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崢崢
【摘 要】當下,學習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接受知識,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熱愛學習,學會學習,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優化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習效率。
【關鍵詞】教學留白;初中語文;應用;教學質量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應該突出教與學兩個方面,特別是要實現課堂的回歸,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一定要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體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要再一味的開展知識的灌輸,而是與學生進行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足思考與探究的時間與空間,凡是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解決的問題都留給學生自己去解決,以此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不了的難題,教師就要強化引導,給學生一定的指引,然后再解決問題,切記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否則學生就會容易形成一定的學習惰性,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
一、減少教師的“講”,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初中語文的學習內容相對來說不是很多,并且很多的知識學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已經掌握了部分,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學情,了解學生的現狀,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教師就可以簡要的提醒或者講解就可以了,有條件的還可以對學生熟知的知識展開學生授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同學之間利用元認知進行知識的切磋和溝通。那么對于學習難度較大,學生不易掌握的知識,教師就必須多加解釋,多給時間,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內容。初中語文的課堂留白是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和學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的,熟知的知識就要學生去自主探究或者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自學。如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的時候,教師也要了解到學生對故事的了解程度,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探究活動,進而掌握相關的學習內容。
二、激發學習的“趣”,在留白上把握好“度”
初中生好奇心比較重,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教學留白的時候,其實就是給學生留下了充分探究問題的時間與空間,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動性。但是,初中語文教師還必須了解,初中生受挫折的能力有限,抗打擊的能力較弱,所以在留白的問題上一定要控制好問題的難度和探究問題的密度。太難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失去信心,那么他們就不會在主動的探究問題了,一節課下來學生會感覺到非常的勞累,那么也對以后的教學埋下了隱患。如果問題太簡單吧,學生就容易失去探究的欲望,這么簡單的問題,他們就不愿意去思考了,這也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此,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教學留白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充分的分析學情,把握好問題設計的度,做到難易程度適中,這樣收到的效果就會大大增加。同時,如果和教師留白的問題過多,學生就會花費大量的實際用以應付教師的的問題,精神過度緊張,極易出現學習疲勞,不利于學習;反之提問過少,學生沒有學習方式的變動,不利于學習情緒的調動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也不利于學習。鑒于此,教師一定在課堂留白中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和密度。
三、致力課堂的“精”,巧用課堂語言“留白”
初中語文的學習就是初中生通過對文字的接觸,結合自身的思考來詮釋作者的意境。為了讓初中生準確的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語言留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文字的閱讀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境。初中生思維能力較弱,對于抽象的理論化的問題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簡化語言, 該說的少說,不該說的不說。在語言的應用上強調語言的精準,讓語言背后透漏出閱讀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不要把講授的內容和盤托出,有時候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要講究語言含蓄,通過設置懸念一步一步地將學生引入到問題之中;教學停頓也是教學所必不可少的語言變化方式,它所造成的暫時性的語言“留白”,目的是給學生以咀嚼、回味已講內容的機會,便于進一步使“教”和“學”順利進行。對于語言的留白,只有所留之“白”能引起學生的聯想和想像,生出“實”來,才是能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藝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如果在采取滿堂灌和復制化的教學,那么學生還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被動的接受在記憶和理解的層次上不會太深入,所以要想讓學生理解深刻,理解透徹就必須發揮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開展積極的思考,這樣才能緊跟教師的思路和步伐,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自信心,給學生留足思考的空間,創設學生思考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好教學留白,掌握好教學的度,讓學生享有同等的地位,讓渡一定的話語權。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掌握留白的教學藝術,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策略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應試教育的思想,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革新思維,優化教學過程,突出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給學生創作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與主動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動起來,確保學生的課堂參與率。
【參考文獻】
[1]萬清梅.“留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高中生學習.2013(08)
[2]李煒.語文教學中“留白”藝術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2014(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東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