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催生了評估業并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十八大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產業、行業與企業的市場深化、結構優化與行政減化,給中國評估業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尤其在去行政化改革方面,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中涉及到“評估師”的名字,評估機構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值得我們每位業內人士思考與面對。每一次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應對得當是生機,應對不當是危機。新形勢下,評估機構迫切需要修煉內功,迎接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機遇期。從資產評估行業的產生、發展與適應不斷深化的市場經濟環境看,中國的評估業前景廣闊。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國企改革進入縱深階段。中外合資、合作、以及各類產權主體之間的產權變動需要公允定價,中國的資產評估業順應改革開放的大潮應運而生。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規范國有資產交易行為,政府部門將資產評估視為維護國有資產權益的一種重要手段。
黨的十四大確定了中國經濟體制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建立統一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保證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同時,隨著產權市場、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的建立與完善,其服務需求帶動了評估向市場經濟的更高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其中,產權市場與資本市場成為資產評估服務關聯度最高的兩個市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得資產評估專業作用將更為彰顯。全面深入市場化改革繼續不斷推動資產評估的快速發展。
國務院于2014年7月發布了27號文件《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注冊資產評估師等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人社部于8月發布的53號文件有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取消國務院部門設置的沒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作為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行業管理確有需要且涉及人數較多的職業,可報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后設置為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
國務院于7月又同時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資產評估等專業咨詢服務,進一步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我國產業逐步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在市場經濟中誕生并發展壯大的資產評估行業,被國務院納入到轉型升級的快車道中,減少行政干預,降低準入門檻,加快評估行業對各類人才的吸引,為行業發展拓寬人才之源,為行業活力解決后續人才之困,為資產評估行業迎來全新的戰略發展機遇。
市場需求是資產評估存在的前提。資產評估除了在產權市場和資本市場進一步發揮價值尺度作用外,隨著中國資本“走出去”、國企混合所有制試點政策實施為評估帶來了廣闊的業務空間。
在資本市場中,資產評估等證券服務機構及人員在資本市場中的獨立主體,作為第三方對市場價值的公允判斷,資產評估一直起著維護證券市場信用、維護股東權益以及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及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規范資本市場的發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作用。
資本市場對評估需求依然旺盛。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評估機構充分發揮客觀獨立公允定價作用,發揮第三方信息披露的重要專業功能,得到資本市場相關各方信賴與認可,資本市場為資產評估也帶來新的業務增長。
借助調結構、轉方式等一系列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之東風,中國的評估業發展勢頭良好,作為中評協行業綜合評價排名連續三年位居榜首的機構,中聯評估每年都承接了幾十項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并購項目,今年將超常地完成預期的產值與業績。
十八大以來,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在面對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應當分發揮資產評估機構客觀、公正、獨立的定價功能,要對國有資產進行科學評估,要堅持公開透明,特別重視解決違規操作,不進行資產評估,隨意定價,隱瞞信息等行為。國有企業要運用公開、公平、公正的處事程序和發揮資產評估等專業服務機構的獨立性,處理好評估定價公允與信息披露充分的核心交易環節,最大限度控制自由裁量空間,最大限度消除尋租空間,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近期,國資委選擇了六家中央企業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分別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混合所有制、規范董事會制度等方面進行有益嘗試。中聯評估集團董事長王子林博士作為資產評估行業代表,應邀參加了中央深改組專項組對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工作的調研專題會議,為研究改革、把脈國企、推動轉型發揮了評估專業的建設性作用。
中石化銷售板塊重組改革是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試點中的亮點,也是央企深化改革的重頭戲,吸引了境內、外著名的產業與財務投資機構。在中石化銷售板塊改革重組上市中,評估機構為保護各方權益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評估服務。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的有序推進,將使得評估行業迎來新的春天。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專業公司。這是堅持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時代的呼喚,更是中國企業發展的歷史機遇。中國資本境外投資,既需要境外專業機構鋪路搭橋,也需要中國的專業服務機構走出去“護航”。中國評估機構擔負著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海外投資利益的重任。
評估機構隨著中國資本境外投資服務已經“走出去”了。中聯作為評估行業最先“走出去”服務和承做越來越多的海外業務的機構,將繼續緊隨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與并購步伐,加快布局海外業務發展。近五年來,分布在全球的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留下了中國評估師的足跡。
總之,對于評估行業而言,新一屆政府積極推進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為了進一步強化資產評估行業等社會中介組織自律管理職能、充分有效發揮資產評估等現代高端服務業的專業功能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新形勢下,評估機構要“強身健體”應對全面深入的市場化需求,迫切需要修煉內功,做好機構的質量、風控、品牌和市場開拓等各方面的建設,迎接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孕育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