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啟云
(呼倫貝爾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
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已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現代物流是指原材料、成品從開始到有效的流程和相關信息的全過程的結束。完整的供應鏈構成是指運輸、裝卸、倉儲、加工、整理等方面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的服務是多功能的、一體化的、綜合性的。現代物流是一種對產品從生產到消費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管理、配送的先進組織方式和技術。
(一)內蒙古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物流信息化的進一步深化,信息化網絡初步形成。近年來,內蒙古加快寬帶網絡建設、數據、信息面積增加的程度,現在已經形成了網通、鐵通、中國聯通、移動等電信運營企業并存的發展格局,這種格局的形成使內蒙古物流業的通訊基礎設施和通訊能力在國內處于領先的地位,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立。
(二)內蒙古物流企業不斷增加,物流市場需求空間廣闊。倉儲企業主要是以出租場所倉庫設施經營,有少量的倉儲企業開始調整經營方式,實行內部改造和技術升級,利用現有的資源走現代物流發展的道路。近年來,經濟的進步加快全球一體化進程,物流企業的所有制形式趨于多樣化。部分國有運輸、倉儲企業利用自身條件,利用企業重組和改制,拓展業務,向現代物流方向發展,目前內蒙古相關部門利用公路交通樞紐站,積極推進物流城的建設。一些私營企業積極轉變思路、適應當前物流業的發展。
(三)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不斷改善。2004年8月,國務院批準下發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該意見要求各省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物流業。200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并提出“優先發展運輸業,提升物流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的要求。
(一)物流基礎設施陳舊落后,物流成本高。鐵路運輸的方面,內蒙古各個城市內部的鐵路線路阻礙城市交通,影響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城市的內部一些鐵道線需要調整,鐵路運輸難的問題影響了當今物流業的發展;公路運輸的方面,公路交通的基礎薄弱,公路等級偏低,城市交通網絡的建設有待完善,公路貨運站設施陳舊落后,布局不合理;民航的方面,民航貨運量偏小,貨運服務質量有待加強,民航市場潛力有待挖掘,需進一步拓展民航的市場空間。
很多的倉儲、運輸企業效益低下,企業沒有足夠資金來更新設備,利用新技術,有一些50、60年代老的、舊的庫房仍在使用,在眾多的倉庫中專業化庫房比較少,物流領域的新技術、新設備使用率低,物流設施和設備的標準化程度低。許多企業物流方面信息化、網絡化的水平相當較低。
(二)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缺乏。企業競爭的根本是人才,是各行業發展完善的關鍵,尤其對于這個新興的亟待發展的現代物流業更是如此。內蒙古物流人才匱乏,人才培養工作滯后,在各大高校,物流還是一個新興的專業,國際化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沒有建立,內蒙古物流經營管理觀念不強,層次不高,企業的經營理念和配送技術的落后,必將阻礙內蒙古物流業的發展。
(三)物流業發展的制度和政策環境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國家法律制度、自治區、各個盟市及企業內部各方面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目前內蒙古有關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市場準入、運行、退出等方面,均不能適應物流業的發展需要。職能部門缺乏對物流企業相關價格和稅收政策等的統一規定,尚未出臺一些對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不利于物流企業的發展。一些物流園區的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物流園審批程序復雜,沒有出臺相關的支持和鼓勵園區建設的政策,致使園區的建設嚴重滯后,難以實施。
(四)物流體系滯后于城市空間演化。內蒙古物流產業剛剛興起,原來的物流功能多數都為企業內部解決,小額物流則通過“空車配貨”的形式解決。但這種較原始的物流配送方式,不但大大浪費企業生產成本,而且嚴重制約了內蒙古物流產業的發展,與今后的產業規劃和城市產業功能很不匹配,與城市經濟發展不協調。
在空間布局方面。內蒙古將舊城區的改造和城市邊緣區開發作為城市空間發展的重點。但物流的相關設施仍集中在城郊及火車貨運站的附近,隨著城市的發展,地價的上漲、高速公路物流所占比例的上升,造成了城市物流成本上升,效率下降的局面。
內蒙古物流的基礎設施條件雖然較好,但一直忽視物流節點的建設,各交通運輸部門如鐵路、公路、航空等十分注重線路和場站的建設,而忽略線路交匯所構成的“節點”建設,各級物流節點建設亟待推進。
(一)普及現代物流知識,引導人們更新觀念。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有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但因為物流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一些政府的領導和企業的負責人對物流的基本概念、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安于現狀、自我滿足,仍然保持粗放經營的習慣。因此,引導政府有關部門或各類企業更新觀念,必須要擺放在突出位置,充分依靠各種的輿論工具和宣傳途徑,大力普及現代物流的專業知識,可以請有關專家學者進行專業講座推廣物流的相關知識。要積極推行外向開放、雙向服務、強化城市集散力的觀念,為內蒙古物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二)完善法律法規和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根據內蒙古物流產業的發展重點,可以考慮支持物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一是土地政策。在相關土地政策確定的情況下,土地內應建設物流配送機構和物流企業的新增用地,按倉儲用地的標準實施有償使用,土地出讓金及政府基礎設施的配套費按標準合理下調;對于企業以原劃撥的土地自行修建的物流配送中心,未涉及產權的變更、轉讓的土地,可以保留劃撥用地的性質。
