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南 (吉林化工學院 132022)
分析表明美麗、快樂、實用共同起作用可以使人產生積極的情感狀態,積極的情感狀態有利于減少壓力,使人更好的工作、學習、生活。針對快樂和設計的理論研究很少,目前已經召開了一些幽默和娛樂的科學基礎會議,但這是一個困難的課題,進展很緩慢。缺乏對快樂的科學理解不應妨礙我們設計和享受帶給我們快樂的產品。
產品快樂設計的核心是要抓住使用者的“心”,而不是在設計時用嘩眾取寵,以夸張的、媚俗的設計方法來吸引用戶的眼球。對產品的第一感覺很重要,片刻的傾心是緣于好奇與驚喜,快樂需要在爆發片刻的激情之后持續保持這一情感。多年前,許多重視設計的發達國家就己經注重將使用戶快樂在產品設計中體現出來。現在,產品的快樂設計在外國的工業設計方面己成為新的設計時尚和潮流。國內在產品的快樂設計方面還處于盲目模仿和借鑒的階段,所設計的產品只是表面上可愛的卡通造型,很難真正的將快樂這一元素融入到設計中去。
斯蒂凡諾·喬凡諾尼設計的邦尼兔與胡蘿卜卷筒紙架為例。餐巾紙架設計中應用了邦尼兔的形象。童話中的卡通造型;鮮明、大膽的用色;有趣的使用方式,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快樂。通過給邦尼兔腳下設置固定的圓形軌道,在使用中,如果用戶要抽動紙,邦尼兔就會跟著轉動起來,從而夾住套在胡蘿卜上的卷筒紙。看到平時無所不能、幽默詼諧、胡蘿卜不離嘴的邦尼兔,這回急的團團轉怎么也吃不到胡蘿卜,馬上就要失敗了的受窘樣子,我們不禁會瞬間產生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倒霉的邦尼兔令人發笑,設計師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非常幽默的場景,這樣的設計當然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引起情感共鳴。
快樂設計的形態要素的構成,是引發快樂這一情感體驗的關鍵,是設計能“以情動人”的基礎。快樂設計的形態要素主要有造型、色彩、材料等。造型要素是形態要素中最重要的設計關注點,造型要素使設計的本質和特性得以具體化、明確化、實體化。借助和依附于造型要素基礎上的色彩要素,必須通過形態的表現才具有具體的承載;色彩一旦與具體的形態相結合,就具有了強烈的感情色彩和表現特征,以及強大的精神與心理影響。材料是結構的基礎,設計師通過材料的調整和改變來增加情趣或體驗,采用或加進某些自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使人產生強烈的快樂共鳴。
產品的功能指的是產品通過與環境作用效用。通過對產品功能的開發和挖掘,在功能中滲透情感共鳴、情趣體驗以及用戶追求快樂的深層心理情感。情感化的設計是在造型、色彩、材料的基礎上,強調產品的視覺符號識別系統,強調使用方法的趣味化。功能要素是用戶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能夠感受產品帶來的各種趣味性體驗的載體。
情感分為感覺和感情。情感是設計師、產品、大眾的一種高層次的信息傳遞過程。產品作為信息載體,它溝通了各種感覺器官,它將設計師和大眾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設計師的情感表現在產品中是一種編碼的過程;大眾在面對一產品時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感受,這是一種審美心理感應的過程,如果設計模型與用戶模型相匹配,即產生了情感共鳴。設計師從用戶的心理感受中獲得一定的線索和啟示,并在設計中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滿足用戶的需求。
傳統蹺蹺板設計簡陋,缺乏美感,易發生安全事故;在使用過程中只有體重相等的兩人才能進行游戲,體重的巨大差異使游戲的過程缺少了公平性。“蛻變平衡”蹺蹺板在傳統蹺蹺板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應用杠桿原理調節力臂,讓體重相差懸殊的游戲者,通過杠桿兩邊長度的伸縮調節,達到平衡效果;胸前的扶手,落地點上的減震裝置,減少游戲中的危險性。該設計一方面提高了產品安全性、易用性、可玩性,另一方面也通過游戲過程使游戲者有了平等參與游戲和交流的可能性,拉近了用戶之間的距離。造型上以蝴蝶蛻變為靈感,有趣可愛的造型更能吸引兒童的注意,毛毛蟲為了變成能展開美麗翅膀的蝴蝶,歷經殘酷的蛻變。人類為了實現自身的完善,也必須經歷自然的秩序和原理,以此增加了產品的故事性。
[1]諾曼·唐納德·A.梅瓊譯.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諾曼·唐納德·A.情感設計[M].北京:電子出版社,2005.
[3]于東玖,吳曉莉.設計中易用性原則與情感的關系[J].包裝工程,2006.
[4]張雯.產品形態契合設計研究[M].南京: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