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雨瀟
摘 要:金融監管體制是保證金融體系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的基礎。隨著我國混業經營的快速發展,監管重復或監管真空并存,如何加強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性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現存問題入手,提出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性的相關解決方案。
關鍵詞:金融監管;協調性;一行三會
在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模式下,我國確立了“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格局。在此監管格局下,伴隨著證監會、保監會和銀監會的相關金融監管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一個與我國金融發展現狀相適應的現代金融監管架構目前已初步構建。
一、我國金融監管體制存在的問題
1.金融監管協調性差
我國監管部門曾在2003年和2004年召開過兩次監管聯席會議,“三會”起草了《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在金融監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備忘錄》,規定三方監管聯席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但迄今為止只召開過兩次,最終聯席會議的監管協調流于形式,只是加強監管協調性的權宜之計,不具有法律的強制性和決策性質的制度安排,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2.監管信息不公開透明
失真的監管信息使得我國的金融監管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不公開不利于“一行三會”實現監管信息共享,對于交叉領域以及跨行業的業務的監管信息,無法共享導致金融監管機構重復收集信息成本的增加。
3.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國的金融行業立法總體滯后于金融行業的發展,我國相關法律的頒布或完善通常在問題出現以后。監管領域的法律規范和條例對我國金融監管具有強力的約束力,但缺少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給金融監管帶來漏洞。
二、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性的必要性
1.混業經營快速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后,世界金融業逐漸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轉變,我國激烈的市場競爭將使交叉性金融產品和業務不斷涌現,分業經營界限逐漸模糊,由此出現了集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管理業務于一身的金融集團,如光大集團、平安集團等,垂直監管的監管模式難以發揮作用。創新型的金融產品處于金融機構業務邊緣,對于這類業務,監管機構認為其不屬于自己的監管范圍或者為回避責任和風險,從而導致監管缺位。
2.分業監管的局限性
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分業監管、垂直管理,三大監管機構各司其職,在監管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第一,監管機構之間缺乏信息溝通,降低了監管效率;第二,各監管機構監管職能不同,在各自的監管目標上產生沖突時容易造成摩擦或責任上的相互推諉;第三,銀監會地市級分支機構較多,而證監會和保監會地市級分支機構較少,上級多采用非現場監管方式,基層機構財務數據的真實性不易查證,不利于監管的有效性。
3.監管重復和監管真空的出現
我國分業監管的模式必然導致了監管機構之間監管重復或監管真空的出現。監管重復提高了監管機構的成本、降低了監管效率;監管真空累積金融業系統性風險,其間存在的監管真空高度累積的金融風險,最終會波及、蔓延到其他領域,不利于經濟穩定。
三、加強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構想
加強金融監管的協調合作對于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制度是必要的。
1.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
我國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并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加以運用,將“三會”合并成為金融監管一體化的組織發源于歐洲國家,英國的金融服務監管局(FSA)和日本的金融廳都實行這樣的制度,在一元主體模式下,不同監管部門之間協調性問題內部化,監管職能部門間存在共同上級,在法律和制度的支持下通過行政命令等方式較容易實現協調監管,同時各部門信息共享,通過功能型監管的理念提升監管效率。但我國混業經營和金融市場發達程度還較低,配套法律也不完善,改革成本高、阻力大,建立統一的監管機構還有許多制度上和實際操作上的困難。
2.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建立統一的監管機構時機還不夠成熟,監管協調性的主要癥結在于沒有強制力,因此有必要先行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解決現有問題。“三會”在法律上是獨立的同級機構,可以通過國務院牽頭設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制定條例明確相關部門在監管過程中相互協調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委員會的工作程序,以達到部門間合理分工、信息共享、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目的。委員會的成員由“一行三會”和財政部等部門的最高領導人共同組建,確保委員會的正常運行。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是當前加強監管協調性的最佳選擇,不需建立新的組織,行政成本低、阻力小。
四、結語
一國的金融監管體制受到社會、政治和法律等諸多非經濟因素影響,無論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如何發展,當下需要解決混業經營趨勢愈發凸顯的情況下金融家監管的協調性問題,而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是加強監管協調性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賀強,孟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金融監管的協調性問題[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6(11).
[2]應展宇.增強金融監管協調性[J].中國金融家,2011(02).
[3]黃禮健.加強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性的幾點思考[J].青海金融,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