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梅 杜龍田
摘 要: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反映課業負擔過重,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休息時間,也占用了學生進行其他知識學習的時間。尤其理科類學科,繁重的作業任務打著“題海戰術”的旗號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如此結構錯亂、主次顛倒的作業任務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損害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因此,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勢在必行,教師需要對這一調整進行科學的評估,制訂出符合實際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課業負擔;新課改;作業結構
面對具有普遍性的“作業負擔過重”的話題,許多學校及其教師都呈現出束手無策的狀態。本文將從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出發,淺談此舉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進措施。
一、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必要性
1.減輕學生作業壓力,激發其創造性的必要之舉
繁重的作業負擔使得學生疲于應對其他的數學難題,限制了學生向其他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完成作業的過程通常會機械地重復,長此以往,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不到有效鍛煉,不利于其長期發展。
2.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結構,釋放其整體活力的必要之舉
高中數學包含各個分支,只有每個分支都運行良好,才能實現整體優化。片面追求題海戰術,只會打破這種平衡,使得高中教學的整體效果大打折扣。
二、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具體措施
1.減少作業任務,注重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調整數學作業結構,首先就是要減少作業量,其次是提高作業質量,切忌以數量代替質量。注重學生創造性的發揮,還要鼓勵學生增強教學活動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嘗試小組學習模式,使班級形成較為濃厚的學習氛圍。
2.加強數學教學其他分支的投入力度,確保數學教學工作的協調平衡
高中數學教學不僅包括一定數量的習題訓練任務,還包括課堂互動討論、課后教學活動等任務,教師應引導學生也完成其他任務,確保能力發展的平衡性。
高中數學是所有高中學科中地位最為重要的科目之一,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起著關鍵性作用,同語文、英語構成了高考的重要科目,因此,加強高中數學學習能力極其重要,而摸索出成功的教學及學習方法則是重要前提。然而,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希望通過增加學生的課后練習任務來提高其學習成績,這無異于“南轅北轍”,只會增加學生的自我抵制程度,不利于更深入地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王秋霞.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探索[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05).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