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華松
國內藥品零售市場增速連續三年回落,主要品類的品牌集中度相當高,OTC企業紛紛感嘆生意難做,怎么才能活下來并且活得更好?在快消品領域創造了許多經典案例的“單品為王”模式可以用在OTC市場嗎?
近幾年,國內醫藥企業低增長、慢周期成為新常態,特別是藥品零售市場增速連續三年回落,2014年零售市場增速僅為9.57%,下滑嚴重。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5年醫藥工業銷售增長13%,零售市場增長12.9%,醫藥經濟運行增速下跌,很多OTC企業都感嘆生意難做。
從零售市場看,中國藥店十大主要零售品類分別是感冒用藥、抗感染用藥、維生素、胃腸用藥、心腦血管用藥、止咳化痰用藥、皮膚用藥、降壓用藥、婦科用藥、咽喉用藥。這十大品類的品牌集中度表現不一,各有特點。
其中感冒用藥前10位品牌市場集中度為21.81%,抗感染用藥前10位品牌市場集中度為20.38%。最高的是降壓用藥,前10位品牌市場集中度為45.21%。其他品類的市場集中度均在30%左右。(數據來自C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廣州標點醫藥信息有限公司RDM系統,統計范圍包括全國31個樣本城市、4500余家樣本藥店。)
剩下的市場由數千家競爭者去搶奪,可見能分得一杯羹是多么不容易。顯然,企業要努力進入前十強才能活得更好,必須開啟“單品為王,品牌突破”的模式。
“三四定律”
這是一個和“二八定律”很相似的概念。“三四定律”是指在一個穩定的競爭性市場中,有影響力的競爭者數量絕不會超過三個。其中,最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又不會超過最小者的四倍。
我們不必太在意數字是否完全準確,事實上,市場的現實情況已經告訴我們,不能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前三名,發展機會就很微小了。比如涼茶市場的加多寶、王老吉和何其正,就算我們苦思冥想能說出第四是鄧老或其他品牌的涼茶,但已經遠非是前三名的對手了。
也許醫藥行業比較特殊,某些專科用藥、單獨治療領域,以及一些邊遠地區和特殊渠道,會給一部分有特色的產品存活的機會,但主打品類肯定還是強者的天下。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企業消耗的資源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好每一個品類,而藥店終端追求顧客滿意的同時追求利潤最大化,一邊拿品牌藥吸引顧客,一邊拿代理品種做高毛利首推。因此,OTC、大健康、快消品行業已經形成“三四定律”,每個品類只有前三名的品牌生存得好,企業唯有將一個新品類打造成王,才能成為銷量霸主,成就大品牌。
“單品為王”五要素
如何做到“單品為王”?
打造單品為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首先要把單品品類戰略上升為企業使命,才不會輕易調整戰略目標,在企業使命的號召下,制定營銷戰略,將銷售和市場目標層層分解,然后驅使團隊堅決執行,在執行運營中要巧妙運用4P、4C組合策略,最后建立單品為王的支持保障體系,才能成功做到單品為王,使品牌成為品類的代名詞,搶占顧客心智,實現銷量增長。(見圖1)
明確使命。明確企業的使命,就是要確定企業實現遠景目標必須承擔的責任,不為短期利益或困難所屈服,堅定執行單品為王的戰略目標。
默克公司的使命是為社會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早在20世紀50年代,喬治·默克就向社會宣布,默克公司將遵循“醫藥為民不為利”的宗旨為大眾服務。在公司研究出一種新藥可以醫治熱帶雨林土著的一種疑難病時,公司考慮到貧困的土著無錢買藥,便決定為3000多萬名患者免費提供這一藥品。醫藥為民自然得利,成就了強大的默克。
制定目標。通過使命明確戰略,再把戰略分解到具體的目標。營銷目標包括銷售目標和市場目標。作為OTC類產品,如果單品銷售接近1億元,已經具備成為該品類王者的基礎,接下來的奮斗目標應該是3億元、5億元、10億元及以上。這是銷售目標。
根據平衡計分卡的理論,要實現財務目標,就要讓顧客滿意,顧客滿意的指標除了銷售額、利潤、市場占有率等量化指標,也要有品牌影響力、客戶滿意度、干部隊伍建設、員工技能增長等質化指標,才能防止涸澤而漁。這是市場目標。
假如沒有品牌建設指標,沒有客戶滿意度指標,增長肯定是短期的。簡單地通過向渠道壓貨,透支銷量、亂支費用,無異于讓后人坐在火藥桶上,隨時有爆炸的危險,這怎么可能成為單品之王呢?