二是稅收政策。對可以認定為現代物流的企業,可參考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業、保險業、通信行業與現代物流企業結成合作聯盟;內蒙古相關主管部門應將發展物流業作為年度政府投資計劃中重點投資項目,物流企業信息管理的系統、自動分揀的系統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可享受有關優惠政策;進口裝備可獲得用匯指標和關稅減免等一些政策。
三是融資政策。鼓勵和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現代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擔保。如果企業在建設物流配送中心、發展電子商務方面,在企業自籌、有關部門支持資金的基礎上,如果資金出現缺口,可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金融機構可按現行利率優先保證貸款;扶持效益好的物流企業,特別是重點要拓寬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通過增資擴股、公司上市、發行債券或到境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等多種方式,廣泛募集社會資金,擴大經營規模;鼓勵物流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劃撥等多種途徑,改造一些企業的閑置場地、裝備和庫房設施;鼓勵內蒙古民間的資本投向現代物流企業,并在財稅、投資、融資、土地等政策方面享受相同的待遇。
(三)大力培育和規范現代物流市場。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在引導發展網上購物的同時,應依靠大型物流中心和各類物流配送基地,搞好快送、快遞體系建設,推廣運用集總部利潤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終端零售網絡為一體的現代物流模式。實施品牌經營戰略,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推進代理制、總經銷、聯購分銷、期貨交易、零庫存管理、無店式經營等新的經營方式和交易方式。使傳統的商流、物流向以連鎖店、專營店、直營店、加盟店為主導的新型產業升級。應當明確,做新業態,做響品牌,實現物流產業的全面升級。所以,當前必須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物流的經營理念、新型物流的交易方式和新型物流的經營形式,鼓勵和支持國內外知名大公司參與內蒙古現代物流發展,一些傳統的物流企業和商業企業可以通過股份制改造、托管、并購、拍賣等方式,進入國內外現代化物流的體系,求得新發展,以適應現代物流業發展和市場經濟的規律。
(四)運用信息網絡技術,促進物流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物流信息網絡是以通信網絡為基礎,連接政府領導層、行業管理層、社會服務層、物流發展層等與物流有關的各層次、各方面的網絡系統。
在當今的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信息化管理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發展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網絡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宰,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必須關注和了解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全球網絡經濟的進展情況,新型的產業現代物流業更是如此。現代網絡技術即是構成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重要保證。
內蒙古物流業應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技術和設備,如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電子訂貨系統(PO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通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將各個物流業的經營網點連接起來,既可以優化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又可以通過網絡與用戶、制造商、供應商及相關單位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實時跟蹤,對物流各環節的全過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
[1]帥斌.物流產業經濟[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7.
[2]潘文安.物流園區規劃與設計[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1.
[3]凌曉明,王旭.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06.3.
[4]王景利.哈爾濱市物流業發展對策研究.商業經濟,2008.7.
[5]易正蘭.新疆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2.4.
[6]寧金風.我國物流業發展中的法律困境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