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鍵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 國際貿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FDI區位選擇的新經濟地理學分析
——以安徽和江蘇為例
張 鍵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 國際貿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觀點來看,貿易成本因素是造成FDI在江蘇和安徽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貿易成本中的供給接近因素表明完善的省內外中間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是吸引FDI的關鍵因素。市場接近和關稅因素表明外資企業看重該地區市場一體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的現實。傳統理論中的勞動力成本、外貿依存度和基礎設施等因素則反映出FDI 在安徽集聚的動機主要還是追求生產成本型,技術溢出效果相對較弱。
FDI;區位選擇;新經濟地理學;安徽;江蘇
外商直接投資(以下簡稱FDI)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FDI也是造成東部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區位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衡性。2014年前3個月,就實際利用外資金額來看,東部地區為250.7億美元,中部地區為36.1億美元,西部地區為28.7億美元,中西部地區占全國比重合計僅有20.5%。從安徽和江蘇吸收FDI的比較來看(如表1所示),兩省實際利用外資的差額呈逐年擴大的趨勢,2012年江蘇比安徽多吸收外資271.21億美元,差額達到峰值。2013年差額略微縮小,但仍達到254.27億美元。兩省吸收FDI的差距明顯,且并無明顯縮小的趨勢。
表1 安徽、江蘇實際外商投資金額統計(單位:億美元)
Table 1 Actual amou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statistics in Anhui and Jiangsu,(unit:USD 100 million)

省份年份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安徽3.186.8813.9429.9934.9038.8450.1466.2986.38106.90江蘇64.24131.83174.31218.92251.20253.23284.98321.32357.60361.17差額61.05124.95160.38188.93216.30214.39234.83255.03271.21254.27
資料來源:2006-2013年《安徽統計年鑒》、《江蘇統計年鑒》及2013年安徽、江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傳統觀點認為,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是FDI區域集聚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沿海地區包括勞動力工資水平在內的經營成本已經大幅上漲。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意圖已經從尋求廉價生產成本轉為尋求貿易成本(供給接近、市場接近和關稅)和其他傳統因素(勞動力價格、外貿依存度和基礎設施投資)等綜合因素的優越條件。因此,從新的角度來研究東部沿海地區在吸收FDI方面的優勢因素,并進而提出促進FDI在中部地區集聚的政策,便成為當前中部地區吸引FDI的關鍵問題。
(一)貿易成本因素
廣義的貿易成本是指除了生產商品的邊際成本之外,獲得商品所必須支付的所有成本,包括:運輸成本(運費和時間成本)、政策壁壘(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信息成本、合約實施成本、匯率成本、法律和規制成本以及當地銷售成本[1]。貿易成本主要分為國內貿易成本和國際貿易成本。國內貿易成本是由供給接近(包括省內供給接近和省外供給接近)和市場接近(包括省內市場接近和省外市場接近)組成。國際貿易成本主要是用關稅水平來衡量[2]。
從國內貿易成本來看,首先,沿海地區的供給接近因素成熟。沿海地區的供應鏈體系可以滿足企業的生產要求[3]。外資企業在該地區生產某種產品時,可以方便的采購到符合生產技術要求的關鍵零部件和配件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成本則成為FDI集聚的次要因素。其次,沿海地區的市場接近因素相對發達。沿海地區具有與高收入相對應的龐大的市場容量。除此之外,東部地區對內減少省級和市際的貿易壁壘,對外減少國際貿易壁壘,相對完善的市場化機制使得產品、勞動、資本、技術及企業家技能等生產要素可以相對自由的流動。
從國際貿易成本來看,近年來我國總體關稅水平不斷降低,并且沿海地區的外貿依存度和開放度均高于內陸地區,這就為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實現產品的橫向一體化和垂直一體化的生產和海外銷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其他傳統因素
1.勞動力價格
FDI在進行區位選擇工資的考慮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東部地區工資水平上升,不可避免對FDI流入產生擠出效應;另一方面,在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勞動力工資的上升對FDI的擠出效應并不明顯。一個顯著地例子是當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中FDI的流入日漸增加,說明FDI也逐步參與到我國中高端產業的生產中,高新技術企業對熟練勞動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隨著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熟練勞動力必然要求更高的工資水平,而這一工資水平提高的趨勢在不同地區間差異不大。因此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FDI地區集聚存在差異(如表2所示)。
