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Wearable Computer)目前正通過智能化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體驗。目前市場上可穿戴設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需要借助于智能手機作為輔助來運行,例如Jawbone 手環;另一類是可以脫離智能手機而獨立運行的設備 ,像LG 研發的Gwatch。隨著目前行業布局的深入發展,實力巨頭已經著眼于整個生態系統之上,谷歌不僅推出了基于可穿戴設備的Android Wear系統,還開放Google fit可穿戴平臺,而蘋果、三星、微軟也相繼推出了Heathkit、SAMI Microsoft Health開放平臺。所以,HCR(慧辰資訊)的Himobile團隊專門對可穿戴設備目前的使用和發展情況進行了數據收集和分析,以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智能化的設備如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生活。
目前,可穿戴設備仍舊屬于小眾圈的玩物。從整個行業看,可穿戴設備在智能手機用戶中的滲透率僅為0.4%,未來可穿戴設備用戶攀升必然是要突破科技愛好者、極客、粉絲等小眾圈子,繼而轉向普通大眾群體。從可穿戴設備類別看, 智能手環以61.2%的滲率透遙遙領先,小米手環以價格上的絕對優勢遠超Fitbit、jawbone手環,而主打兒童安全的360兒童手表則以差異化的定位超越包括Inwatch、Smartwatch、Geak watch等在內的綜合設備。同時,華為和三星依賴其智能手機線上和線下渠道營銷贏得用戶關注,進入top3。其次是智能手表,用戶占比達38.6%,現階段智能手環在價格上的優勢使其比智能手表更容易為用戶所接受。所以除了產品因素,渠道能力也是影響市場滲透的關鍵因素,未來擁有強大渠道分發能力的廠商勢必會對一些獨立廠商帶來沖擊。
依據Himobile的相關資料數據顯示,在主流可穿戴設備中,Jawbone up活躍度最高,超fitbit flex/one、小米手環, Jawbone up在設備操作簡便性、應用設計體驗、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優勢為其贏得了一批忠實用戶。另外,360兒童手表用戶活躍度要高于三星Galaxy Gear,這主要是由兩者定位差異所致。
從智能手機活躍度看,可穿戴設備的開機率并不低,人均月度啟動次數為12.6次,而人均月度使用天數為8.5天。用戶活躍度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有別,受假期及天氣影響較大,可穿戴設備的一周活躍度大致呈斜N字形分布,通常在工作日內達到高峰,而在周末也會迎來小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可穿戴設備用戶活躍度受假期及天氣影響較大,難得的假期會讓人徹底放松下來,而天氣好壞則直接影響到出行。
智能手環人均24時段活躍度集中在晨起和睡前,而智能手表人均24時段活躍度則相對分散,小高峰出現在晨起和晚飯后時段。所以說現階段運動和健康應用是維持可穿戴設備用戶活躍度的主因。可穿戴設備用戶對于購物、理財、科技、出行、新聞、交友等關注度顯著高于智能手機用戶,對于通信需求也并不低,對于娛樂、游戲關注度與智能手機用戶相近,而對于健康關注度兩者差距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依據HCR的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可穿戴設備用戶中男性顯著高于女性,而且用戶大多分布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區域集中度高于智能手機。Himobile分析指出,雖然可穿戴設備的男性用戶比例超過女性用戶,但女性用戶在可穿戴市場上的潛力絕對不容忽視,因為女性用戶在細分領域有著很強的自身群體訴求,從服飾搭配、美容、減肥、生理期、孕期、安全防衛到儀態調整、情緒管理等都是未來可穿戴設備可以進行細分發展的領域,Himobile將與各位共同密切關注可穿戴設備未來的發展動態。
那么到底可穿戴設備何時能夠大范圍地引爆市場的需求呢?依據Himobile的分析顯示,可穿戴設備拐點來自數據價值的釋放,但前提是用戶擁有一款既好看又好用的設備。至于何時到來,以智能手機為例,蘋果自研發iPhone到引爆整個智能手機熱潮也不過 5—7年的時間,而畢竟時代在日新月異,我們都不應該小覷科技進步的速度和人類探索改變世界的潛力。
在Himobile對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了解中,目前用戶最需要的是智能的可穿戴設備,不僅能夠感知周遭環境,還能夠在第一時間為用戶做出恰當決策,這才是剛需,從這點來看,真正受用戶歡迎的可穿戴設備尚未問世,蘋果iWatch 的推出并未取得轟動性影響,而未來標桿性的設備有可能也并非手表,可能是眼鏡抑或是其他,但這并不能抹殺眾多可穿戴設備在細分市場上的意義。如何把握好可穿戴行業的廣闊前景并結合目前的市場情況作出冷靜的分析和判斷,是當下設備生產商和潛在進入者應當著重考慮的關鍵。(本文圖中數據來源:HCR(慧辰資訊)Himobile)
(編輯:趙佳楠 zjnst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