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縱橫》2015年4月刊“全球宗教的復興?”封面專題,引人深思。茲略述以下幾點感想:
現代政治失敗了嗎?為何當今世界呈現了一種普遍的宗教復興現象?!舉凡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儒教、佛教、民間信仰、以及不同國家的傳統宗教等等,它們的復興幾乎覆蓋了人類文明所有領域。
依據現代化或現代性理論,世界文明的演進將伴隨政教關系在制度層面的彼此分離,宗教對于現實世界的影響已不再涉及整個政治,因為政教分離,宗教已顯得私人化與多元化。
然而,一個重要的事實是,所謂政教分離導致的宗教信仰私人化與多元化,那只是歐洲基督宗教世界內所發生的事情,阿拉伯世界、東方世界、非洲地區以及中國社會似乎不在這個領域之中,政教關系似乎沒有憲政制度層面的明確分離。如今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宗教復興,大多是經濟發展對宗教刺激的結果,民族主義者或民族國家借助于復興的宗教來重建自己的神圣性與合法性。
正是經濟的發展刺激了中國佛道教、民間信仰、甚至是基督教的發展,而其信仰方式的私人化與多元化,一直就是中國熟人社會所導致的信仰特點。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教的復興,很多情況下就是政教關系的相互推動,同時也是人口急劇增加的結果,非但不是政治的失敗,反而是地緣政治與民族宗教彼此借用;至于有些國家與地區的宗教復興,直接就體現為政治民主化的結果之一,所以亨廷頓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論述中,即有宗教推動民主化進程的相關討論。
一個基本問題是,這些已復興的宗教,在信仰方式層面,它們是作為神化政治的宗教、民族神圣的宗教?是構成社會共識形式的宗教、還是公民個人選擇的宗教?其最核心的問題則是:這種復興的宗教是民主的宗教,還是反民主的宗教?它們所建構的是民主的宗教信仰,或信仰宗教的民主方式?這一問題,無疑會決定全球宗教復興、乃至地緣政治的根本走向。
可以認為,現代化或現代性理論并沒有錯。在很大程度上,復興之宗教本身就是對固有政治秩序的一種補充或挑戰。有什么樣的政治秩序,就會有什么樣的宗教復興形式。宗教歷經了現代化或世俗化的洗禮,但不少國家政治尚未完全接受世俗化或現代化的洗禮,它們的運作方式本身就近乎為一種宗教,它們沒有世俗化或現代化。因此,這種在不同民族、國家與地區復興的宗教,似不再以傳統方式為國家政治提供合法性證明,而是宗教借助于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得以復興,以至于當代政治威權主義的正當性不少是由宗教民族主義所提供,而民族主義又為不同宗教的復興提供了獨自神圣化的土壤。
這就告訴人們,復興之宗教神圣性與固有政治威權之相互關系、彼此獨立的程度,最終能說明那作為宗教復興主體的,是民族、國家,還是宗教自己;能說明這些主體所復興的宗教,是否具有民主、獨立而自由的信仰方式。
誰最神圣?這才是宗教復興過程中最關鍵的變量。
——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學系 李向平
《社會主義3.0》題目很有意思,問題研究也很有意義,角度獨特,分析有啟發;力圖從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文明現代進程雙重角度,并追求某種有所超脫傳統意識形態框架客觀的敘事方式解讀中國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未來,還包含了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的基本內核,這個研究有意思,有價值。
因力圖超越馬克思主義,有意淡化意識形態色彩,因而敘事論述的方法缺陷,以我的觀點,主要有兩點:第一,講中國社會主義,特別是1.0,不講中國與國際大背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矛盾發展和階段的關系,中國革命選擇社會主義前途,在20世紀上半葉戰爭與革命的世界潮流中的時空環境和國際視角,是講不清楚的。此文過于偏重社會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契合點。笫二,與中國傳統的結合,講小康到大同,但中國社會主義3.0版的精神武器的馬克思主義內核不應淡化,馬克思主義雖誕生于資本主義工業化時期,其一些觀點必帶歷史局限,但它絕不僅僅應被理解為是資本主義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同時它也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今天世界仍未超出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主義也包括中國的社會主義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和發展的價值,還在于要有超越資本主義的形式和內容。在這里,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話語形式,也是中國社會主義3.0版應整合進其中的核心思想武器,如能在“淡化主義”的敘事方式中滲透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視野和方法,就更可強化社會主義3.0版的理論合法性基礎和對“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人類進步渴望回應的國際影響力。
—— 遼寧省委黨校 宋萌茱
很佩服和尊重《社會主義3.0》的研究,社會主義從法國的空想到蘇聯東歐和中國的現實,是思想到實踐的偉大歷史過程,如今又回到空想,是因為資本主義從來都不是完善的社會制度,戰后資本主義形態的深刻變化,能融入那么多社會主義因素,也是被社會主義大潮給逼的。所以空想社會主義永遠有崇高的地位。但這個報告作者的構成好像是80后為多,因而對改革前的中國及改革30年的歷史,似乎了解不深,例如對前30年與后30年的農村經濟問題幾乎無涉及,一直是在討論城市經濟管理中的矛盾問題,但中國是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封建社會跳躍到社會主義階段的,鄧小平領導的改革,從發展層面上講,是在對中國的工業化補課,后面還得對城市化補課,這樣的歷史過程怎么與社會主義結合,研究才有現實意義和操作性,空想才會走入現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