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法國肉牛業發展經驗

2015-06-18 12:30:41黃亞宇等
肉類研究 2015年2期
關鍵詞:發展

黃亞宇等

摘 要:近年來我國牛肉生產和消費量增長巨大,肉牛產業發展迅速。如何適應各地生產條件、減少環境污染,并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成為肉牛產業發展的關鍵。法國肉牛生產歷史悠久,其肉牛存欄量和牛肉產量目前在歐洲排名第一,肉牛產業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本文回顧了法國近幾十年來肉牛產業的演變和現狀,介紹了法國肉牛業的發展亮點,并結合中國肉牛業發展現狀討論了值得我們借鑒的法國經驗。

關鍵詞:肉牛;產業;法國;發展

French Experience in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HUANG Yayu1,2,3, HUO Yunlong1,2,3, Jean-Fran?ois HOCQUETTE1,2, MENG Qingxiang3,*

(1.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RA), Clermont-Ferrand 63122, France;

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Clermont-Ferrand, Clermont-Ferrand 63000, France; 3.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e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has risen sharply and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 to adapt to loc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o construct a sustainable system has become a crucial point of the Chinese beef industry. France has a long history of beef production, its cattle herds and beef production is currently ranked first in Europe, and its beef industry has a lot of quotable experien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recent decades and its current status, and describes the highlights of development. The French experiences that are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eef industr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beef cattle; industry; Franc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S25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123(2015)02-0033-07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1502008

近年來中國牛肉生產和消費量都經歷了巨大的增長,肉牛養殖和生產體系也正在發生一系列變革,一方面由于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耕牛數量持續減少導致牛群存欄總量降低;另一方面耕牛的退出,為專業化肉牛養殖騰出位置,使專業化肉牛飼養體系開始形成,大型集約畜牧生產模式成為一種必然趨勢[1]。然而,單純集約生產模式對糧食的消耗巨大,由世界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短缺和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從根本上限制了這種生產模式的大范圍發展。當前,業界需要思考肉牛生產在未來社會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建立能適應當地生產條件、減少環境污染,并能夠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

法國擁有悠久的肉牛生產歷史,其肉牛品種選育工作開始于19世紀末,在1960年代又開始了肉牛生產專業化的變革。如今,法國肉牛存欄量在歐洲排名第一,其中能繁母牛存欄量400萬 頭,遠超西班牙(203萬 頭)、英國(164萬 頭)和愛爾蘭(107萬 頭)等其他肉牛業大國。論牛肉產量,法國也在歐洲排名第一,年產1 323 000 t(胴體牛肉)。法國的肉牛產業有許多經驗值得中國借鑒,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有兩方面,一是肉牛業發展方向問題,二是肉牛產業理論和技術應用于實踐的問題。

本文分3 個部分介紹:第一部分回顧法國近幾十年來肉牛產業的演變和發展現狀,第二部分介紹法國肉牛業的發展亮點,如肉牛品種選育、肉牛飼養、追溯性管理和高品質牛肉產品認證等;最后討論法國和歐盟對肉牛養殖業補貼政策和肉牛養殖業對法國社會的貢獻。

1 法國肉牛產業的演變

在20世紀上半葉,法國農業生產類型主要是作物種植加畜牧生產,耕牛的廣泛使用和充沛的家庭勞動力是當時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2]。從1950年開始,工業和服務業得以迅速發展,大量吸收來自農村的勞動力。與此同時,以拖拉機的普及為代表的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快速發展,農業生產力迅速提高,耕牛等役用家畜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并開始消失,這為專門化的肉牛產業發展留出了位置。適宜糧食種植的地區朝著集約化生產模式發展,化肥和殺蟲劑的使用隨之增加。其他不適宜糧食種植的地區則選擇了發展畜牧業。農業研究機構和媒體適時的對牧草-糧食作物輪作模式所具有的優勢進行宣傳和普及,加上一些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使得牧草和粗飼料的產量在這一時期迅速提高。

