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國梁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不斷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行為習慣。”也就是說,我們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式來有效地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思想品德課堂之中,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將情感教育與思想品德教學結合在一起進行概述,以期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親情教育
親情教育是現今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因為現在獨生子女的增多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家長給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應該的,這種錯誤的觀念決定了我們必須要開展親情教育,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親情教育滲透其中,要促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親情。
例如,在教學《難報三春暉》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歌曲《聽媽媽的話》,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聽媽媽的話?”并順勢讓學生思考教材“愛灑心間”中小峰與媽媽的故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和無私,進而,使學生感受到父母為自己的付出,他們應該得到愛的回報,應該值得我們去尊敬。
二、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開展尊重教育
尊重他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更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素養的基礎。所以,我們要積極開展尊重教育,確保學生在高效課堂中形成正確的觀念。
例如,在教學《平等尊重你我他》時,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模式,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小麗因為車禍造成殘疾,由于同學的嘲笑,每天小麗都是在學校沒人之后才走;(2)一婦人因出門倉促,穿著工作服直接進入了一個高檔商場,在一家店鋪買東西時,服務員都不愿意搭理他,甚至還給其白眼,只有一名服務員走向她,耐心的引導,最后,該婦人拿出自己的黃金卡進行付款,也讓這名服務員這個月的業績飛漲。引導學生對上述的兩則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尊重的重要性。這樣的情境思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白尊重的意義,而且,對糾正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有意識地將思想品德課與情感教育結合在一起,以促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素質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苗麗霞.情感教育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11).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