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英
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教學有著關鍵作用。新一輪課程改革更是將中學語文閱讀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做好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水平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傳統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缺乏活力。雖然近年來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教師和學生的閱讀理念發生了轉變,然而“老師講授、學生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其主體地位依然受到教師有意或無意的干預。此外,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教師“講析”的傳統閱讀方式和題海戰術的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采用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學生可以將語文閱讀當做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就會釋放出巨大的潛能,情不自禁地暢游于豐富的閱讀材料之中。因此,教師應充分意識到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愛好,努力做到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真正激發起學生對閱讀的關心和熱情,使學生切切實實得到知識的澆灌和心靈的滋潤。
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閱讀能力才會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課堂時間非常有限,所以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例如,組織班級閱讀比賽活動,可以激發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籍,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
教師閱讀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讓學生大量閱讀書籍外,還應通過課堂教學悉心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理解和提高閱讀的效果。在平時閱讀中,如果學生不能準確理解文章語句和中心思想,這樣的閱讀并沒有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找準文章的精美語言,讓學生充分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是中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當前中學語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語文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探索閱讀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能力,幫助學生了解文學常識,開闊文學視野,為學生知識結構的搭建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提高中學生語文綜合
能力。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