20世紀60年代末期,法國畜牧學研究技術的進步以及家畜育種組織的政府立法,對畜牧生產模式和家畜類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時期法國肉牛業優先發展了肉用性能突出(粗料利用率高、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三大專門化肉牛品種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和金色阿奎丹牛。用專門化肉用品種雜交改良當地廣適性品種(薩萊爾牛、奧貝萊克牛、嘎斯貢牛)的研究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一定的進展。另外,這一時期青貯專用玉米品種的選育和普及和青貯機械的快速進步,帶來了粗飼料收割、貯藏和加工業的第二次革命。肉牛養殖環節的農民合作社組織形式,使粗飼料的統一種植、統一收割、統一加工變成了現實,并藉此機制實現了新技術和實用信息的快速交流和傳播。

在1970—1983年期間,由于肉牛專業化生產模式的形成和大體型、生長迅速的肉牛品種的普及,混合型生產模式和廣適型牛種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在80年代初期,肉牛生產區從傳統的中部高原區域擴展到其他地區,但牛場規模仍以小型為主,即牛場規模在50 頭以下,全國只有2%的大型牛場擁有500 頭以上繁殖母牛,占全國母牛存欄量的11%。這一時期肉牛的粗飼料也是以永久性草場放牧為主。

由于牛乳產能過剩,法國政府于1984年開始對奶牛場實行產乳配額限定政策,導致奶牛產業發生重大重組,全國奶牛存欄量呈現規律性降低,肉牛存欄量隨之增加,其中肉用母牛存欄量從200萬 頭逐漸增加到80年代末期的400萬 頭。這個主動降低產乳量和增加肉牛存欄量的動機,來源于人們對乳、肉平衡性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隨后,母牛存欄規模在40~80 頭的專業化家庭牧場逐漸最多,并成為主導類型。養殖模式也在發生悄然的變化,半數以上的斷奶公牛(8月齡左右)被出口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進行育肥。法國境內的專業化肉牛育肥場也在曾經以作物栽培為主的西部地區發展起來。

由于肉牛養殖過程的收入普遍較低,政府對于山區肉牛養殖提供各種政策性補貼以維持山區畜牧業的發展。法國在1973年開始實行山區畜牧業特別補貼政策,該政策隨后被歐盟所采納,以困難地區畜牧業補貼的形式在全歐盟各成員國普遍實施。法國從1980年開始針對母牛進行補貼,這一政策于1992年開始在全歐盟實施。由此可以看出,法國肉牛業的發展受到產乳配額政策和農業補貼政策的深刻影響,這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不僅促進了肉牛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畜產品品質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

2 法國肉牛業的現狀

據法國畜牧業研究院2013年資料,法國肉牛存欄量的增長在近8 年來達到頂峰,肉用母牛存欄量維持在400萬 頭左右。法國生產的牛肉主要來自專門化肉用品種牛(占60%),剩余部分來自乳用品種(占40%)。法國牛肉總產量(以胴體計)為140多萬噸(法國畜牧業研究院2012年數據),主要消費市場在國內。肉牛群體每年還生產超過100萬 頭斷奶犢牛(8月齡左右),其中81%出口到意大利、15%出口到西班牙,平均售價為每頭1 000 歐元。

2010年,法國牛肉生產(包括來自奶牛業的牛肉和來自肉牛業的牛肉)營業額為66億 歐元,占農業總產值(650億 歐元,2010年)的10%,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肉牛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10萬 個直接就業機會,分布在養殖場、屠宰場、食品加工廠和銷售部門。另外,肉牛業還給畜牧相關產業如飼料、育種、科研等部門帶來了數量可觀的間接就業機會。

