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記等
摘 要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由于耕地面積有限,苦瓜連作現象嚴重,根結線蟲對苦瓜的為害逐年加重,嚴重影響苦瓜的產量和品質。針對海南省苦瓜根結線蟲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發生規律以及栽培特點,總結提出適合海南省苦瓜根結線蟲病的防治對策,以期為海南苦瓜的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 苦瓜 ;根結線蟲 ;輪作 ;嫁接技術
分類號 S642.5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2n=2x=22)為葫蘆科苦瓜屬蔓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在亞洲和非洲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1-2]。苦瓜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C、氨基酸和礦物質。此外,苦瓜所含的藥理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和抗腫瘤等功效[3-4]??喙线m應性廣,收獲期長,并且隨著大眾對苦瓜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的充分認識,中國苦瓜生產迅速發展,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海南島地處熱區,是最早的“南菜北運”基地之一,為豐富全國人民的“菜籃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以瓜類和茄果類為主體的冬季北運瓜菜年栽培面積約27萬hm2,己成為促進海南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5]。苦瓜是海南省冬季種植的一種主要瓜菜。由于耕地面積有限,復種指數逐年提高,根結線蟲對苦瓜的為害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尤以連作重茬保護地為重,同時根結線蟲的危害又加重了苦瓜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的發生,導致苦瓜產量和品質不同幅度下降,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損失,是當前苦瓜生產的一大障礙。
1 根結線蟲對苦瓜的為害癥狀
根結線蟲是許多農作物的重要病原之一,可以寄生于多種農作物上并快速繁殖,最常見的有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 arenaria)、爪哇根結線蟲(Meloidogyne javanica)及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hapla),這4種根結線蟲危害作物的頻率占到根結線蟲發生總量的95%以上[6]。其中以南方根結線蟲的為害最重,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根結線蟲病害已經成為制約熱帶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7]。根結線蟲主要危害苦瓜根系,受根部散發出的某些物質誘導,線蟲朝著根尖伸長區移動,以2齡幼蟲侵入根部,分泌和形成一種酶和激素的混合物[8],刺激根尖細胞分裂,側根和須根增多,形成巨形細胞,幼嫩的側根或須根膨大形成明顯的球形或不規則形根結,根結初為白色,質地柔軟,后呈黃色或褐色,最后腐爛,導致根系基本功能被破壞,破壞組織正常分化和生理活動,阻礙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和運輸[9],導致植株長勢衰弱,株型矮小,光合速率降低,上部葉片黃化,葉片萎蔫,結實不良,瓜表面無棱或瘤突。另外根結線蟲還能與多種病原物復合侵染苦瓜,誘發復合病害[10],中午前后葉片出現萎蔫,嚴重時全株枯死。一般造成苦瓜減產10%~20%,嚴重的甚至達75%以上,每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1]。
2 根結線蟲的分布與傳播途徑
線蟲主要分布在5~10 cm的土層中,溫度是影響根結線蟲生存的重要因素,南方根結線蟲、爪哇根結線蟲和花生根結線蟲的最適生存溫度為25~30℃,主要分布在35°S至35°N之間。北方根結線蟲的最適生存溫度為15~25℃。高于40℃或低于5℃時線蟲很少活動。另外,土壤濕度、土壤酸堿度、土壤結構、土壤含氧量都會影響根結線蟲的活動。土壤相對濕度40%~70%有利于線蟲生長,過干或過濕都會抑制線蟲活動。一般土質疏松及連作地塊,線蟲病害發生較重。根結線蟲的生活周期受溫度影響很大,溫度適宜時完成1代只需17 d左右,但如果溫度偏低,則需要55 d左右。根結線蟲主要借助病土、病株殘體、灌溉水、農具等進行近距離傳播,通常借助于流水、病土搬遷和病苗調運等進行遠距離傳播。以成蟲、卵在病殘體上或以幼蟲在土壤中越冬[12]。
3 防治措施
3.1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通過栽培技術和耕作制度的調整,達到防病的目的。農業栽培措施包括無病化育苗、輪作、嫁接栽培、栽培管理、種植抗病品種、清除病殘等,減輕線蟲危害[13]。
3.1.1 選用無病種苗
嚴把苦瓜育苗關,選用無線蟲種子和苗木,確保種苗不帶病是防止根結線蟲為害的有效措施。將苗床土壤進行消毒,主要采用滅生性土壤處理劑來處理,處理藥劑包括氯化苦和威百畝,用量1~2 kg/hm2[14]。配制營養土時,利用克線靈進行土壤消毒,培育無病壯苗,嚴格禁止將病苗定植到大田中。另外,可以采用無土栽培育苗技術防治根結線蟲,該技術不受疫區限制,適用范圍廣。
3.1.2 合理輪作
