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社區居民的傳統道德觀念受到沖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道德教育,對于發揚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促進企業健康和諧發展具有十份重要的意義。協莊煤礦在社區居民中創新開展了道德評議活動,利用道德評議這一有效機制,教育和引導社區居民在自我教育中明是非、識美丑、辨善惡,使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在社區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關鍵詞:道德評議;社區;和諧發展
一、道德評議活動的具體實施過程
(一)建立組織,確保評議活動正常開展
開展道德評議活動,首先要對該項工作進行科學定位,協莊礦社區居民道德評議會定性為群眾性組織,主要工作任務是組織和發動居民對涉及道德范疇的言和行、人和事進行評議,教育引導居民遵守道德準則,規范道德行為,提高道德素質,倡導文明新風,弘揚礦區正氣。
為了保證評議活動的正常開展,成立了社區居民道德評議會,評議會設會長1名、副會長1名,成員6至10人,成員由居民推選出的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德高望眾、說理能力強的老干部、老黨員、道德模范和居民優秀代表組成。辦公地點設在社區服務部學習室,社區服務部為道德評議人員發放聘書,并對評議人員進行培訓,努力提高評議人員的素質。
(二)完善機制,形成規范的評議程序
根據社區居民實際,充分考慮到居民易于接受、可操作的原則,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基本規范的要求,評議會結合實際細化評議標準,制訂了“品行端正不違法,應繳稅費不拖欠,計劃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忤逆,鄰里互幫不生非,崇尚科學不迷信,健康娛樂不賭博,熱心公益不落伍,保護環境不污染”的評議細則,讓居民易于接受,評議也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在建立評議標準的基礎上,完善了道德評議運行機制。社區居民道德評議不定期召開,由道德評議會負責組織,遇到特殊情況可隨時組織評議。其運行程序是:評議前開展調研,列出議題,組織評議員進行現場評議或跟蹤評議。評議過程中,評議人員要根據道德規范的要求,一事一議,就事論理,以理服人。分別采取開會集中評、廣播電視評、板報櫥窗評等多種形式,就社區發生的重要事件進行評議,形成決議,向當事人進行通報。評議原則為不得徇私舞弊,不得侮辱人格,不得泄露他人隱私。當事人對評議結果不服的,可申請評議會集體評議。道德評議小組在社區內進行評議時,如發現不文明現象,應上前及時阻止,并親自示范,帶頭做文明人。評議結束后,要及時向社區分管領導匯報評議結果,對評出的好人好事要通過黑板報、廣播、電視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進行表揚;對評出的不道德行為,由評議會進行批評教育。并將評議結果在道德評議臺上公布,同時做好各類評議活動記錄和檔案管理。
(三)貼近居民,突出重點,增強評議活動的針對性
道德評議把企業階段性工作重點、居民普遍關心、議論較多的熱點話題作為評議重點。同時,把握好評議的力度和節奏,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開展評議活動。
1.對社區居民中涌現的好人好事,如熱心公益、爭做志愿者、積極參加社區建設、為貧困家庭捐款捐物、關心青少年成長等“好事”進行表揚;對遵守道德規范的言行,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尊重科學、愛護公物,關愛他人予以褒揚。
2.對道德失范的人和事進行評議剖析、說服勸導,讓當事人認識錯誤,糾正過失。不孝敬老人、不顧家庭和鄰里團結的人和事;高樓拋物、亂扔垃圾;搞迷信活動、鋪張浪費、賭博等現象;對違反計劃生育規定,違反礦、社區規章制度現象的;對原法輪功習練者、下放上訪人員和基督教信教人進行說服教育,做好穩控工作;不按時繳納各類費合理用的人員。
(四)注重實效,創新載體,推進評議活動深入開展
1.在評議策略上,以正面引導為主,對正面的評議褒揚、弘揚正氣,對反面的評議剖析、促其轉化。針對不同對象、不同事件,因事制宜、因人而異,講究藝術,注重策略。
2.在評議方式上,注重實際,從基本要求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實現從說教式向談心式、號召式向引導式、單向灌輸式向參與互動式的轉變。
3.在評議方法上,采取登門談心評、就地現場評、開會集中評以及廣播評、板報櫥窗評等多種形式開展評議活動,做到全局的、共性的、普遍的傾向問題,危害較大、影響較廣的問題以及廣大居民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會議、廣播、電視進行公開集中評議;好人好事進行廣播評、板報櫥窗評;短效影響、突發事件就地現場評。通過有針對性的評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宣傳政策法規,使其口服心服,自覺執行道德規范。
4.在載體創新上,不論開展什么樣的活動,歸根到底是要提高廣大居民的道德素質,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區居民道德評議活動作為一種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也并不是萬能的,也要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所以該礦堅持把社區居民道德評議活動作為一個樞紐,同其他道德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從多方面來構建公民道德體系。
二、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取得的效果
通過扎實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的自我約束意識,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社會風氣的好轉,優化了社區人文環境和企業發展環境,有力地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同時,通過道德評議活動,越來越多的居民見到了實效,從而更加關注社區的建設,道德評議活動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擁護和歡迎。社區服務部也從每一期活動中收獲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牛臣臣(1985-),女,山東省新泰人,本科,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