3 法國主要肉牛品種及其育種程序

3.1 主要肉牛品種

法國專門化的肉牛品種都具有較強的產肉性能

(表1)。法國夏洛來牛、利木贊牛和金色阿奎丹牛等三大牛種的存欄量(其中繁殖母牛320萬 頭)約占肉牛群體的80%。其中,夏洛來牛原產夏洛來地區,1770年前后擴展到法國中部地區,2011年繁殖母牛存欄量165萬 頭;利木贊牛原產法國中央高原西部的草原地區,2011年繁殖母牛存欄量106萬 頭;金色阿奎丹牛包括西南地區3個金色牛種的分支(加龍牛、凱爾西牛和比利牛斯金牛),于1962年統一歸類為金色阿奎丹牛,2011年繁殖母牛存欄量53萬頭。除此之外,法國還有紅色草原牛(Rouge des prés)、帕特奈茲牛(Parthenaise)、巴扎帶牛(Bazadaise)、藍白牛(blanc bleu)等大體型肉牛,以及繁育性能出眾的廣適型牛種,如薩萊爾牛(95%用于產肉,5%用于產乳)、奧貝萊克牛和嘎斯貢牛等

(表2)。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牛場都引進產肉性能出眾的專門化肉牛品種與當地奶牛或其他主流品種母牛雜交,來提高牛肉生產的總量。雖然法國的優秀品種牛常銷往世界各地用來改良當地牛種的肉用性能,但法國本土的情況有些不同,法國的肉牛群體中雜交群體很少,絕大部分為純種牛。

3.2 法國肉牛育種

法國種公牛的系統選育程序是在上世紀60~70年代建立起來的,最初的工作主要是選育用于與奶牛雜交的種公牛[4]。當時的選擇標準主要是產肉性能,即提高個體產肉量和肉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從70~80年代開始,選擇標準中加入了母牛的繁殖性能,在提高育肥利潤(由提高產肉性能實現)的同時提高斷奶牛的生產表現(由提高母牛繁殖性能實現)。

種公牛通過后裔測定后,優秀個體可得到法國農業部頒發的認證證書,獲得生產凍精的資格。這些種公牛都具備優秀的遺傳性能指數,能生產高品質精液。目前法國政府頒發的種公牛認證證書有3類:優秀產肉性能認證證書、優秀繁殖性能認證證書和專為生產幼齡小白牛肉(即用來與奶用母牛雜交)的性能認證證書。除了認證種公牛外,法國政府也允許一部分來自用于自然交配種公牛選育群體的優秀種公牛生產少量凍精。由于這些種公牛沒有經過后裔測定,其凍精只允許在小范圍內使用。

法國肉牛存欄總量中有13%的個體都參與常規性能的測定,有55%犢牛的父親來自經過選育的群體。三大肉牛品種的選育組織形式大致相同(圖1)。選育基礎群的牛場分為(專業)選育牛場和生產型(非專業選育)牛場。

專業選育牛場專門生產待選種公牛。專業的自然交配種公牛選育牛場組成自然交配公牛核心群。成功選育25 頭以上夏洛來自然交配用種公牛的牛場被認定為自然交配公牛專業選育牛場。這一標準對利木贊牛為20 頭以上,金色阿奎丹牛為18 頭以上。這些牛場選育的公牛一部分在斷奶后直接出售,一部分進入個體性能測定站進行生長性能和體型指數測定。專業的人工采精用公牛選育牛場組成采精公牛核心群。人工采精公牛的選育分為3個階段:1)通過祖輩(直系尊親屬)性能登記信息及公犢牛斷奶時的生產性能選擇最符合要求的個體;2)在個體性能測定站測定生長性能、體型指數以及飼料轉化效率;3)個體性能測定優秀個體轉入后代性能測定站進行后裔測定。以利木贊牛為例,每年從選育群體中選出700 頭優秀青年公牛進入個體性能測定站測定。從中再選出12 頭公牛,分別配種50~60 頭母牛對其公牛后代(25~30 頭)進行產肉性能測定,對母牛后代(25~30 頭)進行繁殖性能測定,最終有5~6 頭公牛獲得產肉性能認證,4~5 頭獲繁殖性能認證,2~3 頭產肉和繁殖性能兼顧種公牛。成功選育5 頭以上采精種公牛的牛場被認定為專業選育牛場計入核心群。這些牛場也可以選育并出售自然交配種公牛,所以一些采精公牛選育牛場同時也計入自然交配公牛核心群。核心群以外的其他牛場參與常規性能測定的目的主要是為尋求生產技術支持,它們對育種工作的參與不多。然而,還是有少量種公牛來自這些牛場,選育的標準主要是產肉性能和體型指數。表3列出了1979—2008年間法國三大肉牛品種參與常規性能測定(即選育群體)牛場和犢牛總數。以生產肉牛為主要目的的牛場仍然占大多數,自然交配公牛和凍精公牛核心群牛場分別只占牛場總數的4%~9%和1%~3%。

