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想必誰都能想得到,如果你想奔赴一場美麗的遇見,與這樣一位優雅女士擁有一場格調非凡的交談,她豐富的談資定能滿足你。她其實并不輕易去評價一件事物,她看重體驗,西式教育對她的很大影響就是用行動去認識一件事物,比如要想真正去懂得他人畫作,你即使畫得再差,也要拿起畫筆去體驗,同樣去點評一支舞蹈,也要自身是一個舞者。
她從小被啟發從情緒出發去感受事物,情緒、直覺、意念等這些在很多人看來是天生的藝術能力,在她看來,是可以從小啟發培養的,她認為情感,一定不是一個人與世隔絕在山洞里的憑空想象,而是個人與他人交往,遇到事情時的感受。她在看藝術作品,或者去創作作品,她都會認為是個人記憶里的內容與情緒的爆發。“有些人內心有悲情的一面,他會很敏感地寫出災難時的感受,有些人能幻想一些沒發生過的事情,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我想突破自己,希望放開一點,不要太多重復,其實每一段人生經歷都會讓我發生變化。作品也會跟著變化。”她說。
可惜,她不是天天優哉優哉地坐在太陽底下喝果汁,聊品位供端詳,她展現在記者面前的是她的忙碌,前兩天剛完成博士學位的部分學習從深圳飛回北京,周日采訪的當天上午在自家別墅里教孩子們,晚些時候又要接待從意大利遠道而來的芭蕾舞老師,趁著采訪間隙還吩咐助手裁剪好芭比娃娃的芭蕾舞鞋,過兩天去上海,那是關于服裝設計的事情,她與雅瑩品牌合作的服裝在米蘭世博會上有展示。她為自己營造的夢想空間就是不斷勞作著。



她不認同實現一個目標就暫停在那里,有了一個皇宮式的大房子,就哪里都不去了,她希望自己在離開人世的那天,都依然在學習忙碌。
大概成為真正的名媛就是應該不斷充實自己。張天愛是香港名媛,她的價值觀充滿著活力。她說:“我有過很多套房子,也賣過很多套。其實房子是假象的,你擁有的任何東西都沒有永遠屬于你的。我感覺內涵很重要。”她從小在英國讀書,后來去了法國生活,再后來去了美國生活,現在在北京、香港、倫敦三個城市常年定居。似乎只有這樣在地球上飛來飛去才能滿足她不斷追求美好事物的藝術情懷,她覺得地球就是她的家。
當她付出很多時,并不寄希望在等式的右邊有太多回報,當目標太明確,她反而認為會失去自我貢獻的可能。她很小信仰天主教,后來又信佛教,她不會因為誰說自己好,就自我感覺良好,也不會因為誰說自己不好而受到影響,她說,“這兩個都不要聽,每天一大早起來,又是新的一天,就要把這一天做好,誰也不會記得你以前是誰。”
雕刻與人生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選擇ABCD,整個過程就像一枚石頭,被一刀一刀刻上去變成完整的雕塑,每刻一次都會疼,每一刀刻上去都會有原因,張天愛如此解釋一個人的成長。兒時在英國皇家芭蕾舞學校就讀的那些年便是雕刻她很深的重重一筆,小孩子們每天6點起床,11點才睡覺,攻讀包括舞蹈、歷史、哲學、精神、體態、語言等在內的39個科目,以至于后來她從事模特、演員、編導、設計師、芭蕾舞老師等大家看來跨界的不同職業,對她來說,老早就在兒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修煉舞蹈的那些功力儲藏在身體里邊,當她發力時,觸角可以伸展到藝術的各個領域。
張天愛說,明星是一定要發光的,但不是有錢了就發光,而一定是對每個人都很善良,那才是真正的明星。現在她教小孩子舞蹈,也教他們做人的信念,總之她小時候怎么學的,她就怎么教給現在的孩子,她說孩子不是光寵出來,是從骨子里自己站起來做出來的。她教孩子們追求一種美的社交,獨舞與群舞都有各自精彩。在她那套教育體系里,尤為重點的便是,頭腦思維與體態、精神的平衡發展。伸展、打開、劃圓圈、旋轉,芭蕾舞者能夠運動身體里的關節,訓練出像絲一樣連接而成的舞蹈動作,肌肉有放松有收緊,體態有力量又很柔和,而這些需要頭腦、情緒與體態的完美融合。
