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楊


說到香港的時裝潮流產業發展史,就不得不提到I.T。香港歷來以精品時裝和休閑裝兩大服裝流派占據市場主流,但年輕人群個性化的穿著需求被忽視,而這也孕育了一塊未開發的巨大市場。成立于1988年的I.T最初是由創始人沈嘉偉先生在香港銅鑼灣伊麗莎白大廈開設的Green Peace創始的,他大膽引進國外潮流品牌后旋即得到本地年輕市場的呼應,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迅速發展并成功上市,而I.T亦成為推動本土潮流文化的時尚符號。如今I.T已成為香港最具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是時尚追逐者和眾多明星必到的潮流“圣地”。
在潮流時尚的定位下,I.T展開了靈活多元的經營方式,不僅有大I.T和小i.t兩種多品牌集合體,提供不同風格與價位的國際時裝,滿足不同喜愛時尚人士的需求,還積極創立與發展原創品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便是izzue。
izzue由來及定位
I.T代理國際品牌的比重較大,在經營中慢慢發現很多時候消費者無法從代理品牌中完全找到想要的服飾,于是I.T開始嘗試創立自己的品牌,izzue便在1999年冬季誕生了。
品牌命名為“izzue”,是因為想要以“I”開頭體現出此原創品牌源自I.T時尚集團。最終從眾多方案中選擇“issue”,這個單詞的翻譯成中文有很多意思,比如誕生、發行、爭議等等,也包含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東西發生的含義,仿佛迎接每天開始未知的挑戰,迎接嶄新的自己。
在品牌創建伊始,izzue的設計團隊因為第一次創立品牌,沒有成熟的經驗,推出的設計大多都是以衛衣、POLO衫等基本款為主的服裝,經過摸索與挑戰,相繼推出許多設計感強烈的系列。如今的izzue品牌,在以casual chic(休閑時尚)為方向的基礎上,強化出獨樹一幟的當代都市風格。在每一季的服飾系列中,不僅可以找到每季時尚必備元素,更是主流外的一帖清涼劑。izzue分為男女裝系列,男裝以簡約為本,混合了運動服和板仔服的設計概念,適合愛自我運用顏色配搭的年輕一族;女裝方面,izzue為不同形象及年齡的女性提供兩類衣飾,設計前衛的系列適合具潮流觸覺的顧客,而設計低調而不流于夸張的設計則是傳統上班服以外的最佳選擇。
自2002年起,izzue品牌沖出香港彈丸之地,蹤跡遍布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加拿大、法國及英國著名國際網上商店ASOS,成為邁向國際化的時尚品牌。