表2 2009-2012外商投資和港澳臺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企業資產合計(單位:億元)
Table 2 25 Chinese mainland cities with highest operating cost in 2013

高新技術產業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安徽江蘇安徽江蘇安徽江蘇安徽江蘇通用設備制造業96.891262.92121.211502.82162.821620.86183.401892.21專用設備制造業77.33904.11118.351232.28141.791370.58156.601672.70汽車制造業167.272518.28170.282906.70209.381347.58168.701488.8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198.501787.51247.862260.05256.112889.11321.443105.1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02.992074.84131.792878.63172.053578.04173.773750.50醫藥制造業16.43359.9916.74432.3522.25503.5324.84573.9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36.145641.3358.076593.8866.017040.8684.777066.22儀器儀表制造業17.79356.77-462.54-525.9426.83521.09
資料來源:2010-2013年《安徽統計年鑒》、《江蘇統計年鑒》。表中“汽車制造業”在2011年以前統計項目為“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2010年、2011年《安徽統計年鑒》中儀器儀表制造業數據缺失。
2.外貿依存度
即各省進出口總額占該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衡量當地的貿易開放程度。越開放的地區,外商投資進入越多,理論上與FDI呈正比。
3.基礎設施投資
這個變量可以反映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A設施建設越好,外商投資的運輸成本應越低,因此理論上與FDI呈正相關。
(一)變量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的各種變量的含義如表3所示。
本文選取1994-2013年《安徽統計年鑒》和《江蘇統計年鑒》相關數據,運用面板數據逐步回歸的分析方法。由于FDI和各變量之間是非線性關系,因此采用對數線性模型。建立模型如下:
表3 各變量指標的選取依據及預期影響方向
Table 3 New high-tech industry enterprise assets total of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foreign funds,2009-2012(unit:100 million yuan)

指標選取依據預期符號外商直接投資(FDI)以兩省歷年外國和港澳臺地區直接投資的實際投資合計金額為指標。/省內供給接近(SAI)該指標表示本省內中間產品的供應,用以下公式來測算:SAIt=α2010*φt*D-1i,t=1994…2013。其中α2010為直接消耗系數,可以從2010年中國投入產出表中查得。φt為該省t年份制造業產出占全國的比重。Di表示距離指標,計算公式為:Di=23AREAiπ,其中AREA表示該省的面積[4]。+省外供給接近(SAO)該指標表示本省以外中間產品的供應。計算公式與SAI類似:SAOt=α2010*σt*D-1o,t=1994…2013。其中σt為該省以外地區制造業產出占全國的比重。Do=23AREAoπ。其他變量涵義及計算方法與上面相同。+省內市場接近(MAI)該指標表示本省企業生產的產品在本省市場的進入情況,用以下公式來測算:MAIt=(α2010*φt+α2010*λt)*D-1t,t=1994…2013。其中λt為t時期該省GDP占全國的比重。其他變量的計算與上面相同。+省外市場接近(MAO)該指標表示本省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外省市場的進入情況,用以下公式測算:MAOt=(α2010*φt+α2010*μt)*D-1o,t=1994…2013,μt為t時期外省GDP占全國的比重。其他變量的計算與上面相同。+關稅(TAR)該指標反映國內企業面臨國際需求和供給時的靈活程度,以歷年的平均關稅率表示。-外貿依存度(OPE)該指標反映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為兩省份的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勞動力價格(WAG)該指標反映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水平,用兩省的年平均工資表示。-基礎設施(INS)該指標反映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的情況,用兩省的公路和鐵路的長度表示。+
△IN(FDI)i,t=Ct+β1△IN(SAI)i,t+
β2△IN(SAO)i,t+β3△IN(MAI)i,t+
β4△IN(MAO)i,t+β5△IN(TAR)i,t+
β6△IN(WGI)i,t+β7△IN(OPE)i,t+
β8△IN(INST)i,t+ε(i,t)
其中i=1,2;t=1994,1995,…,2013
(二)回歸結果
本文使用Eviews7.0軟件,對兩省面板數據進行最小二乘法(OLS)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
回歸結果顯示, Ad- R2趨向于1,D-W值趨向于2,說明回歸結果效果較好,且基本通過單位根檢驗和PANEL DATA協整檢驗。
(三)回歸結果分析
1.貿易成本因素
