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珠
設計意圖:
2009—2010學年度的市級片區教研活動在永春進行。我園是剛通過“省示范幼兒園”的評估驗收工作,各方面成績斐然,尤其是教研工作。于是,縣里決定這次的市級片區教研活動在我園開展,由我擔任開課任務。接到任務后,業務園長就組織人員對活動內容的選擇進行研討,最后大家認為順著本土資源去挖掘,開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動內容。
在農村,竹資源豐富,竹制品琳瑯滿目,竹梯就是其中的一種。生活中,大家把它作為爬高用具。這種家戶喻曉的生活用具,其實蘊涵著很多的教育價值,它不僅可以作為一種竹制品來認識。在體育方面,它還有很多種玩法,如可以當作小橋來走;可以當作山坡來爬;可以當作山洞來鉆等。這么好玩的竹梯不正是我們很好的教育素材嗎?于是,體育活動《竹梯真好玩》就被確定為我開課的內容。從竹梯的玩法切入,探索不同玩法,體驗玩竹梯的樂趣,鍛煉幼兒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動作。采用一課三研的形式展開研討活動,以達到順利完成這次的教研任務。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師導入語:小朋友!我是誰呀?(兔媽媽)媽媽今天要帶你們到很遠的地方拔蘿卜,拔之前我們先練習各種動作。
2.師生隨音樂《問候歌》做表演動作。
二、探索竹梯的多種玩法
1.出示竹梯,師生一起說說竹梯的名稱和主要用途。
師導入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竹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人們主要把它當作爬高工具)
2.組織幼兒討論:竹梯除了可以爬高?想一想還可以怎么玩?
(1)幼兒自由想象、交流。
(2)個別提問。
3. 幼兒自由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教師給以幫助和指導。
(1)師導入語:老師將竹梯布置成小河、小橋、山洞、攀登架、山坡等,請你們大膽去玩一玩、想一想竹梯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2)幼兒自由玩過河、走小橋、鉆山洞、過草地等游戲,利用竹梯練習左、鉆、攀登、匍匐爬、往高處爬、行進跳、開合跳等動作。
(3)集中幼兒,鼓勵他們說說竹梯的不同玩法,并請個別幼兒示范玩法。
4.組織幼兒重點練習匍匐爬、往高處爬、開合跳等動作。
(1)師導入語:小朋友都很棒,利用竹梯練習了很多的動作。這些動作中有幾個動作比較難,現在我們再來學一學。
(2)師生重點練習匍匐爬、往高處爬、開合跳等動作。
三、玩游戲:《拔蘿卜》
1.師導入語:寶寶們已經練習了很多動作,現在媽媽準備帶你們去拔蘿卜,先聽一聽到蘿卜園的路該要怎么走?
2.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去“蘿卜園”有兩條路,幼兒分成兩組來走。先爬過山坡,再走過小橋,鉆過山洞,就到蘿卜園了,然后就可以拔蘿卜。
3.請2個幼兒示范玩法,教師和其他幼兒對他們的爬坡、過橋、鉆洞的動作給以評價。
4.教師提出游戲規則:
(1)一次只能拔一個蘿卜。
(2)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擠。
3.幼兒玩《拔蘿卜》游戲,教師參與游戲中,一邊指導幼兒的動作一邊提醒他們要遵守游戲規則。
四、游戲:《大帶小》
1.教師導入語:竹梯這么好玩,我們也請小班弟弟、妹妹來玩一玩。你們除了要教他們怎么玩,還要保護好弟弟、,妹妹,不要讓他們摔倒。
2.中班幼兒帶著小班幼兒玩竹梯。
3.教師評價:
(1)提問小班幼兒玩竹梯的感受。
(2)表揚中班幼兒有責任心、有愛心、愛幫助別人。
五、放松活動:
1.師導入語:竹梯這么好玩,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樂趣。以后我們還要帶其他班級的小朋友來玩一玩。今天我們也拔了很多蘿卜,有的累了,現在跟著老師做一做放松的動作。
2.師生隨音樂《愛的人間》做放松動作。
活動延伸:
1.繼續邀請其他班級的幼兒來玩竹梯。
2.將竹梯布置成其他不同的場景,如:醫院里的擔架、體育場里單雙杠等。利用戶外體育活動或體育活動的時間,繼續鼓勵幼兒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
活動后反思:
這次活動的開展取得了成功,得到本縣和異縣聽課老師的贊賞,他們紛紛從以下幾方面給以充分肯定。
1.充分挖掘本地資源,教材選擇富有農村特色。從幼兒生活中入手,選材體現本土化、生活化,符合新《綱要》的選材要求。竹梯這個教材內容,是幼兒生活教材園本化的內容體現,它蘊涵著課改的新理念和新的教育活動價值取向,是一個值得推廣和利用的優質資源。
2.教師積極創設富有情趣的場景吸引幼兒,提供不同長度和寬度的竹梯,利用不同的竹梯創設更多不一樣的場景,如:布置“紅軍過草地”的情景,把竹梯設置成障礙物,讓幼兒練習匍匐爬等動作,這樣就可以為為孩子探索多種玩法提供更多的條件。這樣的情景創設,能夠將枯燥、乏味的動作練習寓于豐富、有趣的游戲之中。
3.教師能夠循循善誘,運用啟發性和鼓勵性語言進行指導。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實施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策略,注重啟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以及求異思維,符合新《綱要》精神。在老師的啟發下,幼兒對竹梯一物想出很多的玩法。如把竹梯當作小橋練習走;把竹梯當作山坡來爬;把竹梯當作草地來匍匐爬;把竹梯當作攀登架來攀登等,從幼兒想出來的各種玩法來看,真的體現了“一物多玩”。
4.在活動中貫穿社會性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行為。讓孩子練習爬坡、攀登等動作,培養他們勇敢、謙讓的品質。借助大帶小活動,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懂得分享、有責任心、互助等良好社會性行為。
5.“大帶小”游戲的設計體現教學的新理念,富有時代感。“大帶小”的活動環節的設計不但克服了傳統教學的呆板性,還凸顯出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時代教育新精神的要求。從今天大帶小這個環節的實施效果來看,不但愉悅活動的氛圍,促進幼兒間的情誼,還培養他們良好的社會行為,效果真的很好。
6.能根據孩子的身體特點和體育課運動量變化的要求,合理安排活動環節,環節安排遵循運動量由小—到大再到小、動作練習由簡單到難的原則。如幼兒第一次探索竹梯玩法后,第二次教師就引導他們重點學習幾個較難的動作。
7.“拔蘿卜”游戲是中班幼兒既熟悉又很喜歡的一種游戲,以它來貫穿著整個活動,能大大激起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世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