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如果說科學技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科學技術檔案就是一個做大做強的階梯,特別是在近現代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大洪流面前,科技檔案的管理就成為了一個是否有能力繼續壯大的一個重要的關鍵點。但是科技檔案又不同與普通檔案的管理,一些實際性的問題阻礙著科技檔案管理的進展,為了不管的提高科技檔案的管理水平,就需要不斷的優化和創新,本文就針對這一點就行講述。
關鍵詞:科技檔案;創新;管理
一、科技檔案管理的現狀
(一)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許多的在檔案的管理上還僅僅限于對于檔案文本的收集、整理和應用上,忽略了現在科技所應該具有的數字化、圖像化以及網絡化的管理,以至于許多的科技管理部門所保存的檔案根本起步高加快生產的作用,由于信息的缺失,這些檔案不可能用做借鑒或是共享。沒有認識到科技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這導致了這些在科技檔案管理上的停止不前,傳統的科技檔案管理體制已經不能在試用了。
(二)科技檔案的管理意識不強
許多的對于無法讓他們看到既得利益的科技檔案采取了忽視或是輕視的態度,認為科技檔案及無法獲得與其相關的管理費用、人員安排所相當的經濟效益;而且由于科技檔案種類以及數量上的龐大數字使得一些相對較小的根本就分不出人手來對科技檔案進行有效的管理。
(三)服務方式落后
一些平時很難用到一些先進的電子網絡數碼設備,只能簡簡單單的編制檔案的目錄和標題,無法使用網絡將自己的成果與他人一起交流,只等著客戶上門,被動的等著有人將檔案送來或是借閱。
(四)專職人員的缺少
許多的在發展壯大的時候都會為了節約成本而采取改革或是大幅減員,這個時候,檔案管理員這樣在外人看來整天只是坐在檔案室里喝水看書的職業必然成為了首當其沖的人。大多數的檔案管理人員相當的少,甚至只有一個人,還可能是其他辦公室的人員調過來兼職的。這些人沒有受過正規的檔案管理的培訓,應付一下日常的文件資料還是可以的,但面對科技檔案的具體工作時,常常力不從心無法在對其進行精細的劃分及加工。
二、科技檔案管理的創新
在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挑戰面前,檔案管理部門只有在思想觀念上、組織機構上、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上、服務方式和手段上敢于創新勇于實踐,才能將科技檔案的管理工作做好。
(一)思想觀念需要創新
科技檔案部門一定要具備高瞻遠矚的創新型思維,與時俱進、轉變觀念、要有組織有規劃的有條不紊地進行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積極開發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及時并全面的為的科研項目出力。科技檔案的資源開發首先就要研究和熟悉該所有的科技檔案資料,包括科技檔案的種類、時間、數量、載體、機密等級等等,甚至一些科技檔案的內容和是否完整都要一一了解,特別是針對那些內容重要、利用價值高的檔案,更是要做到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二)組織機構的創新
在檔案的管理機構上,應該設置專門的科技檔案室,并且配備先進的設備以及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建立并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規章制度,將科技檔案的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緊抓落實。在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建設上,大力的引進檔案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對引進的人才進行再教育,加大專業知識的積累,開展培訓加強計算機的實際應用,不斷地提高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及業務能力,同時提高科技檔案管理者的待遇及地位以增加人員的凝聚力。從而使得科技檔案的管理向著技術創新型邁進。
(三)管理模式及方法上的創新
對于的科技檔案而言,檔案的安全及完整是其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因此必須加強管理和保存工作。在傳統的保管方式的基礎上,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管理模式的創新,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立資料數據庫等。除了對于科技檔案管理進行防治措施外,還要加強科技檔案的保密工作,對其施行嚴格的保密措施,防止因為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疏忽導致重要科技檔案出現泄密的情況,應對一些重要的檔案資料進行加密,紙質性質的檔案也應該存放到保險柜中,電子文檔應存儲在沒有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中加密保管,防止網絡黑客進行入侵。
(四)服務手段和方法上的創新
利用局域網,將科技檔案的查詢提供給各部門員工,在內部網絡上建立相關主頁,如科技檔案資料信息等主頁,主頁內容應該包括部門機構、檔案法規、檔案查詢、檔案目錄等,同時,內部人員通過檔案查詢服務功能可以根據所需檔案的名稱、目錄編號或部分內容查詢到所需的檔案的全部內容。科技檔案管理人員能贏切實做好內部網絡用戶的注冊、核實和監督工作,用戶身份核實后可以根據權限進入系統內部,查找科技檔案相關內容和目錄或查閱電子檔案。
三、小結
由此可見,科技檔案的管理創新,切實的管理好的科技檔案對于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維護科技檔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切實保護機密和利益,對開發的生產潛力,增加的經濟力量,加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有著非常明顯的提高,同時還能提高的現代化、科學化、創新化建設,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因此,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科技檔案管理模式的優化和創新,對于的持續、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黎平.構建集團檔案工作的網絡化管理平臺[J].中國檔案,2005(11).
[2]羅冠.透視檔案信息化[J].中國檔案,2003(12).
[3]姜永常.論知識服務與信息服務[J].情報學報,2001(5).
[4]胡曉霞.新形勢下加強科技檔案管理工作芻議[J].機電兵船檔案,2008年第3期.
[5]王軍.淺論中小檔案管理現代化[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08年第12期總第2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