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16日文章,原題:學校放假時,中國學生選擇夏令營 來自上海的7歲男孩樂樂非常期待下月的暑假生活。他將參加一個為期7天的夏令營,有機會到海邊撿貝殼、觀察蛇和螞蟻、抓昆蟲以及制作自己的望遠鏡。
今年暑假也是樂樂連續第三年參加夏令營。樂樂的母親宮英(音)認為,讓孩子參加戶外集體活動,有助于他們掌握生活技能、增加自信、培養獨立能力,同時學習有用的知識。
暑期把孩子送去夏令營的中國家長越來越多。以上海為例,主辦夏令營的國際學校數量不斷上升,很多公司也開始從事夏令營業務。其中一些夏令營是住宿制,聲稱采取“封閉軍事化管理”。
每年暑假有多少中國孩子參加夏令營尚沒有官方統計。不過,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兩年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的中小學學生中,5人中就有1人參加夏令營。另外,參加夏令營的低齡兒童數量逐年增加,12%的孩子首次參加夏令營的年紀僅為6歲,7歲即參加夏令營的孩子比例為18%。調查稱,10年前,幾乎沒有這么小的孩子參加夏令營。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警告稱,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夏令營時應小心,因為的確存在一些被利益驅動的主辦方,他們主辦的夏令營可能和承諾的高品質服務大相徑庭。
另外,并不是每位家長都認可夏令營一定對孩子有好處的觀點。上海一名6歲女孩的媽媽就說,在女兒12歲之前她不考慮送孩子參加任何夏令營?!?/p>
(作者嚴婷,聶晶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