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明慧
(西安石油大學 陜西西安 710065)
消防員作為搶險救援與火災情況處理的先鋒隊與主力軍,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與使命。消防員經常在復雜環境中進行各種作業,具有較高的危險系數[1]。近年來,消防員隊伍不斷壯大,國家對于消防人員專業化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加強消防員隊伍的戰斗力,需要對消防員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以及消防專業技能訓練,以此來提高消防員的身體素質以及專業能力。消防員因工作任務等原因無法進行有規律的體能與專業技能訓練,因此在日常訓練中經常會出現訓練效率低下或者訓練負荷過大的情況[2]。消防員出現運動損傷,會影響日常訓練與任務的執行,甚至會出現生命危險,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對于消防員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內容[3]。消防員在訓練中對人體基本動作模式的關注度較低,缺少訓練監控,并且未對運動損傷的因素進行合理有效的篩查。因此,使用FMS 對于檢測消防員的運動損傷風險是非常必要的,FMS 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受試者的身體功能,發現身體功能相對薄弱的部分,評價受試者身體關節的穩定性、靈活性以及發現運動中的動作代償問題[4]。對檢測出的問題及時進行針對性訓練,能夠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病率,提高消防隊伍的戰斗力。
從某市消防隊伍中隨機選取22名消防員進行FMS功能性動作篩查,運用FMS 功能性動作篩查對消防員進行評分,以評分結果為研究對象。消防員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試者基本信息
1.2.1 文獻資料法
該文使用中國知網、萬方數字期刊等文獻資料庫,對功能性動作篩查、運動損傷以及消防員體能訓練等關鍵詞進行檢索,以求了解功能性動作篩查、評分與評價方法、運動損傷的因素,為該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測試法
該文嚴格按照功能性動作篩查與評分標準,對所選取的22名消防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5]。功能性動作篩查共7 個動作,每個動作共進行3 次測試,每個動作評分為0~3 分,滿分為21 分。為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統一性,所有測試均由筆者一人完成。
1.2.3 測試儀器
FMS 測試套件(約1.2m 長桿、兩根短桿、0.6m×1.8m的測試板以及彈力繩)、攝影機。
1.2.4 統計分析法
運用SPSS 20.0 對消防員功能性動作篩查的評分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使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圖以及約登指數(Youden index)計算消防員運動損傷的風險閾值,通過比值(OR 值)計算消防員的損傷風險。
對22名消防隊員進行FMS功能性動作篩查,將評分結果進行整理,發現消防員中得分人數最多的為16分,共6人;其次是15分,共有5人;有2個得分段均有3名消防員,分別是14分與17分;有2名消防員得到本次測試的最高分18分;同時也有2名消防員得分最低,僅得到12 分。此次功能性動作篩查未出現滿分的受試者,最高分僅18分,且高分段的人數較少。
表2是22名消防員功能性動作篩查各單項動作的評分,從中可以看出,消防員FMS 的平均分為15.18±1.52 分;各單項測試中,深蹲與肩部靈活性均出現了0分的現象,其平均分分別為2.11±0.32 分與2.37±0.68分;旋轉穩定動作測試最高分僅為2 分,平均分為1.88±0.32分;穩定性俯臥撐的評分最高,為2.57±0.81分,其次是肩部靈活性動作評分,為2.37±0.68分,跨欄步、直線弓箭步以及主動直腿上抬的動作評分相對較低,分別是2.02±0.76分、2.17±0.56分以及2.15±0.35分。
表2 消防員FMS各單項測試結果(分)
2.3.1 消防員ROC曲線圖
表3 是ROC 曲線面積,當曲線下面積處于0.7~0.9之間時,表明該判定效果具有較高的價值。該研究得出,消防員ROC 曲線下面積為0.850(95%置信區間為0.733~0.966),表明該判定具有較高的價值。
表3 ROC曲線面積
2.3.2 消防員FMS功能性動作篩查損傷閾值
