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代表座談會或者人大代表建議中,經常能聽到或者看到“請求解決……”“請求盡快安排……”“請求給予支持……”這樣的字眼。
現實工作中出現這樣的事,看似正常,其實不然。在我國,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是代表人民在行使國家權力,是國家事務的管理者,“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把“健全‘一府兩院’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制度”寫入《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并作為全面深化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由此看來,人大代表在對“一府兩院”提出建議時,是代表選民在依法向“一府兩院”提出意見、建議和批評。
改變這種“請求”式的工作習慣,要從人大代表自身做起。牢記人大代表的身份與職責,樹立依法履職的觀念,在為民代言、依法建言獻策中不必言“請求”,要有說“要”“必須”“盡快”的底氣和勇氣,讓掌權者感受到來自人大代表、人民的監督力量,要讓“一府兩院”的工作回歸到受人大和人民監督、為人民服務的軌道上來,真正為民掌好權,用好權。
來源:《人民代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