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計算機軟件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資產評估逐漸應用于軟件產業,為人們構建價值標準和評價體系,在軟件轉讓、出售、軟件入股作價等方面被人們采用和重視。收益分成法作為技術類無形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傳統上收益分成率的確定是由生產要素決定的,常用利潤分成代替。但是在評估實踐中收益分成率的確定主觀性強、隨意性明顯,對評估結論的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計算機軟件是計算機應用的關鍵。對于計算機軟件的概念,目前尚沒有統一的定義。1978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表的《保護計算機軟件示范法條》對計算機軟件作了如下定義:計算機軟件包括程序,程序說明和程序使用指導三項內容。而根據《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規定,計算機軟件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從總體可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系統軟件指管理、控制和維護計算機及外部設備并提供計算機與用戶界面等軟件,如操作系統、各種語言及處理程序、數據庫管理;應用軟件是計算機所有的應用程序的總稱,它們主要用于解決一些實際的應用問題。
計算機軟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它是一種技術性的無形資產。因此,對計算機軟件的評估,實際上是對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評估。計算機軟件符合無形資產的“沒有實物形態”、“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存在無形資產的特征,計算機軟件的價值特征如下:
1.復雜性。計算機軟件評估的復雜性是說其評估工作復雜。因為:一是計算機軟件的同種類數量較少,而且同類軟件的可比性較低;二是預測計算機軟件的預期收益難,另外,有效使用年限測定難度大,這是因為計算機軟件更新時間較短,而且具體測定某一技術更新時間很難;三是由于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對計算機軟件有一定的關系,因而也給計算機軟件評估增加了難度;四是由于多數計算機軟件更新時間較短,許多軟件項目只有3年左右,這也增加了無形資產評估工作的復雜性。
2.不確定性。計算機軟件的不確定性是指其評估價值的不確定性。計算機軟件更新速度較快,經濟壽命難以估計,而且其具有明顯的不完整性和弱對應性,可能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評估價值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
3.效益性。對于計算機軟件的評估,絕大多數要認真測算該軟件在未來有效時間內能夠獲取的經濟效益,并以此為主要依據評估計算機軟件的價值。另外,計算機軟件是處在發展過程中的,任何一項技術成果終會被另一種新的技術成果所替代,因此,我們在評估時應該從動態的角度去考察評估對象和評價無形資產的價值。
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決不僅僅是程序員的編程工作,它的價值主要不是體現在源程序的行數或工作量的人時數上,而是體現在它的技術含量上,體現在它可能為控制主體帶來的利益上。計算機軟件評估中的核心問題是評估方法,計算機軟件作為無形資產的一種,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和市場條件限制了計算機軟件評估方法的實際應用。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不存在充分發育而且活躍的市場,一方面計算機軟件存在壟斷性和非標準性,即在市場上難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評估參照物,另外,對于計算機軟件來說,它存在不完整、弱對應性,而且其成新率很難確定,因此,本文不采用市場法和成本法評估計算機軟件,而是選用收益法評估計算機軟件,探討了收益法在計算機軟件評估的應用。
收益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在評估計算機軟件時,主要以計算機軟件給權利人帶來預期收益為基礎。
在實際應用上的模式:主要包括收益額、收益期和折現率三個重要的參數。
其中:K——軟件價值分成率;
Rt——第t年分成基數(超額收益);
t——收益期限;
r ——折現率;
1.收益額
收益額易受到軟件技術水平、技術風險、市場前景等因素影響和作用。技術水平可以從技術成熟度和技術運用程度兩方面考慮,計算機軟件屬于技術性的無形資產,其成熟程度越高,則說明該計算機軟件的運用更為普遍,那么,它產生的超額利潤的能力就會下降,對應其評估值就會下降;相反,若是計算機軟件的技術處于起步階段,評估時就要考慮風險,相應對評估值進行一些調整。如果計算機軟件沒有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權利人就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此外,收益額還受到市場的制約和影響,市場需求量大則收益額相對較大,市場需求量小則收益額相對較小。