跨界合作營造獨特品牌文化
今年5月12日,izzue攜手西班牙藝術家Ernesto Artillo先生,在香港和北京僑福芳草地相繼舉辦了izzue十五周年回顧藝術展。展出了Ernesto Artillo為品牌創作的2015春夏廣告畫面,以及利用過去十五年izzue不同時期的廣告畫再度創作的藝術作品。通過藝術化的展覽向觀眾展示了十五年來品牌形象變遷縮影,以及藝術家合作帶給品牌新的創意。而此次聯手藝術家的跨界展覽,只是過去izzue不同領域跨界合作,攜手藝術家、明星、其他品牌的一個縮影。進行跨界合作讓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帶來立體感和縱深感,從而產生新的亮點。
在izzue創辦伊始,便與國際明星張曼玉跨界合作設計研發系列,從某種意義上也奠定了izzue女裝的風格基因。izzue成功的讓時尚品牌與明星的合作,不單單停留在廣告與活動上,而是深度地借鑒了明星的時尚態度與品味,延伸到品牌設計的創意源頭。
izzue與不同行業、不同風格的品牌進行過跨界合作,聯乘特別款層出不窮:如izzue十五年之際與英倫著名品牌FRED PERRY聯名系列;Playboy雜志創刊60周年與izzue合作特別打造聯名服飾,以izzue經典的T恤衫為主,再加上Playboy標志性的長耳兔作為圖案設計;2009年、2011年國際美發先鋒沙宣兩次攜手,共同詮釋從發型到服裝的秋冬時尚風潮;與著名日本品牌NEIGHBORHOOD共同推出跨界單品……林林總總卻風格獨特的跨界合作,izzue運用的很得心應手,讓izzue成為一直走在流行時尚最前端的原創品牌。
從單個系列的合作聯乘出發,izzue更積極拓展與合作,逐步形成當下多條國際級時尚副線:高端系列izzue collection、軍裝風格系列izzue ARMY、日本原宿品牌的聯名系列NHIZ及羽絨系列izzue x treme。
關于跨界合作,引用I.T集團副總裁、izzue創辦人鄭靜珊女士的分析或許可見一斑:這些品牌雖然不同,但雙方的目標消費人群,在利益需求及情感需求方面有著高度的重合性,他們年輕時尚、喜歡展現創意和自我個性。而這些跨領域的交叉合作,使各自的品牌借助對方的力量進行了營銷的“整合”與“互動”,實現了資源對接,給雙方的發展都提供了契機。品牌之間的聯合,很容易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從而營造一種獨特的品牌文化。

互聯網時代的挑戰和突破
歷經十五年風雨的izzue同樣面臨電子商務的沖擊與挑戰。麥肯錫早前公布了一個數據,稱目前市場上只有16%的消費者會選擇實體店購物,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趨勢,租金成本、電商熱潮等等不斷沖擊著實體店的銷售利潤。
izzue的店面LOGO牌跟其他品牌有所不同,除去izzue品牌名稱外還直接出現“http://www.izzue.com”的字樣,跟網絡掛鉤。鄭靜珊女士解釋說,公司取名為“I.T”的時候就很看重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概念,所以在izzue創立后不久,就建立了品牌網站,這也是當時比較領先的舉動。另外還找到專業團隊為品牌創作電子雜志。但是當時的izzue還沒有在國內開店,大部分消費者也還是習慣在實體店購物,所以公司也沒有太看重電商這個市場,公司做這些線上的產品更多的是希望傳遞潮流資訊,跟消費者有互動和交流。而如今,線上網絡成為商家必爭之地,競爭激烈。線上購物沒有地域上的局限,幾乎全球范圍的網絡用戶都可以成為品牌的消費者。但其中的缺陷也凸顯出來,比如izzue如果跟不同網站合作,因為不同的送貨距離導致費用不同,產品的價格很難去協調等等。
除去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新挑戰,服裝作為傳統產業也同樣有著原本的挑戰,其中品牌成本的挑戰最大:品牌店鋪的租金壓力,一線銷售店員的流動與薪資,物流、制衣成本等等,整個運營模式都有了很大的挑戰。面對挑戰,鄭靜珊女士很鎮靜與理性,品牌發展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挑戰,人們常說“機遇與挑戰并存”。2012年,I.T集團正式帶領一眾自創品牌高調入駐天貓,引發當時業界的高姿態。izzue選擇自主化的把控的電商平臺,不僅方便統一管理,更方便持續不斷的創新與跨界合作,比如izzue曾經推出網站獨家的膠囊系列,吸引品牌受眾興趣與關注度。對于izzue實體店如何尋找新增長點,鄭靜珊女士打了比喻:這就像餐飲業的外賣服務,可以選擇在家里等美食送上門,但是你還是會需要外出吃飯,例如你需要一個空間跟朋友聚會吃飯。實體店購物也是同樣的道理,線上線下的銷售可以找到最佳的平衡。
已經走入第十六個年頭的izzue,把十五周年看做是過去的見證,但同樣也是開啟嶄新歷程的標志。成功的道路上,有各種的可能性,擁有獨到的眼光、創新的思維就是成功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