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初,北京交通大學的原創話劇——《茅以升》的演出團隊將奔赴陜西西安,進行新一輪的“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的演出。北京交通大學團委副書記兼話劇制作人安志強向記者講述了話劇排演背后的故事。
修橋者炸橋
話劇以老年茅以升的科普演講為序,通過劇中老年茅以升對自己一生的回憶拉開了他輝煌人生的大幕。“立志求學、傾情造橋、揮淚炸橋、精勤育人”,話劇以時間為脈絡,利用不同時空交錯的手段,在多個歷史空間中穿插,最終將茅以升的形象全面而深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茅以升生在亂世,卻立志讀書,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另一種愛國的方式。愛國不是一定要上前線,也可以通過學習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愛學習就是愛祖國”。在這種理念的堅持下,茅以升最終成為了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現為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首位博士,也正因如此,茅以升才能在戰爭年代和戰后的和平年代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修橋”“炸橋”看似矛盾對立的兩件事,茅以升卻都是主要參與者,而這也正是全劇的高潮所在。茅以升盡心竭力地修建完成的大橋,卻因為了阻止日本人入侵的步伐而不得不做出毀掉大橋的決定。在大橋建成后僅僅90多天,茅以升就親手將它炸毀。這其中包含著強烈的內心沖突,因而也成為全劇最吸引人之處。據安志強介紹,每次排練這場戲時,話劇中茅以升的扮演者董耀聰同學都會落淚。
董耀聰坦言,在接觸這部劇之前,他對茅以升的認識很簡單,一個來自于他小時候一篇關于橋的科普文章,另外便是知道茅以升是北京交通大學的一位老校長。但通過排演這部話劇,他對茅以升的認識發生了本質的改變。董耀聰說:“尤其是自己建橋自己炸這件事,演完之后整體感覺就是,茅以升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大師。”通過演茅以升,董耀聰深刻地認識到科學大師都是有血有肉有真實感情的,而且他認為,“不管多偉大的人都是從平凡做起,只要一步步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真益求真
北京交通大學自2013年1月開始籌備《茅以升》這部話劇,并于當年10月在其校內進行試演,次年前往武漢參加其首次在“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的匯演。安志強坦言,從有構想到最終全劇成形“不容易”。
據安志強介紹,作為以工科為主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在話劇排演方面并不具有天然優勢。他坦言,“依靠學校自己的力量是比較困難的”。為了保證話劇質量,該校專門聯系到了中央戲劇學院,由專業的編劇、導演擔綱此次話劇的主創人員。安志強說:“我們這個戲相當于中戲的班底”。不過,據他介紹,這部劇的“全部演員都是北京交通大學的普通學生”。
在創作《茅以升》的過程中,北京交通大學協助主創人員搜集了大量的史實資料作為劇本創作的依據。話劇主創人員從北京交通大學檔案館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還找到由茅以升女兒茅玉麟擔任秘書長的茅以升基金會,并通過茅玉麟女士獲得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同時,上海鐵路局還將自己保存的茅以升工作時珍貴的視頻資料提供給了話劇主創人員。
獲取這些資料之后,話劇主創人員還前往錢塘江大橋實地觀看,獲得了更直觀的感受,為劇本的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安志強介紹,這部劇不是純粹的話劇,不是只靠演員的表演去吸引觀眾,而是更多地以大量的史實為基礎,這也成為了整個劇最大的特色。
雖然對茅以升的個人感情描述不多,但將兒女情長上升為國家大義并沒有使這部戲顯得干癟。安志強介紹,在去年武漢匯演中,“很多觀眾看完很受震撼,尤其是炸橋這場戲,很多觀眾都自發地鼓掌?!?/p>
精益求精
盡管有去年武漢匯演的成功經驗,但由于演員都是學生,流動性較強,對此次匯演北京交通大學絲毫不敢懈怠。
依據去年匯演的經驗進行總結改進,此次西安高校的匯演中,北京交通大學將《茅以升》這部劇的結構進行了順序調整,同時將主演很多的自述變成了畫外音,使話劇的可觀性更強。
安志強坦言,在籌備此次匯演排練的過程中,參演的同學課業時間與話劇排演沖突的問題十分突出。而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話劇大多是利用寒暑假和平時的周末排練的。據安志強介紹,話劇排演強度最大的兩周,話劇團成員從早上8點開始集合,直到中午休息1小時,再從下午1點左右一直排練到下午5點左右,1小時吃飯時間之后,排練繼續進行,最晚的一次一直排練到了凌晨2點。安志強介紹,“在排練的過程中,很多戲不多的同學都是在后臺用可充電臺燈看書寫作業?!?/p>
排練過程中,導演幾乎每天都會發一份含有上百條問題的問題單,而參演的同學在面對課業壓力的同時,還需要將問題單上的問題全部消化掉,以便準備第二天的排練。不過,安志強介紹,值得高興的是,沒有給業余演員執導過劇的導演,對北京交通大學學生的領悟力給予了肯定。而這也大大縮短了話劇排演的時間,改動之后的新劇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便已成形。
不過,安志強也表示,他們仍有許多值得改進之處,未來他們會一步一步努力盡可能做得更好。
在安志強看來,茅以升的精神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因此,北京交通大學新生入學時,這部話劇也變成了必演劇目。安志強坦言,他們希望借此向大學生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做任何事情都要去全身心投入并且克服困難堅持下來。而大學期間,學生就是要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建設這個國家。茅以升就是這么做得,自己的人生理想應放在國家大義面前,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