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變相腐敗成難堵“鼠洞”
“市委副書記與私營企業主打麻將獲利200多萬元”、“科長以大幅低于市場的價格購房”、“領導干部開設賭場漁利”……近期類似腐敗案例頻出,引發輿論熱議。是領導干部“賭術高超”、“生財有道”,還是他人借機迎合奉承謀取不正當利益?
網民“盧羨婷”:如果傳統腐敗是“裸露的瘡疤”,那么變相腐敗則是“深藏的腐朽”。盡管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但某些地方干部的智慧和精力都用在“打折扣”、“搞變通”上了。
網民“方向明_事業”:關系的撮合、“圈子”的建立,需要一個平臺,需要一些媒介。賭是最不顯眼的賄賂,行賄者也最容易獲取證據,加以要挾。官員賭術并不高明,可是行賄者一句“輸了算我的”就讓他們落入圈套。
網民“小新”:遏制變相腐敗,就要建立健全權力監督機制,反腐敗必須與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法律將變相腐敗的行為進行清晰界定;另一方面,從源頭抓起,通過有效的宣傳提升全社會的預防腐敗意識,在思想上堵住變相腐敗的“鼠洞”。
鋪紅毯植樹難脫作秀之嫌
“踩著紅地毯植樹,你們見過嗎?”3月12日植樹節當天,多位湖南永州網友發帖稱,由該市零陵區創森辦、區婦聯等多個單位組織的植樹活動中,區領導、志愿者等人踩著紅地毯前往植樹現場。主辦方回應稱,“考慮到近日連續陰雨,上坡路濕滑,臨時放置了約10米廢舊地毯”。
網民“立峰”:一個簡單的植樹造林活動,本該以綠色為主基調,以勞動為主題,卻讓紅地毯搶了鏡。想問問,作風轉到了哪里,腳下接的又是什么地氣?
網民“錢桂林”:植樹節需要全民參與,讓媒體及時報道領導帶頭參加植樹,可以營造植樹造林氛圍。但必須看到,領導植樹,“植”下的不僅僅是一片綠,更重要的是“植”下領導的形象。鋪紅毯植樹自然難脫作秀之嫌。
網民“魏致南”:究其根本還是官員們存在著嚴重的“官本位”思想。官員們在辦公室坐得久了,便逐漸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淡忘了,覺得自己身份尊貴了,怕這些接地氣的活動弄臟了自己的烏紗,即便是迫不得已要去植樹,也要踩著紅毯。
撤銷“駐省辦”不能拖泥帶水
據媒體報道,國務院辦公廳3月16日轉發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清理規范駐省會城市辦事機構指導意見》,根據意見,各地將撤銷縣級政府駐本省省會城市辦事機構,撤銷市、縣兩級政府職能部門駐本省省會城市辦事機構。
網民“王聃”:撤銷駐省辦,很容易讓人想起幾年前的撤銷駐京辦。無論是駐省辦還是駐京辦,它們都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行政產物,功能一在于招商引資,二在于接待任務。隨著時日推移,這些辦事機構腐敗頻發,甚至承擔起截訪與維穩的任務。
網民“譚浩俊”:隨著簡政放權步伐的加快,行政審批事項的逐步取消或下放,“駐省辦”的功能也就基本消失了。更何況,在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相當一部分地方都快形成同城化了,即便遠一些,也已遠不是過去那種需要車馬勞頓才能進入省城的時代。
網民“白靖利”:清理整頓各種“駐某辦”,一方面必須加大監督查處力度,從財務制度上予以嚴格約束。另一方面,還需要破除地方領導牟取政績和私利的扭曲觀念,推動公務接待服務社會化改革,避免“接待經濟學”繼續維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