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供求分析原理對目前世界上廣泛存在的盜版行為進行了分析,指出盜版現象存在的社會根源和經濟原因,并對反盜版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盜版;反盜版;市場基礎;經濟效益
一、引言
當前,盜版現象已屢見不鮮,很少有人沒用過盜版軟件、沒看過盜版硬碟、沒聽過盜版音樂,沒買過盜版圖書,而正版產品卻門前冷落。雖然我國早在1990年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對盜版侵權行為是明文禁止的,大多數人也都知道盜版是非法的,但盜版不僅未被徹底清除,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趨勢。這是因為盜版現象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根源。
二、盜版存在的原因
盜版產品為什么能長盛不衰?與其存在著一定的社會和經濟原因有關。
1.技術背景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電腦,一些電腦愛好者對于加密與解密技術非常精通,正版產品的加密對于他們來說已形同虛設。另外,比如文字、光盤等復制產品使得盜版變得更加容易。
2.市場現實基礎
(1)市場需求
正是因為市場存在著盜版需求,所以就有盜版存在的必要性。一般人的第一感覺都會認為“盜版”是市場中不好的東西,但消費者卻在實際的行動中給予了支持。消費者在市場中作出購買行為時,主要受價格和質量兩方面的影響,而盜版正好提供了一個低兼的價格,而質量也與正版差別不大。
比如,Microsoftomee2007正版售價高達3000元,而盜版十元錢就能買到,并且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兩者的質量差不多。
(2)企業供給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是否生產某種產品,往往是由其利潤決定,所以企業生產盜版產品,不僅僅是因為盜版產品有市場需求,更多的是因為盜版產品相對于正版產品來說,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生產價值。
比如,一張正版的系統光盤售價可能會達到數千元,生產企業扣除一些研發成本、管理成本、市場推廣成本等等外,可能剩下的利潤少之又少;而一張盜版的系統光盤,僅僅只需要復制就可以快速得到幾千張,這讓生產盜版光盤的企業收益非常樂觀。
(3)盜版存在的其它基礎
盜版制品在種類和引進速度上比正版產品更加有優勢,因為正版產品的引進必須先取得版權才行,而盜版產品種類繁多,選擇性也強;再者,政府作為一個倡導機構,其內部也不乏使用盜版產品的。雖然在打擊盜版的市場宣傳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在真正落實具體措施的過程中還是力度不夠。
三、盜版存在的經濟福利效應
我們可以通過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和社會總福利這三個方面來闡明這一點。
(1)消費者剩余方面。盜版產品,由于價格的低廉,一方面,使之前購買力條件不允許的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盜版產品,增加了他們的消費者剩余;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些之前已經購買過正版產品的消費者改用盜版品,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多消費者剩余,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2)生產者剩余方面。生產盜版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獲得更多的生產者剩余。正版產品的生產商,除了有低價的競爭優勢外,在市場競爭中,還可以通過改進自己的生產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擴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從而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通過這樣獲得更大的生產者剩余。
(3)社會福利方面。盜版對社會福利的影響體現在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的總和上。我們承認盜版活動對社會的確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比如阻礙了相關產品的技術創新,也就從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總產出。但是截至目前,學界也無法提供讓人完全信服的證據表明盜版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影響。
四、政府打擊盜版及反盜版策略
(1)政府要及時調整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在當前的版權保護問題上,確實存在著執法不嚴的問題,但是,政府更應該立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執法不力是使盜版現象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建立市場機制反盜版。可以這么認為,壟斷產生了盜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反盜版就是要反壟斷勢力。市場競爭是壟斷的克星,那么政府運用市場競爭來反壟斷是最明智的選擇,并且也是大勢所趨。因此,政府應該借加入WTO的機會,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加強競爭和對外開放,來防止盜版行為的猖獗。
(3)政府的反盜版行動應該適度。政府的反盜版行動并不是愈嚴愈好,也不是愈松愈好,而應該采用相關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分析,使得盜版成本和反盜版成本之和最小,這才是最佳的選擇。因此,對于盜版問題,政府須從兩方面考慮,既要疏,也要堵。
(4)政府打擊盜版行為也不能太絕對。也就是說,徹底解決盜版不應該成為政府反盜版的實際政策目標。一方面,只要盜版現象產生的市場基礎存在,盜版就不可能被人為取消。另一方面,盜版活動對于市場來說有著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如果一味的打擊盜版活動,那必將會損失盜版活動給市場帶來的某些好處。
總之,盜版現象的存在有其社會根源和經濟效應,也有其深遠的社會影響,我們既不能完全消滅盜版現象,也不能任其發展,我們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好“度”,使之朝著有利于社會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改清,田苗.以經濟學范式辨證看待盜版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7(18):221-222.
[2]位濤.盜版現象的根源探析[J].金融經濟,2009(11):120-121.
[3]高山行,江旭.對盜版及政府作用的經濟學分析[J].預測,2002,(6):1-5.
[4]秦瑜.我國當前軟件盜版問題研究[D].碩士論文,西南財經大學,2011.
作者簡介:謝婷(1985- ),女,漢族,湖北天門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