4 養殖體系和管理制度

2010年,法國養殖肉用母牛的牛場達到128 000 個,平均每個牛場擁34 頭繁殖母牛,這一指標自1990年以來穩步上升(1990年為16 頭,2000年26 頭)。 2011年,擁有50 頭以上肉用母牛的牛場比例為29%,這些牧場飼養了法國60%的肉用母牛。擁有少于20 頭肉用母牛的牧場比例達到34%,但是他們卻只占肉用母牛存欄量的10%[5]。

根據牛場中肉用母牛的作用以及公牛生產的主要去向,可以將牛場類型進行以下劃分:1)犢牛(體型小,質量輕)生產牛場(比例為50%以上),一般在犢牛斷奶時出售,普遍分布于各大肉牛產區;2)架子牛(體型小、體質量相對較重)的生產牧場(比例為20%,持續增加中),分布于夏洛來盆地,中央高原以及巴黎盆地的混作種植區;3)青年牛生產和育肥場(比例為15%),牛場規模較大,分布集中;4)閹牛生產和育肥牧場(比例為5.5%,持續減少中),主要分布于諾曼底地區的草地牧區;5)小白牛肉生產和育肥牧場(比例為5%),主要分布于法國西南部和利摩日大區,此類牧場的特點為是草場放牧或農牧混作,利用帶犢母牛飼養犢牛直到出欄;6)專門化肉牛圍欄育肥場(數量有限),一般分布于作物生產發達的地區,以谷物和農副產品肥育肉牛。

4.1 牛群管理

肉用母牛冬季舍飼主要以粗飼料(干草、牧草青貯等)為主,輔以谷物和糟粕類精飼料。這一時期的飼料成本較高,飼料供應通常低于動物的營養需要。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日糧推薦標準考慮了母牛利用體內營養儲備的能力。被消耗的體內儲備可以在放牧期得到補償[6]。

母牛自然配種始于春季草地放牧初期。部分牛場選擇秋季集中產犢,這樣可以在夏季干旱來臨前讓犢牛斷奶。母牛產犢后,犢牛一直跟隨母牛通過哺乳方式生長,直到7~8月齡斷奶時才與母牛分開。由于產犢季節一般在冬季或者初春,因此母牛從產犢到秋季斷奶一直處于放牧期。犢牛在放牧期逐漸開始吃草。這些犢牛或用于后備母牛群的更新,或以架子牛形式出售,或用于育肥(青年公牛、閹牛、育肥母牛等)。因此,每頭動物的生產管理方式將主要決定于其個體生長發育、解剖結構和生理特性以及年齡等。

法國牛場各種類型肉牛的養殖管理,如圖2所示。待售牛可分為以下幾種:架子牛(6~10月齡斷奶牛、斷奶后短期育肥100 d的犢牛)、繁殖用牛(青年母牛、孕期母牛、已繁母牛和種公牛),以及育肥牛。其中育肥牛又分為以下3 種:1)育肥青年牛:經育肥后屠宰的青年公牛。法國市場上的青年公牛(未閹割)主要在秋季斷奶(大約7~9月齡),然后經育肥達到15~20月齡時屠宰。這種類型的公牛生產特點為采用高能量谷物飼料育肥,以充分發揮其生長潛力,實現持續快速增加質量,對放牧地利用卻很少;2)閹牛:其特點是飼養周期較長(一般達30~36個月),可以充分利用廉價的草地放牧飼養。肉用牛群中只有8%的公犢牛用于閹牛生產,這種生產方式并不追求達到動物的最大生長潛力,而是充分利用廉價的牧草資源。在該種生產方式下,閹牛的生長曲線是間斷的:即放牧期動物生長速度較快;舍飼期(減少飼料供應量)生長速度會放緩。通過這種生長速度的規律性調節,可以獲得較高的胴體質量,并且能夠避免動物過早長膘;3)淘汰母牛:用于繁殖的母牛群逐漸被青年母牛所取代,而淘汰的母牛可用于育肥后的牛肉生產。淘汰的原因可以是年齡、攻擊性、繁殖、哺乳或產犢等方面存在問題,加之飼養背景也不盡相同,所以淘汰母牛間的體況差別很大。如果這些淘汰母牛在之前的生產階段飼養得當,其身體儲備已然較多,可在泌乳后期直接出欄屠宰。如果淘汰母牛在之前的泌乳期飼喂不足,那么它們在淘汰初期的體況較差,需要育肥一段時間再屠宰。采用草場放牧育肥時,若牧草不能單獨滿足育肥需要,可以給每頭母牛補給2~3 kg精料育肥60~100 d。若采用舍飼育肥,那么通常喂以干草加谷物或者青貯(每天30 kg鮮質量)加糟粕類飼料育肥80~100 d。