(1)省內供給接近(SAI)。安徽和江蘇的回歸結果都顯示SAI和FDI的轉移呈正面關系,說明兩地區供應鏈的完善都有力的促進了外資的流入。江蘇的SAI回歸系數為56.0930,大于安徽的系數11.8933,說明江蘇的產業內企業貿易聯系更為緊密,形成更為完善的省內供應鏈管理和中間產品的生產,能夠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零部件支持。另外,外商的投資集聚與前期的投資集聚和偏好相關。江蘇的產業鏈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外商累積投資發展的結果,在產業前后聯系、示范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的共同作用下,FDI進入江蘇呈現出一種跟進并初步擴大的趨勢[4]。
(2)省外供給接近(SAO)。安徽和江蘇兩省的回歸結果出現了相反的結果。安徽的SAO系數為-21.3312,說明安徽省外中間產品供給增加1%,外資流入反而減少21.33%。江蘇的SAO系數為67.4227,說明江蘇省外中間產品供給增加1%,外資流入增加67.42%?;貧w結果表明,一方面,對于安徽來說地區貿易隔閡和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運輸、交通費用等成本相應增加,不利于外資的集聚;另一方面,反映出安徽的產業更加注重于外省產業的橫向聯系,即產業間聯系。因為只有減少從外省購買中間產品而增加產成品的購買,才不至于使外資流入產生負面效果。而產業間聯系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的產業。顯然,外商投資在安徽和江蘇在供給提供方面的產業類型并不相同。
表4 回歸結果
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

Var.安徽江蘇Coeft-StatProb.Coeft-StatProb.C56.892312.53780.0065-10.4209-3.56440.0316△IN(SAI)11.89334.56230.001956.093068.44320.0001△IN(SAO)-21.3312-10.32560.000167.422753.87200.0010△IN(MAI)35.72469.45370.023422.257260.92450.0014△IN(MAO)10.90119.52780.001094.4957143.89080.0001△IN(TAR)1.350.98650.001511.488.45810.0010△OPE2.40975.67230.00011.00824.38290.0276△IN(WAG)-0.2652-7.92150.00011.56924.97560.0016△IN(INS)0.23281.20980.00781.76255.20950.0010Ad-R20.9428D-W2.6290
(3)省內市場接近(MAI)。從兩省的回歸結果來看,MAI與FDI都呈正向關系,安徽的回歸系數為35.7246,大于江蘇的回歸系數22.2572。這一結果表明,就消費市場銷售產品而言,外資企業投資安徽后生產的產品主要是在安徽本土市場銷售,而在江蘇投資的外資企業除了利用江蘇本土市場以外,泛長三角和國外市場是外資企業銷售的重點。
(4)省外市場接近(MAO)。回歸結果表明,安徽和江蘇的FDI流入與MAO呈正相關的關系。這意味著FDI 的流入規模與該省份與周邊省份的市場一體化水平密切相關。安徽的回歸系數為10.9011,小于江蘇的回歸系數94.4957,說明在當前長江三角洲經濟帶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外商在江蘇的投資更容易獲得長三角地區的市場潛力。安徽作為泛長三角地區的重要成員,與其他省份的市場一體化程度還有待提高。
(5)關稅(TAR)。回歸結果表明,安徽和江蘇兩省的FDI流入與進口關稅成正向關系。這一現象符合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即關稅水平的提高將導致外資不再選擇國際貿易出口商品而轉為以直接投資的形式進入到目標國市場。江蘇的回歸系數(11.48)大于安徽的回歸系數(1.35),說明江蘇的外向型程度更高,關稅水平的提高對江蘇FDI的正面影響大于安徽。
2.其他因素
(1)勞動力成本因素(WAG)。WAG對安徽和江蘇FDI的凈流入存在不同的影響。WAG對安徽的FDI呈負相關關系,系數為-0.2652。而WAG對江蘇的FDI呈正相關的關系,系數為1.5692。這一回歸結果表明,勞動力在安徽更多的表現為非熟練勞動力,而在江蘇更多的表現為熟練勞動力。FDI流入安徽的重要動機是尋求較低的生產成本,其中勞動力成本是生產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前文表3也顯示了,和江蘇比較,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吸收FDI是有限的,FDI更多的是流入到一些勞動相對密集的制造業,而這些行業對勞動力價格的變動是敏感的。勞動力價格降低將有利于安徽吸收FDI。對江蘇來說,由于江蘇在高技術人才、資本等生產要素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外商的投資偏好在于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高級人才工資的上漲并不能抵消外資在沿海地區的流入,因為高級人才的工資在國內其他地區也有提高的趨勢,而高級人才對技術的提升和附加值的創造對外資企業顯然是比工資更重要的問題。
(2)外貿依存度(OPE)。兩個省份的OPE指標都與FDI呈正相關的關系,說明外資企業的產品除了面對國內市場以外,國際市場仍然是外資企業主要的目標市場。據統計,2014年1-8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值為12678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為46%。外貿依存度越高,反映國際市場對該地區產品的認可程度越高,也反映該地區的政策透明度和穩定性較好,FDI也更容易積聚。安徽的回歸系數是2.4097,大于江蘇的回歸系數1.0082,說明安徽增加外貿依存度將更有效的促進FDI的流入。
(3)基礎設施投資(INS)。兩個省份的INS指標都與FDI呈正相關的關系。相對于安徽,江蘇具備更為優越的基礎設施。根據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基礎設施是區位優勢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基礎設施將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盈利水平。因此,具有較好的交通、通訊以及科技等基礎設施的地區往往是外資集中地區。
(一)結論
