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莉
圖書館與檔案館同宗同源,收藏的都是文獻,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內容是文獻信息服務,在人類社會大系統中被稱為科學文化事業機構,在學科體系中屬于信息管理類學科,這是從事業發展的源頭和科學宏觀體系分類中歸納出的相同。實際上,檔案館與圖書館源同流異,二者的不同也越來越突出。
1??服務內容上的不同
圖書館所藏文獻資源是圖書,記錄著人類一切知識的總和,館藏內容涵蓋社會各個方面,涉及?22大類,是人類知識的寶藏,是以傳播知識為目的。提高圖書館館藏的利用率,發揮文獻在傳遞知識、交流情報中的價值,必須有一種讀者服務的新觀念,以讀者需要為第一,以服務讀者為至上,并且講究服務效率,提高服務質量。讀者需求是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沒有讀者需求,圖書館就沒有了運行的動力,也就沒有了發展的理由,圍繞讀者服務,圖書館優化館內各項資源,圖書館顯示出勃勃生機。
檔案館的館藏基本都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的文書檔案,造成“公務檔案一統天下的局面”,而反映社會公眾日常生活的檔案材料和私人檔案卻很少受到關注。這些檔案雖然對機關工作查考和編史修志有較大的參考和憑證作用,卻很難滿足社會大眾的文化消費需求。檔案館的服務項目主要有:查、借閱檔案服務,出具檔案證明服務、檔案咨詢服務,函電代查、代抄代復制服務,檔案代管服務、檔案整理服務、檔案整理技術培訓服務、檔案用品服務。檔案館遠離社會現實需求,不像圖書館的圖書門類齊全、豐富新穎,可以滿足社會公眾的普遍需求。而且,檔案館由于其館藏內容不能普遍開放,決定了檔案館服務形式的單一,檔案館重藏輕用,使其不能充分挖掘檔案信息為社會服務,對社會大眾來說比較陌生。
2??服務理念上的差異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是以書為本,以藏為主,其本質功能是保存人類文化典籍,輔助功能是為特定讀者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正把傳統圖書館推向網絡化、數字化的新境界,傳統的管理理念已不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現代圖書館確立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讀者至上,服務第一”,一切從讀者出發,最大限度滿足讀者需要,讀者是否滿意是衡量圖書館服務最終標準。
檔案館服務工作伴隨著檔案館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現代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為適應和促進信息化的發展,更好地為知識經濟時代服務,檔案館必須樹立適應信息化運作新觀念,要進行服務觀念創新和服務方式創新,從以檔案館為中心到以利用者為中心,從以紙質文件為中心到以電子文件為中心,從強調擁有館藏量到注重存取利用便利,探索檔案館服務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3??服務對象上的差異
圖書館面向社會各階層服務,無障礙,零門檻,任何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到圖書館享受文獻信息服務,館內的一切館藏全都無條件對讀者開放,讀者可以在圖書館內查閱自己想看的任何館藏資料。圖書館的服務可以延伸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大眾性與普適性,使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成為圖書館的服務對象。
檔案館的服務仍停留在“學術利用”與“實際利用”的傳統利用模式上,加之長期以來服務形式的單調性,使得檔案館用戶主要還是學術研究人員和機關單位在職人員,一般人群對檔案館還是比較陌生的。
4??服務方式上的不同
縱觀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呈現出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發展的趨勢,從以藏為主到以用為目的。檔案館傳統的服務方式包括設立檔案查閱室,為用戶提供檔案查詢及利用服務外,還開設有電話咨詢服務、郵件服務、傳真服務等。
5??圖書館與檔案館在開放程度上不同
圖書館提供文獻信息資源服務,這些文獻信息是記錄在一定載體上的,是以傳播知識為目的。檔案館是提供歷史記錄,供人們查詢過往,求證史實。
在圖書館內翻閱圖書資料,會有一種精神的愉悅、身心的放松,讀者完全依照個人意愿,可以有目的或無目的地隨手翻閱,自己決定在圖書館的閱讀時間與內容,是一種休閑的狀態。
檔案館相對開放,檔案開放的前提是處理好開放和保密的關系,因為有些檔案在一定的時限內秘密程度較高,直到這些檔案得到降密和解密后,才會向社會公眾開放。
圖書館與檔案館作為兩個獨立的信息資源系統,應當認清自身優勢,合理定位,突出自身特色,不斷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作者單位:漯河市圖書館??來稿日期: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