4.2 法國反芻動物飼料配方體系

法國反芻動物飼料配方體系的特點是通過最大限度的利用粗飼料來滿足動物需要。這個飼料配方體系包括4 個飼料價值,統一衡量動物營養需要量和飼料價值[6]:采食充盈度單位、飼料凈能單位、小腸可消化蛋白和主要可吸收礦物質元素。中文版的《牛、綿陽和山羊飼養精要》[6]對這4 個系統作了詳細的介紹。這本飼養精要以及配套的INRAtion軟件涵蓋了不同種類反芻動物的營養推薦量和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1 250 種粗飼料和200 種精飼料)。該INRAtion軟件加上其中的飼料資源的營養價值,可以用來設計不同動物的日糧配方。PreAlim軟件能夠根據精粗飼料的粗略快速或精細的化學分析預測飼料價值,該數值比飼料營養成分表給出的數值更加準確。

5 家畜的身份標識和產品可追溯系統

法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可追溯系統的國家[7]。早在1970年,法國就對每頭牛個體(生在法國或是進口牛)進行身份標識[5]。這套針對家畜個體信息收集以及從牧場到商場的信息追蹤的國家計劃,旨在確保家畜及畜牧產品的可追溯性。牛只身份標識系統包括以下4 項內容:1)每頭牛都有一個唯一的身份標記數字耳標,這個識別號有10位數,前面兩個字母表示國家代碼(FR表示法國);2)這些信息記錄在國家數據信息庫里;3)每頭牛的生產活動記錄全部保存在國家數據庫里;4)每頭牛的身份文件(身份證)都要及時編輯和更新,直到該動物死去,背面記錄其所有的行蹤,包括養殖者的異動。在每頭牛的身份證上均有其身份信息(如編號、品種、出生日期、出生牛場、當前養殖牛場等),健康狀態及其父母信息。養殖人員在犢牛出生20 d內必須對其身份標識。有兩種方式進行身份標識:1)在犢牛的兩個耳朵上佩戴相同耳標;2)犢牛右耳佩戴塑料質可視耳標,左耳佩戴電子耳標,電子耳標包含一個電子芯片可以快速識別動物身份,并可簡化養殖管理工作(如精料供給、體質量稱量等),以及便于整個產業鏈中的追溯管理。

可追溯性的建立旨在整個生產鏈跟蹤產品信息(從原材料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其目的是確保可靠和真實的信息,并在產品可能帶來風險時進行迅速和有針對性的防范。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確保牛只個體耳標和身份證信息的一致。在屠宰過程,為了方便進一步的追溯管理,牛耳經常綁定在相應的胴體上直到分割環節。分割過后,屠宰場的內部編號與該牛的身份編號相統一,以確保可追溯性。