從新經濟地理學的觀點來看,貿易成本是造成FDI在江蘇和安徽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在貿易成本中,供給接近和市場接近對兩省FDI的集聚存在顯著的影響。供給接近因素表明,完善的省內外中間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是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江蘇的省內外中間產品和相關零部件的供應體系較為完善,而安徽的供應鏈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省內市場接近和省外市場接近及關稅都顯著地影響FDI在兩省的集聚,且對江蘇的影響大于對安徽的影響。這表明外資企業更加看重江蘇充分融入長三角、市場一體化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的現實,而外資在安徽投資則更為看重安徽的本土市場。傳統理論中的因素,如勞動力成本、外貿依存度和基礎設施等,也都是影響FDI在兩省集聚的變量,這些傳統變量反映出FDI 在安徽集聚的動機主要還是追求生產成本型,技術溢出效果相對較弱。
(二)政策建議
1.建設更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一方面,安徽應扶持一批在產業鏈中前向聯系和后向聯系特征明顯的大型企業,如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化工產業等,通過企業在上下游的產業關聯帶動整個產業價值鏈的提升;另一方面,扶持一批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使得這些中小企業能夠為大型技術資本密集型企業的發展提供關鍵性的中間產品[5]。
2.提升省內市場和省外市場的開放度。安徽應打破各行業的地區間障礙,加強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積極融入長三角經濟帶,在具體政策上與長三角企業進行產業對接。
3.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加大對在崗職工的培訓,培養更多的熟練勞動力,將高級人才引進與本地人才培訓相結合、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與國內產業實際發展相結合,打造可持續的人才供應鏈。
[1] 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資區位選擇動態演變——基于城市數據的經驗分析[J].國際商務研究,2013(2):5-15.
[2] 錢學鋒,梁琦.測度中國與G-7的雙邊貿易成本——一個改進引力模型方法的應用[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2):53-62.
[3] 馮韞.貿易成本對我國利用FDI的區位選擇影響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2:21-24.
[4] 張鍵.外商在華直接投資區位選擇影響因素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9):60-61.
[5] 黃慧雅,劉林奇.跨國公司FDI在中國的區位選擇現狀和原因的實證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4(3):128-131.
(責任編輯:沈建新)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Research on FDI’s Location Selection: A Case of Anhui and Jiangsu Province
ZHANG Jia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1131, China)
From the viewpoint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rade cost factor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causes FDI’s misdistribution in Anhui and Jiangsu province. Among the trade cost, the factor of supply approach shows that perfect supply chain system of intermediate produc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is a key factor of absorbing FDI.Factors of market approach and tariff show that FDI enterprises regard it as important that regional market integration’s promotion on sufficient liquidity of commodities and production elements. Factors in traditional theory such as labor cost, 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and infrastructure, show the main motivation of FDI’s clustering in Anhui is pursuing production cos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relatively weak.
FDI; location selection;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hui; Jiangsu
2014-10-22
安徽省2013年高校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重點項目(2013SQRW107ZD)
張鍵(1981-),男,安徽合肥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投資與跨國經營。
10.16018/j.cnki.cn32-1499/c.201501006
F114.46
A
1671-5322(2015)01-0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