堅決執行。明確使命和制定目標都是屬于紙上談兵的戰略,真正讓戰略落地是靠執行。執行包括三大要素:戰略、運營和人員。
戰略——很多企業往往把戰略掛在墻上,而不是為了執行。這里指的戰略是企業的目標戰略、營銷戰略,將戰略轉化為銷售目標,并把這些目標同績效管理鏈接起來,確保營銷戰略目標落實。執行戰略要關注以下三方面:
首先,企業戰略與企業能力是否匹配,是企業成長與衰亡的根源,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優勢、超越競爭對手的終極法門。就像作用于生命中的兩條染色體一樣,依附在染色體的DNA組合形式表達了生命個體的全部信息。
其次,任何管控模式都需要通過流程來實現,而組織架構既是落實目標的重要前提,也是流程實施的載體。如果組織架構與流程不配套,管控的模式也無法落地。
再次,市場競爭是對顧客心智資源的爭奪,而品牌的首要功能在于簡化顧客的選擇,通過占據顧客心智,實現向其預售產品和服務。顧客不關心企業只關注品牌,戰略管理就是對品牌的心智資源的管理。
戰略實施的重要因素是定位。品牌競爭的實質是品類之爭,消費者以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真正的品牌是消費者心智中代表特定品類的名字,它包括品類(心智中的格子)和品牌名字(心智中格子中的品牌)。比如加多寶是涼茶的代表,消費者先想到購買涼茶,再想到品牌,最后才想到企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混淆企業和品牌,否則無法準確把握市場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類這一實質,而步入打造品牌目標的誤區。
運營——單品戰略定位正確后,剩下來的就是執行運營,而運營的重點在于建立流程。
運營流程指的是為戰略的實施人員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是一條將企業的人員、戰略和運營流程連接起來的線,它通常的表現形式是分配目標。它包括確定目標、制訂行動計劃、貫徹執行、跟進完成。運營要講究策略和方法,我們倡導4P、4C策略的組合運用和PDCA管理方法。
人員——執行離不開人員,人才是執行的保障。我們常說,沒有強大的個人,只有強大的團隊,強大的團隊產生強大的團隊文化,推動企業向前發展。在實際執行中,企業使命明確目標清晰,缺乏的往往是人才和對執行的堅持,以及不輕言放棄的文化。
如果我們能用正確的人(人員流程),用正確的方法(運營流程),做正確的事(戰略流程),協調好企業的戰略、運營、人員這三個核心要素,就能實現完美執行。
講究策略。執行不是蠻干,正確而靈活的策略是執行的關鍵。營銷始于4P,終于4C。打造單品,無論是從制造商的角度還是顧客的角度出發,都離不開對4P、4C策略的深究。
4P是營銷的策略和手段,而4C則屬于營銷理念和標準。4C所提出的營銷理念和標準最終還是要通過4P來實現。比如要提升顧客購買的便利性就要通過渠道策略來完成,要滿足消費者需求,要通過產品策略、廣告公關等促銷策略才能達成。
4P是站在公司角度來說的,而4C則是站在消費者角度來說的。打造單品為王,首先要立足產品本身,對產品的核心層、有形層、附加層進行抽絲剝繭,思考其是否符合單品為王的基本條件,是否真正能滿足顧客的需求,是否具備核心的差異化,是否能建立競爭壁壘。
4P的核心在于產品,即使處于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小米的成功也是基于產品的成功,讓用戶參與產品研發過程,對產品細節完美的執著追求,讓小米手機成為爆款。醫藥產品更是如此,打鐵還需自身硬,療效才是硬道理。比如天士力的復方丹參滴丸,是零售市場心腦血管品類的佼佼者,這一成功單品就是天士力在“讓中藥走向世界”的企業使命驅使下,把通過美國FDA申請注冊在美國上市作為營銷戰略,層層分解目標、堅決執行后的成果。
2010年復方丹參滴丸完成FDA的2期臨床試驗,2013年啟動3期臨床試驗,2016年是3期臨床試驗的最后時間,是在美國上市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如果不是對產品質量和療效有足夠的信心,怎么能把中藥的“有效成分不明、質量控制不穩、吸收利用率不高”的通病變為“能把有效成分說清楚,把藥理機理講明白,把產品標準數字化,把國內標準升級為國際標準”,最終成就天士力年銷售額超十億元的黃金單品,羨煞旁人。
支持保障。單品成王不容易,守住王位更難。一個單品能否較長時間成為消費者首選,除了以上四點外,還必須建立支持保障體系,構筑競爭壁壘,形成競爭優勢。
創新——保持產品的持續創新能力,是單品為王的基礎保障。唯有產品的不斷創新才能不斷地吸引顧客,顧客是單品為王的最重要基因,有了顧客才能發展壯大,生生不息。哪怕是板藍根顆粒這樣普通的品類,要成為品類的王者,也要持續創新。比如白云山和黃藥業,不僅在產品升級換代方面下功夫,采用指紋圖譜技術控制質量,還在上游建立GAP藥材基地,開展板藍根有效抗病毒的臨床研究,申請板藍根美國FDA認證等,這一系列的創新,很好地與其他品牌的板藍根產品區隔開,在消費者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記,產生持續的購買。
管理——科學的管理是單品為王的運營保障。運營就是對目標進行管理,對人員進行績效考核,以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在實踐中,比較好的管理工具是用平衡計分卡(BSC)進行績效考核和評估,提高效益和效率;用PDCA進行目標跟蹤和行動糾錯,提升執行力。
團隊——運營、執行、策略都離不開人員,加強人員的培訓與管理,保證團隊具備執行的能力。交替互補的團隊結構是確保目標完成的關鍵要素,一個團隊有多大的戰斗力,不是看團隊的頭頭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要看整個團隊的綜合能力,而且團隊必須要有層次、層級,才能在團隊成員變動時,依然保持核心競爭力,確保單品的持續運作。
利益——顧客、用戶、經銷商等外部價值鏈,研發、生產、營銷、團隊等內部價值鏈,都是企業利益共同體成員,他們共同為顧客作貢獻,共同創造績效,共同分享利益分擔風險。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加速做大單品的勢能,誰能改變目前OTC市場“好賣的品種不賺錢,賺錢的品種不好賣”的尷尬局面,誰就能率先勝出。
文化——剛性的制度是管理的基礎,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團隊成員的多樣化,還需要靠企業文化才能引領團隊走得更遠。文化就是以文化之,能用一句話概括一個團隊所尊崇的核心價值觀,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例如紅色激情的加多寶正能量文化,層層驅動的聯想發動機文化,優勝劣汰的華為狼性文化,企業文化成為支持保障系統的靈魂,推動企業向著戰略目標不懈前進。(作者為廣州良方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輯: 鎮 宇 126108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