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初
1943年11月18日至12月初,余程萬率虎賁師8000余名官兵堅守常德,與3萬多日寇浴血拼殺,以全師僅83人生還的巨大犧牲,牢牢牽制了日軍主力,為援軍合圍贏得了主動。為了紀念常德會戰,余程萬派兩個部下到重慶張恨水的茅屋內,懇請他寫虎賁師的壯烈事跡。張恨水欣然接受。他經過深入、細致、嚴謹的調查采訪,掌握了豐富的感人事跡,一改他寫言情小說時的虛構手法,以濃郁的紀實文學風格敘寫抗戰中這光輝的一頁。《虎賁萬歲》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軍事紀實小說,也是張恨水眾多小說中一本罕見的、完全以真實資料為基礎創作的作品。他在該書的自序中寫道:“在南溫泉夏季,白天是逼人的陽光,射進草屋檐下,熱氣蒸人。晚上坐在菜油燈下,蚊子像針管一樣,在大腿上吸我的血?!笨梢娤壬歉冻隽司薮笮难?。張恨水一生創作中長篇小說100多部,但在心里總是免不了有養家糊口的負擔,獨寫《虎賁萬歲》時,心里有的只是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
《虎賁萬歲》完稿時,余程萬派人送來一筆頗為豐厚的酬金。盡管張恨水當時生活十分清貧,但他分文未收。只破例接受了余程萬送來的一件禮物:一把繳獲的日軍戰刀。張恨水說:“抗戰勝利,國恥得雪,就是最好的酬謝。”
清華大學開創初期作為留美預備學校,學生主要學習歐美文化知識,談吐著裝都仿照西式,學校充滿著濃濃的西方文化氛圍。這天,大教室里坐滿了學生,聽說國學院新近聘請了一名海歸導師,知識淵博,連梁啟超都極力推崇。學生們不禁對這位導師神往不已。鈴聲一響,數百雙眼睛齊刷刷地看著門口,只見進來一位身著棉布馬褂,腳踩布履,脖間纏一條五尺圍巾的“土秀才”。學生們張大了嘴巴?!巴列悴拧闭驹谥v臺上,放下書本,開始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是陳寅恪?!痹捯袈湎?,學生們更加驚訝,他們有些不相信眼前這土得掉渣兒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寅恪。陳寅恪掃了大家一眼,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中開始了他的課程。在這節課里,他給學生分析各國文字的演變,一出口就用了20種語言,聽得學生目瞪口呆。接著談到歐洲文化的時候,他竟把葡萄酒原產何地、流傳何處的脈絡,講得一清二楚。這時,學生們才相信了這位“土秀才”的確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師。
最后,陳寅恪說:“我們的國家曾經被侵略過。但國可以亡,史不可斷,只要還有人在書寫她的歷史,這個民族的文化就綿延不絕。我不穿洋裝,就是為了記住,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睆拇?,清華大學的國學風日盛。
1952年3月,上海電影廠決定將京劇大師周信芳主演的《宋士杰》搬上銀幕。導演在給他說戲時問:“您認為宋士杰這個人物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周信芳脫口而出:“老辣。宋士杰既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物,同時又是一名刀吏,由于在官場混過,他既有豪爽俠義的一面,又有桀驁世故和狡黠的一面。”導演在聽了周信芳的分析后,叫道:“我斷定,這部戲成了!”
說歸說,但到了具體拍攝時,兩個人在一個細節上還是產生分歧。按常規,演員都喜歡讓導演為自己多拍一些正面鏡頭,多拍些近景和特寫,但周信芳與眾不同,他只根據劇情的需要,該拍背影的時候,一定要拍背影。一次,導演按照分鏡頭劇本,需要給周信芳拍一組背影鏡頭,但考慮他是名角,就決定另做打算改拍成正面鏡頭。在與周信芳商量時,周信芳說:“我們這是在搞藝術,不是在玩過家家,不能為了我個人的所謂名氣,就擅自修改劇情,這樣做很不嚴肅。無論從整個劇情看,還是從現在拍這幾個分鏡頭看,主戲都不在我身上,我就應當拍個背面嘛!來,開拍,這有什么好為難的?!闭f著,就站到了屬于自己的配角位置上。
經常有記者采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于記者的采訪稿,袁隆平每次都要認真審閱,并經常會就一些細節與記者較真。一次,一位記者帶著清樣請袁隆平審定。為了寫好這篇文章,記者下足了功夫,字字推敲,句句斟酌,文稿也通過了層層審核。記者本以為請袁隆平審定不過是走個程序。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袁隆平拿到稿子后,竟然端端正正地坐在書桌前,一字不漏地閱讀起來,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又搖搖頭。
記者一陣緊張,心想:“難道文稿有什么問題?不應該呀!領導都已經審核過了呀!”覺察到記者的不安,袁隆平抬起頭,安慰他:“小伙子,別怕,寫文章您是老師。只是,有幾個小地方還要商榷。你看,這一句,‘我夢見谷粒像花生那樣大’。怎么可能呢?谷粒怎么長也不會像花生那樣大,我記得我當時的原話應該是‘像花生米那樣大’?!甭犜∑竭@樣說,記者不以為然,忍不住問:“這樣寫不更好嗎?不是更能突出您的夢想嗎?”袁隆平笑了:“凡事都得講科學,得實事求是。別看花生和花生米只是一字之差,差了一個字,夢想就變成了空想。這個米字,還真不能去掉。”記者忍不住為先生的較真拍手叫好。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