骨精變成女孩子、老婆婆、老頭時的語言、動作時,一個女生自告奮勇地表演她的“美眉白骨精”,自己加上的“萬福”的動作和神態,頗有古典少女的神韻,她還加上了自己設計的臺詞,使原來的臺詞更加連貫、順暢;
3.我讀著描寫白骨精變為女孩子、老婆婆、老頭的肖像描寫,讓學生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大家都對三個肖像描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贊嘆三個外貌寫得好;
4.學生表演豬八戒看見白骨精變成女孩子后“整整直裰,擺擺搖搖,充個斯文氣象”的動作時,反復表演,興致高漲。我問大家:“這表現了豬八戒什么性格?”大家都笑著說:“豬八戒喜歡漂亮美眉!”我又問:“豬八戒的斯文,和唐僧的斯文一樣嗎?”“不一樣!”“為什么不一樣?”“唐僧是真的,豬八戒是假裝的。”
經過我的分析,大家都對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心情有了更深的理解,然后大家分組表演,課堂上歡聲笑語,學生表演得很投入,很成功。表演結束后,我問學生:“誰能說說妖精三次變化,都是什么樣子?”學生分別描繪了一番,如,老婆婆“兩鬢如冰雪,行步虛怯怯,弱提瘦伶仃,臉如枯菜葉。”我問:“能想象出來嗎?”“能!”“寫得好不好?”“好!”我順勢引導:“之所以好,就是因為寫得具體、細致,把各部位的特點都寫出來了。你們觀察一個人,能做到寫具體,寫細致,把各部位的特點都寫出來嗎?”“能!”然后我又問:“大家說說豬八戒的性格是什么?”學生紛紛回答:“饞!”“懶!”“好色!”“愛說孫悟空壞話!”我問:“如果讓你分析咱們班上一位你最熟悉的同學的性格,你能這樣分析出來嗎?”學生互相看看,找到自己想寫的人后,都說:“能!”一些學生還自信地拍起了胸脯。
我說:“通過表演三打白骨精,咱們學到了與咱們寫作文有關的技巧:寫人,其實就寫兩方面——人的外貌和性格。只要能夠表現出外貌的特點和性格的特點,這篇作文就會成功。一是寫一個人的外貌,要像《西游記》寫白骨精的三次變化那樣,寫出外貌的特點;二是寫人的性格,要像寫豬八戒、唐僧、孫悟空那樣,寫出性格的特點。”
通過這堂《西游記》表演課,絕大多數學生輕松地明白了寫人作文的方法,都感到很有收獲,也很快樂。下一節作文課上,我要求學生觀察自己最熟悉的一個人——自己的爸爸,寫作時,運用《西游記》寫人的方法來寫。為了使他們寫出自己爸爸真實、鮮活的特點,我在課堂上啟發他們:“豬八戒貪吃、貪睡,都是他的毛病,但是大作家吳承恩寫出來,也成了大家喜歡的好文章。這說明,作文什么都能寫。大家說,對不對?”
學生都笑起來,點頭回答:“對。”
我繼續啟發:“現在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爸爸有什么臭毛病?都想想,看誰想起得多!”
學生一聽,來了興趣,紛紛舉手。一個男生說:“我爸爸的臭毛病是,吃飯的時候摳腳丫子!”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另一個女生搶著站起來說:“我爸爸不光吃飯的時候摳腳丫子,摳了還把手指頭湊到鼻子上聞聞哪。”這句話使課堂像炸了鍋一樣,學生笑開了懷。
一個女生搶著說:“我爸爸早晨穿襪子的時候,都是把許多襪子拿起來挨個兒聞聞,挑兩只穿!”大家又笑了。
有個男生說:“我爸爸喝醉了的時候,出洋相:上樓的時候,我家住四樓,他扶著墻走到了三樓,就拿鑰匙開門,開不開,他還著急!人家王叔叔從里面一開門,我爸爸一頭就栽進去了。”大家都笑了。
我啟發他們:“作文難寫嗎?你把這些寫出來,就是好作文!你覺得好笑,我和大家都覺得好笑,你寫出來,別人看了也笑,他笑了,還會說作文不好嗎?作文就這么簡單!”
我這樣用文學經典,漸漸地引導學生,使文學經典高超的寫作方法,和小學生的作文發生了聯系,解開了小學生作文的很多難題。比如,小學生怕作文的問題,不知作文寫什么的問題,寫不具體的問題,寫不細致的問題,等等。
從文學經典中,獲得作文教學的新血液,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一個探索。我感覺,這種教法的好處是:1.開闊了學生的閱讀面,培養了小學生親近文學經典的好習慣;2.從文學經典這里,使學生直接學到了一些寫作文的技巧;3.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活了課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