設計人的內涵
她曾經用皮料做旗袍,將絲綢跟針織拼接,還設計很搶眼的超短裙與露背裝,并將街頭文化運用到自己的設計當中,這些在90年代都被認為是大膽與前衛的嘗試,那個時代服裝表演就是要帶有爆炸性的效果,恰與她兒時舞臺服裝的制作相類似。人們紛紛說中國服裝與世界服裝接軌,她不喜歡這樣的詞語,那時她希望自己的作品是中西融合。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她開始迷上中國傳統文化,開始學習中文,每個朝代服飾的不同給了她新的啟發。
香港貿發局的工作人員在80年代的香港街頭發現了她,她成為了香港時裝節上的模特,她還曾經一年當過50個雜志的封面女郎,拍了10多部電影,那時很少有演員會舞蹈懂藝術還會英語,她一下子受到人們的尊重。姐姐要跟一個法國人結婚離開香港,她接手了姐姐的服裝公司。從舞臺戲劇服裝到日常生活的簡裝,套裝,運動裝,對她來說,駕輕就熟,她回憶說:“戲劇服裝那么復雜,當時就只有200多塊錢,而日常的服裝,簡單的T恤就可以賣很貴,我當時就感覺服裝生意很好做。”
她覺得是老師們設計了她的內涵,而通過設計服裝去改變人的形象是不夠的,她要去設計人的內涵。她要去指導小孩子由心出發去感受事物,服裝連鎖經營興起時,她開了很多店,后來又關了很多店,僅僅設計服裝滿足不了她。她擔任上海模特大賽10多年,現在又擔任香港鳳凰衛視中華小姐編導,親歷著愛美的女孩子內涵提升的過程。
對于如今內地服裝行業的興起,她說,人們之前沒有穿過太多名牌,現在就會去體驗,也可以去穿穿晚禮服,穿穿運動裝,現在晚禮服和運動裝都有很多種。當這整個輪回都經歷過之后,他們會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服裝。其實有時消費時裝就像吸毒一樣,服裝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毒品,你瘋狂地去購買之后,你會發現那又怎樣,還是會選擇回歸平靜,穿不穿名牌都有自己的title,自己本身有一種氣質在,穿什么都能有自己的味道,這時才是人穿衣。
時尚北京:談談您最受益的保養方式?
張天愛:我覺得是出汗排毒。一定要去健身,并多喝水,讓身體里多余的脂肪通過毛孔排出來。在飲食上,一定不要吃太多肥膩食物,讓脂肪堵塞毛孔,多吃素菜,并且不要把蔬菜煮得太熟,以免流失維他命。
時尚北京: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分享?
張天愛:我很小就喜歡分享,這可能因為我爸爸是第一位香港華人市政局主席,他很早就去很窮的地方幫助窮人,帶他們去聽音樂會,幫他們住得更好,讓他們生活的環境更加干凈。那些都是很大的付出。我媽媽唱女高音,常常免費演唱幫忙籌款,她的演出就是啟發每個人的情緒,讓大家開心就好,付不付錢都沒關系。
香港天愛基金會做了10多年,我們很清楚,我們的經營模型就是精神上的投資與收回,社會需要一種對人的修養與文化藝術有所提高的平臺,才會讓這個社會更加文明。天愛芭蕾舞學校設立了很多慈善課程,我現在的目標就是要幫助100個孤兒,我只希望自己付出得更多,讓他們更好。
時尚北京:您理解的愛情?
張天愛:我覺得沒有一種固定的愛情模式,每個人的每段愛情其實都會不一樣,有的是博愛,有的是憐愛,甚至嫉妒或者恨,也是一種愛的方式。其實,每個人每分鐘都在變,愛情中的兩個人能夠一直結合在一起不分離的確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