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曉玉
(河北省隆化縣第二醫院,河北隆化 068150)
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的效果及護理
隋曉玉
(河北省隆化縣第二醫院,河北隆化 068150)
目的:探討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的效果及護理體會。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大小、形狀、條件設施基本相同的兩個手術室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個手術室(對照組)采用常規的紫外線消毒處理,另一個手術室(研究組)采用感染控制路徑進行清潔消毒,手術前10m in、手術開始后10m in、30m in、60min和手術完成時進行標準采樣,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消毒效果和術后情況。結果: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接受醫院提供的臨床護理服務,對照組在術前10m in、手術開始后10m in、30min、60m in和手術完成時的菌落總數均顯著高于研究組(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對照組10例(31.25%)患者術后體溫升高,11例(34.38%)患者白細胞升高顯著高于研究組的2例(6.25%),4例(12.50%)(2=6.564,4.267,均P<0.05)。研究組術后應用抗生素時間和拆線時間分別為(2.43±0.49)d和(6.43±1.89)d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64±1.13)d和(8.89±2.38)d(t=10.152,4.581,均P<0.05)。研究組術后感染率為9.38%(3/32)顯著高于的34.38%(11/32)(2=5.851,P<0.05)。結論: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對患者進行及時適當的護理對于其術后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
手術室;感染控制;神經外科;空氣消毒效果;安全性
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搶救危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在手術室內進行的所有操作均應進行消毒滅菌操作,手術室的空氣充斥在手術患者的周圍,對患者有嚴重的影響,因此,對手術室空氣的殺菌消毒對手術質量以及患者的恢復預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神經外科手術精細復雜,對于神經外科手術部位的感染受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導致患者感染的發生,其中手術室空氣質量狀況在其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影響著患者的恢復[1]。因此,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的情況越來越受到關注。本研究主要探討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選取我院大小、形狀、條件設施基本相同的兩個手術室作為研究對象,每個手術室常規有4~6名醫護人員。兩組手術室在基本情況、人員配備、手術種類等方面如表1所示,兩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實施,所有手術患者在手術前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患者的所有資料均應用于科學研究,絕不泄露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1.2 方法:兩個手術室在手術前均由同一組清潔人員進行徹底的清潔,且手術過程中所需要的手術器械也均經過相同的方法消毒滅菌,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均進行相同步驟的無菌處理。對照組手術室采用醫院常規的紫外線消毒處理,應用ZXC-SGB型紫外線消毒車(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電源:220V,50HZ;功率:每根燈管30W;紫外波長:254nm),依據手術室的空間,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標準計劃打開燈管的數量,燈管離地面在2.0m的高度,開燈后6min左右開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結束。研究組手術室采用感染控制路徑進行清潔消毒,具體如下:每次手術結束后進行手術室內物品、手術室、通風等的常規清潔工作,然后再進行以下方法消毒:首先,采用循環風和紫外線空氣消毒器(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去除手術室空氣中的塵埃以及微生物。將紫外空氣消毒器打開30min,以便清潔空氣,殺滅細菌。該機器可長期持續工作,每15min工作一次,一次持續30min,當手術室內有人員在時,也不影響其工作。再次采用外線燈照射殺菌,約用紫外線燈管功率按照每立方厘米3W的標準計劃打開燈管,燈管離地面在2.0m的高度左右,開燈后6min左右開始消毒,照射1h后消毒結束[2,3]。兩個手術室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的緊急搶救,手術完成進入病房后針對具體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常規護理,由工作認真、業務熟練護理人員主管約8~12例患者,實行8h在班、全天負責制,協助護士長做好質量控制工作。責任組中每一個成員均有自己對應的患者,護士長依據患者以及護理人員的情況,及時做出調整。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和記錄患者的病情、安全護理、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以及生活護理和精神康復等。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及時地向患者解釋該病發生的誘因、原因和發病機制等,樹立正確的疾病觀,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增強對治療的信心。囑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定期復查。護理人員還要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長,鼓勵患者多參加娛樂活動,一方面可以發揮他們的專長,另一方面還可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增強自信心,促進心理康復。術后通過各種護理方式來使患者放松心情,促進手術康復。
1.3 觀察指標:分別在手術前10min、手術開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術完成時進行標準采樣,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消毒效果和術后情況。在手術室中設內、中、外對角線3點,內、外點在距墻壁1.0m處布點,將瓊脂培養基平板置于手術室內的采樣點處,將距離地面1.5m左右處作為采樣的高度,采樣時將培養基平板上的蓋子打開,采樣5min后將蓋子蓋上送檢,檢驗部門需將培養基平板在37℃溫箱中培養2d,觀察結果。菌落總數(cfu/m3)=50000N/A×T,上式中A代表培養基平板的面積(cm2);T代表培養基平板暴露的時間(min);N代表平均菌落數(cfu)[4]。