不同作物對根結線蟲的感病程度有明顯差異,輪作可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線蟲數量,減輕對后茬作物的危害[15],是目前防治植物線蟲病害較好的措施??喙峡膳c蔥、蒜、韭菜等不易感病的蔬菜輪作或套作。對于發病嚴重的地塊實行水旱輪作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減少土壤中線蟲數量,減輕發病或不發病。另外,在苦瓜的上一茬種植速生蔬菜進行線蟲誘集,大量線蟲侵入而不能進行大量繁殖,可有效減少線蟲的危害。
3.1.3 嫁接栽培
苦瓜嫁接栽培擴大了根系吸收范圍和能力,有利于提高苦瓜產量;有利于克服連作障礙,提高了苦瓜抗逆性。在根結線蟲重發區種植苦瓜嫁接苗,有利于增強苦瓜抗病能力,可有效降低根結線蟲的危害。
3.2 物理防治
對苦瓜根結線蟲嚴重發生的地塊,可采用深耕曬垡,另外可采用稻草30~35 kg/hm2、生石灰15~20 kg/hm2與土壤混勻,用1~2層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利用夏季高熱、日光消毒,一方面,可以殺死大部分線蟲;另外一方面,可以將植物殘體分解[16]。但物理防治對在深層土壤活動的根結線蟲防治效果不明顯并且成本較高。
3.3 加強栽培管理
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合理灌水,增強苦瓜植株抗病性;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根、病株殘體、雜草,集中燒毀,清潔田園,減少侵染源,防止病害擴散;對在發病田塊使用過的農具進行消毒,防止根結線蟲病傳播蔓延;深翻土壤,使土壤深層中的線蟲翻到土表,利用日光暴曬降低土壤含水量,控制線蟲活動;保持水利通暢,防止積水,可防治根結線蟲從發病田塊向無病田塊蔓延。
3.4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根結線蟲病害最主要的防治措施,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治根結線蟲的藥劑很多,主要包括氯化苦、噻唑膦、滅線磷、阿維菌素、克百威、溴甲烷、三唑磷、伏殺硫磷、二硫氰基甲烷、辛硫磷等[17]。在苦瓜定植前,可用米樂爾顆粒劑60 kg/hm2或75%的棉隆可濕性粉劑施入定植穴內,可有效防治苦瓜根結線蟲。段愛菊等[18]研究結果表明,10%噻唑膦和1.8%阿維菌素對苦瓜根結線蟲有較好防治效果。黃偉明[19]利用6種殺線蟲劑對苦瓜根結線蟲進行防治篩選試驗,試驗結果表明,10%噻唑膦和2.5%二硫氰基甲烷對苦瓜根結線蟲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對根結的形成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瘜W藥劑主要通過穴施、溝施、拌種進行處理。化學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的優點,但是使用成本較高,容易污染環境,造成苦瓜農藥殘留超標,并且在殺死根結線蟲的同時,也將土壤中的有益生物殺死,嚴重破壞土壤生態平衡;另外長期使用化學藥劑易產生抗藥性。探索其它防治根結線蟲的方法已經成為苦瓜安全生產亟需解決的問題。
4 討論
在中國熱區,南方根結線蟲分布最廣,危害最大。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保護地苦瓜栽培面積的迅速發展,為南方根結線蟲的發生、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得以聚積增殖。由于海南島獨特的氣候條件,根結線蟲已成為制約苦瓜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明確根結線蟲在海南省苦瓜生產中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對于該病的綜合防治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對根結線蟲進行化學防治,生產成本較高、容易污染環境,探索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殺線劑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另外開發對環境友好、人畜無害的微生物源及植物源農藥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篩選60多種植物資源對根結線蟲的作用效果,其中具有顯著殺根結線蟲活性的植物共21科29種[20]。安玉興等[21]研究結果表明,植物源殺蟲劑印楝素可有效降低南方根結線蟲和瓜哇根結線蟲幼蟲的侵染。劉慶安等[22]研究表明,茉莉酸甲酯和水楊酸混合溶液能有效防治根結線蟲病的發生。朱曉峰等[23]利用黑曲霉發酵液處理南方根結線蟲二齡幼蟲,其防治效果在30 d達到近50%。
另外,推廣和應用抗病品種是防治根結線蟲病最為經濟、有效和環保的措施。由于抗病基因大多來自野生或者半野生種的苦瓜種質??共』虺Ec不良農藝性狀連鎖,轉育工作比較困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開展苦瓜抗根結線蟲基因定位研究,篩選與目標基因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可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提供理論依據,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和常規育種相結合,可以顯著提高育種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Fang EF, Ng TB.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is a cornucopia of health: a review of its credited antidiabetic, anti-HIV, and antitumor properties [J]. Curr Mol Med, 2011,11(5):417-436.
