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
摘 要 傳統的農業基本上都是靠自然的資源以及廉價的勞動力,工作量非常的大,效率非常的低,難度特別的高,已經滿足不了現代農業的安全、生態、高產、高效、優質的要求。伴隨農業中運用物聯網技術,農業信息化與現代化提高的速度非常快。基于此,對物聯網基本的概念進行介紹,闡述了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當中的應用前景,以及建設農業領域物聯網的一些途徑,介紹了物聯網在農業應用時需要面對的問題以及對于以后的展望,以供參考。
關鍵詞 物聯網;農業領域;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TN929.5;TP391.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12-173-02
物聯網技術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展以及發展速度的快速提高,讓農業的健康發展又得到了一個機會。結合農業生產與物聯網技術等,建設以物聯網作為根本的農業,做到符合高效高產、安全、優質的要求,對農業以前的發展方式進行改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制,以達到農業技術的集成化、生產管理的智能化與勞動時的機械化[1]。了解信息產業以后的發展走向,對物聯網的相關應用以及相關分析需要進行強化,構建以物聯網作為基礎的農業的速度需要加快。以上對于做到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與加速農業現代化有特別重要的含義。
1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是美國的一位教授最先提出來的。此概念指的是在互聯網這個概念的基礎之上,把它的用戶端擴展與延伸到物與物之間,進行通信以及信息交換。這當中,RFID是一種可以使物品講話的科技,它可以識別出物品的所有信息。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發表的報告就指出,物聯網的范圍與定義已出現了一些變化。全新的定義: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系統與紅外感應器以及RFID等相關的設備,按照一些協議,將互聯網與任何的一種物品使用連接的方法,做到通信以及信息之間的互換,以做到智能化的識別、監控與跟蹤、管理以及定位的一種網絡概念[2]。
2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前景
2.1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物聯網是采用激光掃描器、全球定位系統與紅外感應器以及RFID等相關的設備,按照一些協議,將互聯網與任何的一種物品使用連接的方法,做到通信以及信息之間的互換,以做到智能化的識別、監控與跟蹤、管理以及定位的一種網絡。農業物聯網是運用無線數據通信等先進技術對有關的生產信息進行收集,使農民及時發現問題的所在,讓農業的生產智能化、自動化,從而進行遠程控制。物聯網的應用領域絕大多數是在標識和感知以及支撐和管理、服務和計算、通信和網絡等。管理與支撐技術,是保證物聯網實現其預想效果非常重要的技術;標識和感知技術,是物聯網的一個基礎;服務和計算技術,是物聯網的最重要的部分;通信和網絡技術,是物聯網服務支撐與信息傳遞的一個基礎。
2.2 物聯網的農業應用
目前,物聯網的先進技術以及理念被每個國家應用在農業生產的所有領域。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管理和操作技術體系,以按照農作物所在土壤的情況,對那些農作物的投入采取調節的辦法,以做到對智能與精確農業的及時掌握[3]。這樣不但可以了解田塊下面的土壤狀況,還能夠使農作物設定的生產目標得到明確,物聯網技術在觀察土壤空氣變化、農作物的灌溉情況與畜禽所在的環境狀況,記錄風力、大氣、溫度、降雨量、濕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農業物中應用聯網技術能夠做到科學種植、科學監測,使農業的效益得到提升。
3 掌握好農業領域物聯網的基本途徑
3.1 抓好建設規劃與頂層設計
需要以“安全高效和規范統一與信息主導以及需求牽引”作為標準,使用“五橫三縱”的模式,規劃設計和技術標準與建設布局以及開發平臺都要進行統一,對農業中目前具有的所有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整合,分段進行推進,分步來實施,防止出現重復建設。
“五橫”指的是支撐層、接入層、應用層、服務層與中間層。支撐層大致有支撐農業的生產保證物聯網安全認證平臺與精細農業保障網絡;接入層一般指的是數據信息的來源,應用層指的是在農業之中應用物聯網來實現通風、光照、營養液供給、溫度、濕度、EC值、PH值等的控制,讓生產條件滿足最合適水平的使用管理與日常管理等;服務層指的是現代農業生產最重要的部分;中間層指的是當代農業公共體系的使用平臺。“三縱”指的是存在于物聯網的構建全部過程的標準規范與政策保障制度。保證組織科學有序、應用安全可信、建設有法可依。
3.2 抓好關鍵技術和應用理論研究
第一,要攻克核心技術的難關。掌握二維條碼、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電子標簽等識別與感知技術的應用與研發。一般采用無線傳感器能夠達到對農田與溫室等環境的觀察,精確地得到農產品的生長情況,按照相關數據發生的變化來調整例如保溫與灌溉系統等有關設備,確保農產品的健康生長。第二,要掌握相關應用理論的研究分析。掌握好物聯網對于農業生產造成的所有影響,側重于建設當代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方式與體制構造以及基本要素等等相關理論的分析。
3.3 抓好試點建設與需求分析
現在的農業生產體制是將智能與信息管理當作基礎,現在對農業原來的發展模式做出改變顯得非常必要,如此便使得在農業之中運用物聯網技術又必須滿足其他的要求。在儲存保鮮和精加工、田間勞作與設施栽培以及合理養殖等部分具有非常大的進展是構建農業物聯網的關鍵。加速開展農業信息技術,側重于推進農村遠程數字化、精準作業與信息采集,災難預警以及氣象預報等技術。進行試點的基地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檢驗物聯網所具有的技術指標與所有功能,并且進行總結適當的改正,選擇恰當的時機傳授經驗進行推廣。
4 結語
現在農業領域存在的問題也特別的多。例如,農村沒有可以熟悉通信與信息技術設備維修的人才,所以要提供培養各種農村科技型人才的遠程服務;產業化的技術分析研究制度還沒有構成;要制定適當的多種學科協同研究,提出對于產業提升的問題比較系統的解決辦法。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物聯網技術對農業的發展而言是個難得的機會,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對現代農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亞唯.物聯網發展綜述[J.科技信息,2010(3).
[2]魏崴."物聯網"之初探[J].華東科技,2010(2).
[3]張進京.物聯網的應用實例與效益[J].中國信息界,2010(3).
[4]張應福.物聯網技術與應用[J].通信與信息技術,2010(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