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中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也在一步步地發展與改進。現代教育將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獨立思考;能力 數學教學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不再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一種模式。而是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真正的實踐者和發現者,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去解答。在初中數學中,學習內容不再像小學數學一樣易懂,它變得抽象。所以,具體向抽象的過渡我們應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下面就結合實際和大家討論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一、引起興趣,激發自主思維
在學習中,如果學生對教學沒有興趣,就談不上自主獲取知識,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要想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生發現數學的應用范疇,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在數學課堂上,教師的引導決定著學生的思考方向,教師也是將學生拉入課堂的調動者,學生融入課堂,積極思考都需要教師的指引,使學生憑借自己的思考去探索問題的真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在課題上設置懸念或是和生活相結合來引起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課題時,可以先讓大家回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求法,而圓是曲線,怎樣測周長的呢?還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如,學校操場的周長是怎么計算的?這樣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對問題充滿興趣,才能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引起學生興趣是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步。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創新
現代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有利于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養成。創新,需要學生自己融入學習中去探索,獨立思考尋找出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徹底改變原來的授課模式,課堂不再是講述和吸收的過程,而是由學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只是引導學生去創新,在必要的時候給學生一點提示,這樣得到的結果會加深學生對它的印象,更有利于問題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學習圓的內接四邊形和圓的關系這一課時,讓學生自己在圓上取四個點連起來畫出四邊形,并量出可以測量的量,如,圓的半徑、四邊形各個邊的長度、對角線的長度、內角、外角等,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其中各個數據的關系,自己去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后會對這類問題印象深刻,還會很有成就感,感受到數學的奧妙,激發了創新意識,也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建立課題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深刻學習
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要求不能僅限于表面的理解,只有深刻地理解所學的課題,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對所學的知識來一個總結概括,把一個一個知識點串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學生記得牢固,很多學生都是學習的時候掌握得很好,時間過去了就慢慢地忘記了,而將知識聯系起來使記憶更加牢固,使知識被學生掌握得更好。所謂只有學得精才能學以致用,只有掌握好舊知識才能用舊知識去推新知識,去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如果只靠學生自學可能只會了解知識的表面,而教師經驗豐富,可以將知識挖掘的更加深刻,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指導工作。知識是獨立思考的基礎,只有引導學生深刻地了解知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鼓勵學生進行猜想、假設
很多結論都來自于猜想和假設再加上實踐,對數學的學習也一樣,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對問題猜想假設,然后按照自己的假設一步一步去驗證,讓他們很有興趣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例如,數學學習中給你一個圖,第一個有1個圓點,第二個有(1+3)個圓點,第三個圖有(1+3+5)個圓點,那么第n個圖應該有幾個圓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然后猜想第n個圖有多少個圓點,然后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證明。還有等差和等比數列的學習中也可以先猜想,然后證明,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規律,這樣既加深印象,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又可以讓他們回顧以前的知識,加深鞏固。
五、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有強大的精神來支撐,這樣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時有明確的目標,目標是明燈,一個人只有心中有目標,才有動力去前進,去克服困難!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時,教師要為學生制訂明確的目標: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義,能根據給出的條件證明出全等三角形,了解全等三角形具有的性質等,明確的目標使學習更加明確。其次,學生還要堅持,學習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成功者和失敗者就是一個堅持了一個放棄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定要鼓勵學生勤學好問,要勇于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找出他們的薄弱環節,使其有針對性地提高,只有學生很好地吸收了知識,他們遇到問題時才會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決問題。
以上是結合實踐的一些培養方法,教育改革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加強,這有利于以后的發展。具體詳細的小學數學到抽象的初中數學學習也是一個很好鍛煉學生能力的機會,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親身實踐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好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奧妙,并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探求、體會其中的樂趣和快樂。
參考文獻:
[1]范先良.數學教學中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1).
[2]趙翠芝.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應成為教學主旋律[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7(04).
[3]秦秀華.初中數學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探討[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