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國
語文教學就是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堂要真正達到實效性,還得從落實學生的課內外讀寫開始做起,真正將學生的讀寫落到實處,達到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目的。
一、抓好“語文早班車”,強化落實學生課外閱讀
教師可以根據年級段語文訓練重點設計語文早班車內容,用時不超過5分鐘,重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拓展閱讀面,開闊學生視野,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有助于完成課標規定的3年260萬字的閱讀任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依據以上建議,我們采取了以下的一些辦法加以落實。
首先是確定任務,我們依據農村中學生的現實特點,根據本學校的學情設計了如下內容:每個年級都有美文推薦,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寫作方法,同時,每個年級又根據年級的特點安排一些有自己年級特點的內容,如七年級的美段積累,八年級的課前演講,九年級的詩詞賞析。
其次是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為了提高學生對作文的整體構思能力,我們選擇了一些在構思上很有典型的滿分作文例子,為學生提供很好的范例,讓學生賞析,從中了解不同的構思方法,并學以致用。這樣,每個年級的教師就可以依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具體的內容,從不同方面來引導學生閱讀賞析,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最后是要控制好每節課的時間,因為要將學生的閱讀真正落到實處,每節課之前拿出5分鐘時間,對教學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作為教師來說,一定要用好這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從這幾分鐘里有實際的收獲,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充分讓學生活動。
二、抓好“教學直通車”,落實好讀寫結合
課內教方法,課外實踐,已成為教師公認的道理。為了學生能更好地學會閱讀方法,適應終身發展的需要。作為教師來說,做好學生課內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仿寫
仿寫是讀寫結合的最佳形式,是不會寫作的學生學習寫作的初步方法,也是學生提高寫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徑。對課文的優美之處進行仿寫,有利于學生學到一些表達技巧,提高寫作能力。仿寫可以是句子結構的仿寫,整、散句式的仿寫,修辭手法的仿寫;語段方面,可以是語段結構的仿寫,表達方式的運用的仿寫;就全文來看,可以仿寫范文的立意選材,可以仿寫范文的謀篇布局,還可以仿寫范文的表現手法。
2.改寫
改寫是比仿寫更高層次的讀寫訓練。它要求學生首先讀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內容、主旨、敘事線索、人物的性格特點及作者的感情脈絡。在不改變原文的主旨、內容、人物的性格特點的前提下,或變換一下人稱寫作,或變換一下順序寫作,或換一種體裁來寫作。當然也可以就原文的題材進行發散思維,變換一個思考角度,改變原文的主旨進行改寫,或對故事的結局進行改寫。如學了《皇帝的新裝》之后,可以設計改寫劇本寫作。
3.續寫
續寫同樣是一個高層次的讀寫訓練。它同樣要求學生必須先讀懂原文,全面把握原文的思想內容,主旨,敘事線索,人物的性格特點,及作者的感情脈絡。然后放飛想象,對故事情節,或人物性格、命運等的發展、結局進行大膽合理的續寫。如,對《我的叔叔于勒》的續寫,當于勒變成了富人以后,當他們再相遇會出現什么情況。
4.擴寫
以讀懂原文為前提,圍繞原文內容、主旨、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積累,對環境、人物、情節進行深入想象,具體描述,尤其是對細節的深入加工,以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擴寫有擴句和擴文的訓練。前者是一種簡單的讀寫練習形式。它需要借助想象,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一些限制修飾性的成分,使表達更加具體準確,形象生動,這是一種語言表達的提高訓練。后者是一種比較復雜的讀寫訓練。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縮寫、寫讀后感、為某個人寫頒獎詞等形式將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起來。
三、落實好課外閱讀,實現語文學習的真正回歸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業量,不是整天做試卷,而是閱讀,閱讀、閱讀、再閱讀。”
作為語文老師來說,首先,培養學生閱讀方法,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讀、品讀,最后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后感言。另外,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閱讀條件,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讓學生把書帶到學校,自己有幾本書就可讀上百本書,這樣可以做到閱讀資源共享,而且學生還可以用心讀到更多的書,視野會更開闊。
總之,語文教學中要將學生的課內外閱讀和寫作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教學的美好樂章才能形成,才會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歐雯.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