6 高品質牛肉產品的認證

實施品質和原產地認證標識的目的,是根據消費需求區別各種層次的高品質產品。就牛肉產品而言,已經有4 種常用的標識:1)紅標認證標識:它代表最卓越的牛肉品質,達到紅標認證的肉牛須采用傳統生產方式,即夏季長達7~8個月的草地放牧飼養,冬季采用粗飼料和谷物飼養;2)受保護地理標識:它確保畜禽飼養地區與產品特點之間的聯系,生產規范限定特定的生產區域,特定肉牛品種和傳統飼養方式;3)原產地命名控制標識以及與其對等的歐洲標準:原產地命名保護標識可以確保牛肉的出產地與該地區的生產技術特點,特別是當地氣候、土地以及生產過程的特異性(年齡、肉牛生產類型、飼料等),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原產地命名控制標識和原產地命名保護標識牛肉的特殊性;4)有機農產品標識:它代表一種尊重自然環境的生產模式。在該種生產模式下,產品的生產不使用化學合成產品,并對有機物進行回收,提倡輪作和生物防治等特點。以上各種標識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在銷售時進行出示。在產品的包裝上除了包含品質認證標識外,還必須標注動物的身份標識以及動物的生產類型[5]。

7 政府補貼與肉牛養殖業的公益性職能

7.1 政府補貼(包括法國及歐盟)

根據法國農業部的數據[8],2010年全法國33 500 個中型和大型肉牛養殖場的基本數據如下:平均總產值71 000 歐元,平均每個農場擁有農業用地99.9 hm?,平均勞動力人口單位1.5。在法國,養牛農民的平均收入其實很低,肉牛養殖業需要大量政府資金補貼以維持正常發展。即便加上政府補貼,農民平均年收入也僅為每個勞動力單位14 700 歐元(即1 225 歐元/月,而法國2010年事業單位員工最低工資標準為1 344 歐元/月)。

法國針對養牛業的主要補貼有:1)繁殖母牛補貼(PMTVA):每頭母牛每年補貼200歐元;2)繁殖母牛補充津貼(PNSVA),各地不等;3)草場農業環境補貼(PHAE):以草場面積計算補貼值(須遵守相應環境規范和法規);4)屠宰補貼(PAB);5)困難地區(山區)畜牧業補貼(ICHN)。各項補助都有不同的計算標準,為了給出一個具體的參考,表4統計了各種類型農場2007年全年各項補貼和津貼的總額。

7.2 肉牛養殖業的公益性職能

肉牛養殖業的公益性職能(或稱外圍貢獻)是指除了生產牛肉之外,肉牛養殖活動對整個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貢獻。實際上,在條件艱苦地區(山區)的反芻動物養殖業,除了能高效利用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地塊外,還能通過放牧和維護草場基礎設施等活動抵抗土地荒蕪化的進程,對山地空間的有效利用起到關鍵作用;另外,肉牛養殖業對維持農村地區社會結構的穩定和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也起重要的積極作用;肉牛粗放型的飼養模式,還有利于降低動物排污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糞便作為有機肥的利用率。而在地理和氣候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肉牛放牧飼養在草場形成的圍欄、田埂等設施以及動物的放牧采食活動,對當地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9]。據一項研究指出,肉牛粗放飼養模式的生態貢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約為

600 歐元/(hm?·a)[2]。因此,肉牛養殖業在推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多樣性的維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8 法國肉牛業發展經驗值得中國借鑒之處

8.1 生產體系

我國目前農業領域正在發生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的一系列變化,如農業機械化、農村人口減少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等等,這些對養殖業的專門化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業機械化使耕牛的數量進一步減少甚至消失,這也給肉牛養殖也發展留出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有資料顯示,10年內我國預計還有1.38億人口轉向城市[10],剩余的農村勞動力大部分為年齡偏大、體力欠佳且文化技術落后的傳統農民,他們很難承擔起專門化肉牛養殖和現代化牛肉加工的大任。

我國政府的農業政策積極支持大型規模化肉牛養殖和加工龍頭企業的發展,而小型家庭農場將多數轉變為養殖母牛,并將斷奶犢牛或架子牛轉售給大型育肥場集中育肥,這似乎是一種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肉牛養殖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和集中化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樣有利于先進技術的應用、傳播和普及,也有利于產業化過程和終端牛肉產品質量安全的調控和管理。

