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玲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語文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學對傳承傳統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精髓及其強大能量,從而有助于保護傳統文化和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作為一名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中學語文教師,尤其有必要在教學中進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語文教師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現傳統文化呢?由于傳統文化的特殊性,中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提高中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在課堂上放一些影視片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利用電影教學的方法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語文課中,電影里生動的語言、完整的故事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傳統文化通過電影媒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學生,他們在觀影中就得到了傳統文化的洗禮。結合一個電影,詳細地介紹如何運用電影對中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電影教學方法,一方面利用光與影的科技手段,運用故事的形式向中學生傳遞傳統文化的內涵,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可以隨時暫停影片,解讀影片中的傳統文化,更容易讓學生參與進來,進行傳統文化的討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
當前,中學生的古文功底總體上比較薄弱,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古典文籍的閱讀量少,所以,我們需要讓學生擴大古代作品的閱讀量,指導學生精讀,使之在古文閱讀中,提高古文閱讀水平,并且培養其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文化素養。例如,可以讓學生閱讀包括《古代寓言一百則》《論語》《古文觀止》等在內的書籍,要求他們選擇其中一到兩本書進行精讀,剩下的則盡可能地泛讀,在閱讀中可以使他們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背誦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所以在學生學習理解古文后,可以要求學生適當地背誦一些好的文章,深化記憶。通過語文教學的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并且成效明顯,可以使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得到較快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當今社會,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是勢在必行的。這首先需要教師自己具有良好的傳統文化修養,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重視習慣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