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花

眼前這位老人,皮膚黝黑,身板硬朗,眉宇間透著沉著與淡定。他就是葉金書,青田縣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季宅鄉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當地群眾習慣叫他“老葉”。
老葉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也在農村,曾當過民辦教師、村干部,也辦過鄉鎮企業。自上世紀80年代起,他一直干著人民調解工作,一干就是30個年頭。2003年,老葉高票當選青田縣人大代表,這擔子他一挑就是三屆。
他熱情待人、公正處事,當地群眾非常信任他,碰上點難事,都愛找他評評是非曲直、解解心中疙瘩。因此,盡管已是72歲高齡,可老葉仍有忙不完的事兒……
定分止爭,為民代言
在老葉幾十年的調解生涯里,經他手調解的案件不下2000件,他獨創的“葉氏”調解法已在青田全縣推廣。與其他調解員不同,老葉在調解糾紛時,不僅注重化解矛盾、解決問題,還常關注糾紛背后的前因與后果,并在認真梳理、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就一些共性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建議。
“他身兼雙重身份,既是經驗豐富的老調解員,也是青田縣連任多屆的老代表,在處理問題時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善于在調解中發現、解決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這是青田縣季宅鄉人大主席王志敏印象中的老葉。
2010年,季宅鄉黃放口村幾撥村民找到老葉,希望能幫忙調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金坑電站建設工程遺留的有關補償問題。工程建設期間,季宅鄉黃放口村的村民在自己住房緊張的情況下,讓出了最好的房子給指揮部用作辦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和倉庫。經過六七年的建設,工程終于完工,指揮部、施工隊都撤出了工地,電站也開始運行發電,可留給村民的卻是破舊的房屋,也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補償。為此,在金坑電站建成后,當地村民幾次找到老葉,希望幫助協調解決補償問題。
雖已時隔幾十年,但老葉認為村民的補償要求于法有據,他們的合法權益應該得到保障。為此,他認真記下了村民的訴求,查閱了大量金坑電站建設時期的臺賬資料,又向其他相關村民、單位進行了調查。在2010年的縣人代會上,老葉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大會提交了《關于要求解決金坑電站建設時期指揮部、民工營及倉庫租用民房補償的建議》。
“時隔近三十年,好在相關資料保存還完整。”談及建議調查過程,老葉頗感欣慰。令他欣喜的是,在他的多次協調和極力呼吁下,青田縣政府終于出臺了解決方案,涉事的650間民房業主都拿到了不同數額的補償款,這個懸了近30年的糾紛總算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諸如此類替民行權、為民解憂的建議,10多年來老葉提了50多件,比如《關于要求調整縣外協議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標準的建議》、《關于要求縣政府加大對油茶產業扶持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大康莊工程投入力度切實改變農村交通面貌的建議》等,事事連著民生,件件關乎民情。
年逾古稀,退而不休
“當代表,作不作為,群眾心里有本賬。”季宅鄉一位村干部說起老葉時坦言,“老葉當代表,是真能為大家辦點事,也敢為大家說話,是我們信得過的代表。”
而這,也正是老葉為何連續三屆,每次都能高票當選的原因所在。
幾年前,農民建房不管老屋翻新,還是建新房都要報地質部門評估,不僅耗費時間還得交500元手續費。對農戶來講,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村民們普遍認為,大部分農村地區是否屬于地質災害區,有關部門早已評估過,除一些易發生山體滑坡的特殊地段,地質部門需加強監控和評估外,其他地區的農民建房應該簡化審批手續,最大程度地為群眾提供便利。
長期工作、生活在農村的老葉對此感同身受,在青田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整改農民私人建房需市地質評估手續的建議》。該建議一經提出,立即贏得了很多基層代表的積極響應。
領辦該建議后,國土部門多次主動找老葉當面溝通。在老葉的強力推動下,國土部門終于出臺了農村私人分散建房評估程序優化措施,并承諾評估費用不再由農民承擔。
“當年,縣里就簡化了私人分散建房的審批程序,我們還不用掏評估費,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多虧了老葉。”季宅鄉一些老人談及此事,都從心底里感謝老葉。
除了農民建房,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是老葉關注的重點。青田縣高湖鎮到季宅鄉黃放口村的通鄉公路,是沿線近4萬群眾出行的主干道,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這條彎多路窄的通鄉公路,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車輛通行需求,彎道口兩車交會時更是險象環生。老葉說,該路段交通事故時有發生,一直是當地群眾的一塊心病,他自當選人大代表后,連續多年向大會提出關于改建高湖至黃放口段通鄉公路的建議。
但預計6000多萬元的改建費用,鄉里吃不消,縣財政也犯難,致使該建議成了年年提年年辦的“老大難”建議。 “雖然財政困難,但這是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情,政府部門再難也得想方設法解決,盡早改建這條公路。”明知可能碰壁,但老葉不輕言放棄,依然堅持每年提出這件建議。
經老葉連續多年“上書”,青田縣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將這條建議列入全縣十大重點督辦建議。2012年,青田縣交通局局長親自帶領專家組對該路段進行勘察,組織實施測量、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并經省、市、縣有關部門多次會審論證后,將該改建工程正式列入青田縣2014年度重點實事工程。2014年底,該改建工程正式開工,意味著老葉和村民們期盼多年的愿望即將變成現實。
人生七十古來稀。但對72歲的老葉來說,還沒到享清福的時候,“我已經退休10年了,家里人都勸我好好休息,安享晚年,但村民一有事還是來找我,我自己也停不下來。”因此,只要身體狀況允許,老葉仍騎著他的那輛老式自行車到鄉政府辦公。在辦公樓的二樓,大家也總能看到他為當地群眾的家長里短、鄰里糾紛、鄉村發展忙碌的身影。老葉說:“只要群眾還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葉金書小檔案
葉金書,青田縣第十三、十四、十五屆人大代表。2000 年起,他連續10 多年被青田縣司法局評為縣級優秀人民調解員,2002 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人民調解員,2012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調解能手。
2010 年,青田縣在總結葉氏“調解法”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位一體”的“季宅模式”大調解工作模式。這兩年,通過不斷的總結提煉,“季宅模式”已被上升為“青田模式”在全縣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