但是,這種單一的發展模式也有不小的弊端。首先,在這個體系中,由于小型傳統的家庭農場的技術含量不高,市場優勢不明顯,其發展空間和利潤都會受到限制。加之肉牛養殖周期較長、母牛存欄補貼不足,以及其他行業可選擇的就業競爭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小規模肉牛養殖者將不得不放棄肉牛養殖行業。這一點從我國肉牛總存欄量的變化軌跡也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來。根據肉牛在線(www.bovine-online.org/show112c148d9814.html)數據,我國2000年肉牛存欄11 864.3萬 頭,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僅為8944.1萬 頭。為了緩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通過政策補貼等機制保障母牛有足夠的存欄量,法國在這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其次,大型育肥場和龍頭企業采用集約化生產方式,一方面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將消耗大量糧食(谷物)。實際上,生產模式的專門化和專業化并不一定必須是集約化,粗放型生產模式也可以做到專業化和高效生產。如同法國一樣,采用多樣化的生產模式,更能充分適應各個地區的特殊條件和高效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并提高產業的抗市場風險能力。2007年以來我國糧食價格漲價和進口糧食數量大增,已經對大量消耗精飼料的集約型肉牛養殖模式提出了挑戰[1]。中國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國情和糧食市場存量不足的大環境,已經從根本上限制了這種模式的發展。

鑒于我國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多樣化,應當倡導和支持多樣化的肉牛養殖模式。這樣不僅能使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和飼料條件與不同養殖模式相適應,而且還能充分發揮不同養殖模式之間的互補性。具體來說,就是一邊發展大型、高效的肉牛養殖業,以穩定生產、促進先進技術的普及,另一邊也要兼顧發展規模中小型且相對粗放的肉牛養殖模式,以穩定牛肉市場供給,并體現不同模式間的互補性和發揮其對環境及社會的公益性職能。

8.2 飼料資源

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少的國情限制了我國動物飼料的生產。反芻動物對精飼料的轉化率較低的事實,更加劇了飼料資源的緊張。所以,應該充分發揮反芻動物可以利用單胃動物不能利用的粗飼料這一特點,大力開發粗飼料資源。目前,大量廢棄的農副產品就是很有發展潛力的飼料資源,已經有很多研究致力于優化各種農副產品的加工和貯存。由于農副產品成分的差異性和不穩定性,在飼料配方時需要多種模型進行飼料營養價值的預測。法國飼料配方系統中飼料價值的預測公式只需要少量化學分析值即可預測飼料的營養價值,這為我國的飼養實踐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發展一些基于粗飼料的飼養體系,并開發草地的牧草生產力。一方面,上文提到的粗放型飼養模式的公益性職能在我國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應該重新考慮草地對于環境和整個社會的綜合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地區,特別是山區坡耕地,低效的糧食生產所造成的土地退化情況越來越嚴重[11]。一直以來的政策都優先發展糧食生產,而如今國內人口直接消費的糧食只占糧食需求總量的30%,而其余的70%是飼料用糧的需求[12]。所以,應該重新考慮糧食生產計劃,盡快淘汰低效且污染環境的糧食生產模式,并適度開展牧草的生產。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山區耕地資源,滿足快速增長的動物飼料需求,同時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任繼周等[12]認為,在糧食集中產區也可利用牧草-糧食輪作方式生產牧草,同時通過提高土壤有機質和氮素等措施來改善目前因長期集約化生產糧食而退化的土質,并緩解水土流失。

