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潔,黃偉俊,熊 玥,鄧曉蕓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528000)
乳腺腫瘤應用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診斷價值
何 潔,黃偉俊,熊 玥,鄧曉蕓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528000)
目的探討總結乳腺腫瘤應用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該院住院部收治的乳腺腫瘤患者50例作為臨床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乳腺局灶性結節。對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檢查,利用Qontraxt軟件對患者時間強度曲線進行定量分析。根據病理診斷結果,按照病灶良性、惡性將5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比兩組患者在造影峰值強度及達峰時間方面的差異。結果50例患者共發現50枚乳腺癌病灶,其中28枚(56.00%)良性,均為纖維腺瘤;另22枚(44.00%)為惡性,其中浸潤性導管癌15枚,浸潤性小葉癌5枚,導管內癌1枚,黏液癌1枚。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峰值強度[(41.83±5.67)dB]明顯高于良性腫瘤組[(26.46±4.36)dB],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達峰時間[(33.29±3.91)s]與良性腫瘤組[(35.16±2.16)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Qontraxt軟件對患者時間強度曲線進行定量分析能夠為乳腺腫瘤的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支持,直觀反映乳腺癌病理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乳腺腫瘤/診斷; 軟件; 超聲造影; 定量分析
在超聲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超聲造影對診斷各種疾病的價值得到了不斷的凸顯[1-4]。超聲造影技術的應用更是為早期腫瘤微血管灌注情況的無創性評價提供了可能性[5-6]。為進一步探討總結乳腺腫瘤應用超聲造影定量分析的診斷價值,本研究選取乳腺腫瘤患者50例,利用Qontraxt軟件對患者時間強度曲線進行綜合分析,通過這種方式明確超聲造影定量分析對診斷乳腺腫瘤的確切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乳腺腫瘤患者50例作為臨床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乳腺局灶性結節。納入標準:(1)年齡30~80歲;(2)符合乳腺局灶性結節診斷標準;(3)自愿參與本次臨床研究,對本次臨床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為:(1)已接受相關治療并可能影響效應觀測指標;(2)嚴重心、肝、腎損害影響藥物代謝;(3)妊娠期及精神疾病。50例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1~75歲,平均(49.36±3.85)歲。
1.2 方法
1.2.1 分析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超聲造影檢查,具體方法:選擇受檢對象病灶血流最豐富的切面,在固定探頭位置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切換至造影模式,選用59.0 μg劑量造影劑聯合5.0 mL生理鹽水,配置為六氟化硫微泡混懸液,經受檢對象肘前靜脈團注射造影劑,注射劑量為2.4 mL,然后推注5.0 mL劑量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對病灶超聲造影過程進行動態觀察,持續時間為6.0 min。應用Qontraxt軟件對圖像進行存盤、脫機分析,手動勾畫全病灶區定義為感興趣區,軟件可使造影參數定量化,自動生成造影時間強度曲線。
1.2.2 觀察指標 根據病理診斷結果,按照病灶良性、惡性將50例患者進行分組(判定標準:造影參數成像圖示色彩雜亂病灶判定為惡性,峰值彩圖顏色較單一病灶判定為良性[7]),對比兩組患者在造影峰值強度及達峰時間方面的差異。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50例患者共發現50枚乳腺癌病灶,其中28枚(56.00%)為良性,均為纖維腺瘤;另22枚(44.00%)為惡性,其中浸潤性導管癌15枚,浸潤性小葉癌5枚,導管內癌1枚,黏液癌1枚。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峰值強度明顯高于良性腫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164 9,P<0.05);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達峰時間與良性腫瘤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034 6,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超聲造影峰值強度、達峰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超聲造影峰值強度、達峰時間比較(±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良性腫瘤組惡性腫瘤組n 峰值強度(dB) 達峰時間(s)28 22 t P --26.46±4.36 41.83±5.67 25.164 9<0.05 35.16±2.16 33.29±3.91 2.034 6>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峰值強度明顯高于良性腫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達峰時間與良性腫瘤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在超聲造影診斷過程當中,曲線尖端峰值強度可以反映造影劑進入病灶微泡數的總量,而造影達峰時間所反映的則是在超聲造影過程中微泡的流動速度[8-10]。對于惡性腫瘤病灶而言,受到腫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影響,導致血管生成活性水平較高,生長速度快。相較于正常血管組織及良性病變血管組織而言,惡性腫瘤影響下的血管管壁較薄,管腔較小,內皮結構不完整,且缺乏神經末梢組織及平滑肌細胞,沒有舒縮功能,這也是造成病灶血管床早期血流灌注明顯增加的原因之一。良性腫瘤患者病灶血供較少,血流速度慢,因此,造影過程中微泡總量較惡性腫瘤病灶而言明顯更低,這也是造成惡性腫瘤組患者造影峰值強度明顯高于良性腫瘤組的主要原因。但對于整個病灶而言,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在造影達峰時間方面并無明顯差異。后期研究中需要進一步探討同一病灶內部不同形態腫瘤血管造影達峰時間是否存在差異,以提高對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診斷價值的認識。
綜上所述,利用Qontraxt軟件對患者時間強度曲線進行定量分析能夠為乳腺腫瘤的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數據支持,直觀反映乳腺癌病理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江泉,張淵,張新書,等.乳腺腫瘤超聲彩色像素密度及造影增強強度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對比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26(9):788-790.
[2]鐘治平,呂霞,姚文青,等.乳腺導管造影對乳腺導管內病變良、惡性的診斷[J].廣東醫學,2010,31(16):2096-2098.
[3]歐陽偉,夏薇,楊文忠,等.伴有乳頭溢液乳腺癌與導管內乳頭狀瘤的乳腺導管造影診斷[J].放射學實踐,2014,29(5):533-536.
[4]羅銳,陳華山,何歡歡,等.乳腺導管造影在溢液性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放射學實踐,2012,27(10):1086-1088.
[5]閔加艷,鄒建中,郭宇,等.造影條件下聲像圖紋理分析評價HIFU消融兔VX2乳腺腫瘤的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2,28(7):588-591.
[6]劉衛敏,王曉紅,孔慶聰,等.乳腺腫瘤性病變的鉬靶X線征象分析[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0,29(11):1469-1472.
[7]譚紅娜,楊 龍,王升平,等.乳腺癌前哨淋巴結CT淋巴管造影的可行性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0,44(5):473-478.
[8]劉欣,王志銘,雷振,等.兔乳腺VX2腫瘤前哨淋巴結間接CT淋巴造影觀察[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0,21(6):421-423.
[9]肖曉云,智慧,楊海云,等.造影時間-強度曲線分析在乳腺腫物鑒別診斷的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26(3):217-220.
[10]叢陽,陳曼,唐蕾,等.Kappa值評價乳腺腫瘤超聲造影形態學指標的一致性[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4,30(8):676-67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34
B
1009-5519(2015)19-2975-02
2015-06-04)
何潔(1981-),女,湖南衡陽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乳腺癌超聲方向診斷研究;E-mail:f1he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