2.收益期
在計算機軟件評估中收益期的確認與其他資產有很大的區別,這是由計算機軟件的特點所決定的。首先,計算機軟件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其收益期的波動性較大。比如,當相同功能的計算機軟件出現,與原先計算機軟件形成競爭,有可能會使得原先計算機軟件的收益期下降。對于占有市場份額大,吸引使用者的計算機軟件創造價值的能力就較強,進而其所延續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其次,計算機軟件不同于一般的無形資產,其所創造的價值集中于上市之后的3年左右內,因為計算機軟件的更新速度較快。因此,在確定計算機軟件收益期的時候,需要考慮其主要創造價值的期間,即收益期。
3.折現率
計算機軟件確定的折現率實際上是對風險進行衡量,并對承擔風險所要的回報率進行量化。計算機軟件價值評估中采用的折現率的口徑應一致于收益額的口徑。計算機軟件在價值實現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具有明顯的階段性,這種階段性表現在各個階段所面臨風險水平不同。一般而言,當一個計算機軟件剛投入市場面臨的風險與該軟件在市場上占據很大份額時的風險是不一樣的。另外,當計算機軟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時,其后續產品的開發風險就會降低;反之,后續產品的開發風險將會大大增加。
從整體上看,計算機軟件之間在規模應用范圍、復雜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別,已評估過的軟件價值對將要評估的軟件價值參考價值不大。但是,當把軟件價值按影響因素分解時,不同軟件的價值之間某些方面還是可以相互參考的。為此,本文構建了計算機軟件的影響因素分解系統,如表1。

表1 計算機軟件的影響因素分解系統
建立以上兩層的指標的結構模型,上下層之間的隸屬度確定了。層次分析法在評估計算機軟件價值應用的基本思路是:(1)通過層次分析法對計算機軟件的第二層因素賦予權重;(2)通過專家對計算機軟件的第二層因素進行打分,將第一步求出的權重和第二步所得的分值進行加權平均,求出第一層因素綜合評分值;(3)通過層次分析法對計算機軟件的第一層因素賦予權重;再與第二步綜合評分值加權平均,求得計算機軟件的綜合指標;(4)根據所求得的綜合指標和交易雙方約定受主觀性影響的收益分成率確定實際的收益分成率。(5)根據所求得的實際收益分成率,結合未來的收益、收益期限、折現率求得計算機軟件的評估價值。

表2 因素兩兩比較的標度方法
影響收益分成率的因素主要分三部分:計算機軟件本身情況,計算機軟件的收益能力以及外部情況。見表1。
第一步:對同一層次每兩個影響因素相對于上一層次的重要性進行比較, 確定哪一個指標影響最大,大多少。對于因素的比較問題,采用1—9的比例標度,構建成對矩陣。具體如表2。
第二步:通過成對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它的特征向量W,并通過一致性檢驗。同理,獲得第二層計算機軟件因素的權重w′。
第三步:組織多位專家對第二層計算機軟件因素逐個打分,指標量化的方法采用百分值法,即打分值在0~100之間。各項指標在實際案例中的應用情況越好,打分值就越高。求出專家的平均值,再與第二步獲得的第二層計算機軟件因素的權重相乘,得到第一層計算機軟件因素的加權平均值
第四步:對于計算機軟件的第一層因素,包括計算機軟件本身情況,計算機軟件的收益能力,外部情況。這三個指標的權重確定也采用層次分析法,得權重將第三步的xi和wi逐一相乘獲得綜合評價值x。
第五步:根據所求得的綜合評分值x和交易雙方約定受主觀性影響的收益分成率p,計算出實際的收益分成率為K=xp/100。
第六步:在第五步算的的實際收益分成率的基礎上,結合預期收益、收益期限和折現率,利用評估模型:求出計算機軟件的評估價值。
本文采用的層次分析法不僅適用于存在不確定性和主觀信息的情況,還允許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運用經驗、洞察力和直覺。對計算機軟件的實際收益分成率計算采用層次分析法,一方面避免了依靠經驗判斷收益分成率的主觀隨意性,同時又是對收益法在評估實務中應用的有益探索,是一種理想且可行的方法。本文雖對收益額進行一定的風險控制,但是沒有從收益期和折現率這兩方面進行風險控制,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鄧雪,李家銘,曾浩健,等.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07):94-96.
[2]孟慶福,孫延風,張屹山.計算機軟件價值評估的模糊神經網絡方法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05):24-26.
[3]李正偉.淺談收益法在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13.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