[2] Schaefer H, Renner SS. A three-genome phylogeny of Momordica (Cucurbitaceae) suggests seven returns from dioecy to monoecy and recent long-distance dispersal to Asia [J]. Mol Phylogenet Evol, 2010,54(2): 553-560.
[3] Nerurkar P, Ray RB. Bitter melon: antagonist to cancer [J]. Pharm Res, 2010,27(6): 1 049-1 053.
[4] Wang S Z, Pan L, Hu K,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Momordica charantia (Cucurbitaceae) [J]. Am J Bot, 2010, 97(8): 75-78.
[5] 海南省統計局. 海南省統計年鑒2014[M]. 2014.
[6] Powers TO, Harris TS.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five major meloidogyne species [J]. J Nematol, 1993,25(1):1-6.
[7] 王志偉,翁忠賀,肖日新,等. 海南省根結線蟲的危害及其對侵入巴斯德氏芽菌的親和性[J]. 熱帶作物學報,2007,28(4):102-107.
[8] Ramjial Nagarajan K, Krishnamurthy GVG. Response of nicotiana species and varieties to th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javanica [J]. Tobacoo Research, 1986, 14(2): 128-131.
[9] Abad P, Favery B, Rosso M, et al. Root-knot nematode parasitism and host response: molecular basis of a sophisticated interaction [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03, 4(4): 217-224.
[10] Mankau R. Biological control of Meloidogyne populations by Bacillus penetrans in West Africa[J]. Journal of Nematology, 1980, 12(4): 230.
[11] 武 揚,鄭經武,商晗武,等. 根結線蟲分類和鑒定途徑及進展[J]. 浙江農業學報,2005,17(2):106-110.
[12] 馮志新. 植物線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08-110.
[13] 鄧 蓮. 抗南方根結線蟲番茄砧木評價及抗性機制研宄[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
[14] 趙 磊,段玉璽,白春明,等. 遼寧省保護地蔬菜根結線蟲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J]. 植物保護,2011,37(1):105-109.
[15] 董道峰,韓利芳,王秀徽,等. 番茄抗性品種與黃瓜輪作對根結線蟲的防治作用[J]. 植物保護,2007,33(1):51-54.
[16] 李英梅,陳志杰,張淑蓮,等. 蔬菜根結線蟲病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的新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08,24(7):369-374.
[17] 王會芳,肖彤斌,謝圣華,等. 6種殺線劑對胡椒根結線蟲病的防效[J]. 農藥,2007(11):20-23.
[18] 段愛菊,劉長營,劉順通,等. 苦瓜根結線蟲防治藥劑篩選[J]. 蔬菜,2010(12):35-36.
[19] 黃偉明. 海南島葫蘆科蔬菜根結線蟲種類鑒定及防治研究[D]. ??冢汉D洗髮W,2010.
[20] 張 敏,劉 晟,顧 玲,等. 我國具有殺根結線蟲活性的植物資源統計[J]. 安徽農業科學,2009,37(9):4225-4227.
[21] 安玉興,徐漢虹. 植物寄生線蟲防治的新策略[J]. 世界農業,2001,23(5):30-33.
[22] 劉慶安,甘立軍,夏凱. 茉莉酸甲酷和水楊酸對黃瓜根結線蟲的防治[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8,31(1):141-145.
[23] 朱曉峰,段玉璽,陳立杰,等. 黑曲霉Snf009發酵液對根結線蟲的毒性測定及溫室防效研究[J]. 河南農業科學,2009(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