通過ROC 曲線坐標可以計算出Youden 指數[6],Youden指數最大時所對應的FMS分值就是消防員的損傷閾值。從表4可以看出,FMS評分為14.5分時對應的Youden指數最大,為0.392,同時損傷閾值取整數,因此該文將15 分作為消防員功能性動作篩查的損傷閾值。
表4 ROC曲線坐標與Youden指數
對所有消防員的FMS功能性動作篩查評分與測試過程進行分析,從單個動作來看,軀干穩定性俯臥撐的評分最高,為2.57±0.81 分,該項目反映受試者脊柱的穩定性以及上肢肌群的力量大小[7]。消防員在日常訓練中經常進行俯臥撐訓練,該動作與軀干穩定性俯臥撐的動作模式相似度極高。旋轉穩定的動作評分最低,僅為1.88±0.32分,主要是由于該動作難度較大,且受試者核心力量較差。跨欄步的評分同樣較低,該動作可以檢測出受試者髖關節與軀干之間的穩定性,測試反映出消防員需要對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的靈活性與穩定性進行不斷的強化練習,在日常執行任務中,需要經常進行單腳支撐的動作,因此對于檢測出的問題,需要進行針對性訓練,強化此動作模式。
FMS功能性動作篩查中的各個測試動作都源于人體最基本的動作,在消防員執行任務時,下蹲或者站立是其在救火中的一種必備技能,日常訓練與生活中經常出現這個動作。但是在測試中發現,消防員出現了膝關節內扣、身體晃動甚至無法全腳掌著地下蹲等問題,主要原因是肌肉延展性差、神經肌肉控制力差等[8-9],因此滿分的人數較少,大部分受試者都是降低難度后能夠完成動作。若沒有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長時間進行錯誤的動作訓練,極易產生運動損傷。消防員日常工作中需要做爬梯動作,這就需要消防員擁有良好的單腿支撐能力與騰空后的落地穩定能力[10]。功能性動作篩查中,單腿跨欄步最能反映消防員單腿支撐的能力,在保證軀干穩定的同時,雙腿交替進行站立。在測試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受試者在完成動作時出現了膝關節外展的現象,還有個別受試者失去平衡或者腳接觸彈力繩,反映出消防員髖關節靈活性不足、踝關節的背屈功能受限等問題[11]。直線弓箭步需要受試者重心充分降低,消防員在搶險救災中經常需要做跪姿的動作,并且需要長時間保持軀干穩定。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消防員在完成直線弓箭步動作時存在軀干重心前移的問題,主要是由于身體后側的肌肉延展性不足,需要通過移動重心來代償[12]。肩關節靈活性動作主要反映受試者肩胛骨與胸部的靈活性與穩定性,消防員日常訓練中6m 拉梯項目就需要扛起梯子跑,因此,消防員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肌肉力量,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13]。
國外學者Kiesel 將14 分作為損傷閾值,并且在研究中提到,不同的受試者與不同的訓練項目,其損傷閾值都有所不同[14]。國內學者周亢亢[15]的研究也表明,不同項目有不同的損傷閾值。許慧敏[16]的研究中確定的損傷閾值與該文的損傷閾值相同。因此,不同的受試者與不同的運動項目由于具有各自的不同特征,其運動損傷的閾值也有所不同,不能用同一個閾值對不同人群進行損傷風險判斷。我國消防員的日常訓練與軍隊的標準化相同,消防員的身體素質較高[17]。該文通過對消防員進行FMS功能性動作篩查,將15分確定為消防員的損傷閾值,以15 分為臨界點,大于15 分的消防員運動損傷風險相對較小,小于15分的消防員在日常訓練中出現運動損傷的風險較大。因此,需要對15 分以下的消防員進行功能性訓練,訓練前需要對身體進行充分的熱身[18],提高其身體關節的功能,從而提升FMS 功能性動作篩查的評分,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與概率,最終更好地為消防事業作出貢獻。
該文通過對消防員進行FMS 功能性動作篩查發現,消防員存在功能障礙的問題,消防員FMS功能性動作評分僅為15.18±1.52 分,膝關節與踝關節的靈活性不足,穩定性較差。在單項動作的測試中發現,深蹲、跨欄步以及直線弓箭步的動作對消防員運動損傷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需要對該測試的功能動作進行強化訓練。通過ROC曲線圖以及Youden指數,確定了消防員的損傷閾值為15 分,大于15 分的消防員,其日常訓練中的運動損傷風險相對較小,而小于15 分的消防員,其運動損傷的風險較大。在今后的訓練中,需要遵循功能性糾正訓練的原則,對消防員進行功能性訓練,強化消防員的身體功能,降低運動損傷風險,提高消防員預防運動損傷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