1.4 統計學處理:結果均采用SPSS15.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比較:對照組和研究組在手術前10min、手術開始后10min、30min、60min和手術完成時的菌落總數如下表所示,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920,3.438,6.916,9.810,10.261,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室在各時間點菌落總數比較(±s,cfu/m3)

表2 兩組手術室在各時間點菌落總數比較(±s,cfu/m3)
組別例數術前10min術后10min術后30min術后60min術畢對照組 32 12.23±6.89 30.31±9.45 43.25±9.88 55.24±10.34 76.58±11.12研究組 32 7.12±7.11 23.21±6.78 29.21±5.89 35.13±5.23 50.21±9.32 t值2.920 3.438 6.916 9.810 10.261 P值0.005 0.001 0.000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對照組10例(31.25%)患者術后體溫升高,11例(34.38%)患者術后白細胞升高顯著高于研究組的2例(6.25%),4例(12.50%) (χ2=6.564,4.267,均P<0.05)。對照組術后應用抗生素時間和拆線時間分別為(4.64±1.13)d和(8.89±2.38)d顯著高于研究組的(2.43±0.49)d和(6.43±1.89) d(t=10.152,4.581,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n(%)
2.3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率比較:對照組患者術后感染率為34.38%(11/32),研究組患者術后感染率為9.38%(3/3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51,P=0.016<0.05)。
手術室在醫院的各個科室中是易感染的科室之一,擔任著對患者進行手術和搶救的重要角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設施技術的進步,手術室的條件也較之前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的基本配備也隨著技術的進步而增加,設備的增加空間的增大相應的對手術室的清潔和消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手術室的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保證良好的醫療質量。一個好的手術不僅取決于醫師的手術技術,手術室的環境狀況時刻圍繞著患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手術的質量[6]。近年來,醫院感染的報道率在逐年增加,其中手術室是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之一,由于手術室內患者處于特定的狀態,機體的免疫功能低下,病情處于嚴重狀態再加之醫師的侵入性操作,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使患者相較于普通病房更易發生感染。感染發生增加,易誘導患者病情加重,增加醫院治療和護理工作的負擔,從而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不僅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還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要向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系列問題,良好的手術室環境是根本。
按照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普通手術室為Ⅱ類環境科室,其空氣消毒效果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規定的菌落總數不超過200cfu/ m3。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影響手術室空氣質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手術室內物品器械過多,擺放不整齊,空氣流通性差。②各種器械在消毒前沒有很好的進行徹底的清潔。③手術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頻繁的出入手術室[7]。依據以上原因,外科主管人員針對手術室進行了系統的規范管理,以便減低感染的發生,稱之為感染控制路徑。該方法從手術室物品的清潔、擺放、通風、手術室清潔、手術室消毒等幾方面進行了規范的操作,保證神經外科手術室的清潔度。
本研究結果發現,手術前10min、10min、30min、60min和手術完成時,研究組手術室內菌落總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較好。研究組術后體溫升高、白細胞升高、抗生素使用、拆線時間以及感染率發生情況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以及降低術后感染率,表明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神經外科手術室空氣消毒效果安全性高。
[1]孫慧博.手術室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效果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8):747~749.
[2]王靖,敖玲,馬青.流程重組對手術器械包手供一體運作的效果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12):1196~1197.
[3]李衛芝,王鳳英,鄭清圈,等.潔凈手術室消毒隔離管理中易忽視的問題與防范策略[J].海南醫學,2012,23(14): 152~153.
[4]關少紅.手術室感染控制路徑對提高手術室潔凈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 256~258.
[5]梁月.優質護理干預在預防手術室感染擴散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0):124~125.
[6]趙體玉,曾莉莉.應用德國醫療透明質量管理制度與標準委員會評審標準提高手術室管理質量[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67~1070.
[7]房迎輝.手術室護理對患者術后感染的影響及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學,2014,(9):1556~1559.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6.056
1006-6233(2015)06-102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