8.3 高品質牛肉認證

為了體現各種不同生產模式和不同地域產品的附加值并滿足消費者的各種不同偏好,中國牛肉市場也應該逐步采用多層次、高品質認證標簽制度。目前,國內一些地區正興起對雪花牛肉的消費喜好。許多關于生產雪花牛肉的研究項目相繼展開,大理石紋等級也被列為牛肉品質評級的重要指標。然而,如果認定只有雪花牛肉才是高檔牛肉,甚至能產雪花牛肉的牛種才是好牛種,這無論從脂肪對于人體營養的危害方面,還是從人牛爭糧的社會現實以及動物福利等方面來說,都嚴重不合理。特別是為生產雪花牛肉而采用長時期高精料養殖的模式,這不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近年來消費者對牦牛肉的青睞,就體現出人們對肉產品生產模式(如無污染、天然、畜牧生產和自然風景的融合等)的關注。根據西方國家經驗可以預見,隨著牛肉消費人群的變化、新烹飪方式的流行,以及消費者對牛肉營養價值的正確認知度的提高和對不同飼養模式對環境的影響的了解,我國消費者選擇消費牛肉的標準一定會向西方牛肉消費大國(如歐洲、北美)趨同。在西方國家,牛肉品質既包括牛肉產品本身的固有指標,如風味、大理石紋等級、嫩度、脂肪酸組成等,也包括一些間接(或外在)的指標,如養殖造成的碳排放量、產地、整體形象、飲食傳統、動物福利等[13]。

9 結 語

中國城鄉居民的牛肉消費量有巨大增長空間,肉牛業也有巨大的生產潛力,肉牛業的專業化和產業化還需進一步完善。法國肉牛生產歷史悠久,其生產體系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之上,并納入了環保和尊重動物福利等新要求。法國肉牛業發展的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中國同行廣泛借鑒。

參考文獻:

[1] HUANG Y, HOCQUETTE J F, PORRY J L, et al. Evolution de la consommation et de la production de viande bovine en Chine[J]. Viandes et Produits Carnés, VPC-2013-30-1-1.

[2] PFLIMLIN A, FAVERDIN P, BERANGER C. Un demi-siècle dévolution de lélevage bovin[J]. Bilan et perspectives, Fourrages, 2009, 200: 429-464.

[3] DUDOUET C. La production des bovins allaitants[M]. Paris: Editions France Agricole, 2010 : 383.

[4] BOUQUET A, RENAND G, PHOCAS F. Evolution de la diversité génétique des populations fran?aise de bovins allaitants spécialisés de 1979 à 2008[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09, 22(4): 317-330.

[5] ELLIES M P. Les bovins allaitants[M]//DANS ELLIES M P. Les filières animales fran?aises: caractéristiques, enjeux et perspectives. Editions Lavoisier, 2014: 22-49.

[6] INRA. 牛、綿羊和山羊飼養精要: 動物營養需要與飼料成分表(2010年修訂版)[M]. 黃亞宇,譯.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3: 294.

[7] 孟慶翔, 張義, 趙金石, 等. 借鑒法國經驗開展我國肉牛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建設[J]. 中國牛業科學, 2006, 3(2): 219-225.

[8] CHATELLIER V, GUESDON J C, GUYOMARD H, et al. Les productions dovins et les éleveurs laitiers extensifs sont les principaux bénéficiaires de lapplication fran?aise du bilan de santé de la PAC[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10, 23(3): 243-254.

[9] CHATELLIER V, VERITE R. Lélevage bovin et lenvironnement en France: le diagnostic justifie-t-il des alternatives techniques[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03, 16(4): 231-249.

[10] OECD-FAO. Agriculture outlook 2013—2022[M]. OECD-FAO, 2013.

[11] 黃黔. 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成因和治理重點[J]. 草業科學, 2010, 27(8): 5-9.

[12] 任繼周, 林慧龍. 農區種草是改進農業系統、保證糧食安全的重大步驟[J]. 草業學報, 2009, 18(5): 1-9.

[13] HOCQUETTE J F, BOTREAU R, PICARD B,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predicting and manipulating beef quality[J]. Meat Science, 2011, 92: 197-209.

(翻譯:黃亞宇,審校:孟慶翔)

猜你喜歡
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展
中國衛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2
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中國衛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3:54
談發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展
創業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1024国产在线|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区国产区|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a|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免费在线一区|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亚洲va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高清视频一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天堂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干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99在线视频网站| 综合成人国产| av在线5g无码天天|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视频二区| 色婷婷成人|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亚洲综合色婷婷|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夜夜爽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欧美啪啪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色综合久久|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在线观看av永久|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理论| 亚洲精品图区|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全黄毛片| 五月婷婷综合色| 91福利免费|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在线啪|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久久免费看片| 亚洲欧美另类日本| 中文字幕在线观|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