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
營養學(學科)是一門研究食物(營養)與健康關系的學科,對社會進步、居民健康、相關行業發展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響。中國營養學會(簡稱CNS)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充分發揚民主,開展學術上的自由討論;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在學會活動中遵守我國憲法以及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為促進我國營養科技事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貢獻,在國際同行業的影響力逐年提高。
在此背景下,根據營養學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營養學會于2009年成立了學科發展與學術道德工作委員會;作為現任主任委員,馬愛國認為:“中國營養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根據國內外營養科學的發展趨勢,以及本學會的現實情況和發展需求,先后成立多個相關工作委員會、加強專業隊伍建設、設立營養科技獎勵、推動基礎研究等方面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科發展。”
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營養發展策略
在中國營養學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營養學會建言獻策,通過分析國內外營養學發展情況,論證我國營養學科的發展目標和主要研究方向,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營養學發展策略。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根據我國居民存在的營養問題和需求,中國營養學會先后成立了6個專業(組)分會(1981年-1988年),開展了婦幼營養、臨床營養、公共營養、老年營養、特殊營養以及微量元素等領域研究,在改善全民營養,促進全民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有效降低我國兒童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和佝僂病患病率,防治癩皮病、核黃素缺乏、碘缺乏病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營養學會又增設了三個分會,分別是營養與保健食品、基礎營養和營養與慢病控制分會。由此進一步拓展了營養學研究領域,由早年的營養缺乏防治延伸到營養過剩(或不平衡)的控制,使我國的營養事業能更加有效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
目前,根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中國營養學會正組織專家起草十三五營養與健康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營養學科建設應重點發展基礎營養學、食物營養、人類營養、特殊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營養與慢性病防控、營養毒理、動物營養、營養評價與技術、營養信息化等領域。
設立學術及貢獻獎勵
為促進營養學的健康發展,調動營養學工作者的積極性,近年來中國營養學會設立了包括中國營養學會科學技術獎、終身成就獎、杰出學科貢獻獎、營養學科傳播獎、杰出青年獎、優秀創新團隊獎、國際友人貢獻獎、營養促進貢獻獎(企業)、先進營養工作者獎、優秀論文/論著獎等。通過這些獎項的設立,中國營養學會希望能夠支持和鼓勵團體和個人積極為我國營養事業作出貢獻,獎勵和表彰為我國營養事業作出貢獻的老專家、國際友人、青年學者、基層營養工作者,以及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等。
建立和完善營養學家專家庫及加強人才培養
為加強隊伍建設,中國營養學會不斷建立和完善營養學專家庫,在國內外的營養學術領域廣泛收集有關專家的資料,形成較大規模、內容齊全、使用方便的營養學專家庫,為學會今后組織開展更廣泛的學術交流、專業評價、技術服務構筑良好的平臺。越來越多的營養學專業隊伍提出和組織編寫了重要的學術著作,包括在已完成編寫《營養科學詞典》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修訂工作。
與此同時,營養學會還積極組織營養人才培訓。這其中包括營養知識更新班,與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IUNS)合作開展的“營養領導人才培訓項目(Nutrition Leadership Training Program)”等。借著上述多種途徑,中國營養學會為營養界人才提供了交流學習的機會,提高了營養人才素質。
編寫重要學術著作
中國營養學會作為學術團體,注重堅持持續推進學科建設,總結學科發展成果、研究學科發展規律、預測學科發展趨勢,定期組織專家編寫營養學科發展報告,以強化和推動學科發展,促進學科發展動力,提升創新能力。
2000年10月中國營養學會出版了《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這是一部營養學科的專著,它分別對各種營養素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營養評價以及主要食物來源等方面都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是營養學研究、教學和專業提高的重要參考書。也可以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已經成為了中國營養學會的標簽之一。
中國營養學會一直致力于編寫重要學術著作,《營養科學詞典》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一本著作。隨著我國營養科學研究、教學、學術交流及群眾科普教育工作的蓬勃發展,營養學詞匯的使用日趨頻繁,有一些營養學的核心詞匯缺少統一的定義和解釋,不同時期,不同學科專業人員,對同一詞語的解釋和使用往往存在一定差異,迫切需要統一認識。
營養學家們早已意識到我國缺少一部綜合性的營養科學名詞和常用術語的工具書,于是從2002年就開始了相關專著的編著工作。在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編寫過程后,《營養科學詞典》于2013年問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將更加突出。
所以作為我國國民的膳食指導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要隨著社會的變化而進行修訂。2014年,2月21日下午,中國營養學會在北京啟動修訂工作,這是我國展開的第三次修訂工作。
加強營養學專家團隊學風教育
隨著中國營養學會營養專家隊伍的不斷擴大,科學領域學術不端行為頻頻出現,中國營養學會一貫遵照中國科協制定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加強營養學專家隊伍的優秀學風教育。同時,對營養科學領域的學術不端行為進行監督、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