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摘 要: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與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整體員工的基礎素養和工作能力高低。國內很多企業的新員工入職培訓重視程度有限,并且其模式比較簡單粗放,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品牌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本文全面考究其對于新入職員工的培訓現狀,挖掘問題所在,并窺一斑而見全豹,提出切實可行的完善對策,為我國企業有效地開展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提供可行借鑒。
關鍵詞:企業;新員工;培訓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開放程度的日臻提升,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愈加沉重,各企業為搶占有利的市場位置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企業紛紛將科技和人才置于重要位置,期冀借助科技和人才的制動力帶領企業發展向前。為此,企業就需強化人力資源建設,建立健全人力資源體系,將新員工的入職培訓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嚴肅對待,為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奠定基礎。
一、企業新員工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培訓方式的本土化過程形成的認知差異
由于企業的市場銷售及服務范圍擴張,其客戶群體的分布也日益呈現多區域、多文化覆蓋的局面。相應的聘請本地員工以及培訓方式的本土化過程成為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戶以及聘請的員工其對于服務文化的理解及接受程度存在著很多的差異性。這個過程里,由于認知的差異而導致的服務無理念差異及磨合成為各個地區的專賣店新員工培訓面臨的顯著困境。如何有效的處理這些摩擦,找到真正正確的培訓理念及模式成為未來企業值得探索的課題。
(二)培訓過程繁瑣造成的反應延遲風險
現代企業采取的是由總部控制各地區綜合管理的新員工培訓模式。冗長的培訓過程以及繁瑣的逐級上報機制導致了針對新員工培訓的具體工作指令出現反應延緩的趨勢。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區域,一旦遇到培訓理念的意見分歧,必須由總部派專家調研才能做出及時反應。培訓過程繁瑣造成的反應延遲風險限制了企業員工培訓的效率提升。
(三)培訓模式刻版化造成的創新危機
現在很多企業新員工培訓遵循的是企業總監的理念指導,而且明顯美國化的服務提供理念并不見得適合任何地區的客戶及員工。例如,其過分強調員工對客戶的殷勤招待,而完全忽略了部分客戶反感銷售人員過分熱情的情況。強制的理念服從氛圍內,員工沒有能力也不敢擁有自己的服務理念并付諸實踐。這種培訓模式刻版化無疑限制了企業員工服務能力的創新。
二、企業新員工培訓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對新員工培訓的認識程度不夠
國內企業普遍起步較晚,參與市場競爭的時間愛你有限,疲于應付日常的生產、銷售低端層次的工作,滿足于小范圍內的利潤獲取。即使有獲得更多利潤的心態,也缺乏必要的認識,對新員工培訓的認識程度不夠。大部分企業沒能認識到新員工培訓對于企業長久經營的意義,因而無開展系統新員工培訓的意識。
(二)缺乏在新員工培訓層次投入大量資源的魄力
國內的企業普遍視野比較短淺,并且資金支持微博,經營風險巨大。新員工的培訓過程里,資金的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是零回報的,很可能有部分員工參與培訓但最終未能為企業效力,這類投入在國內企業看來屬于不明智的投入。整體來看,國內企業缺乏在新員工培訓層次投入大量資源的魄力。
(三)沒有系統的新員工培訓理念支持
國內經濟起步晚,對應的管理理念及市場運作理論基礎薄弱。雖然近年來大部分國內企業形成了企業化的運作機制,但是其對于管理理念的認識程度較低,即便開展小范圍的新職工培訓也沒有系統的新員工培訓理念支持,從而只能零散、無序的開展部分培訓,切效果往往不理想。
三、吸取企業經驗并規避其不足的新員工培訓方向建議
(一)深刻挖掘本土文化中重視新員工的理念精髓
中國具有淵源流長的文化積淀,其中關于如何用人的理念及精髓也是頗為豐富。例如,在中國傳承了千年的“上善若水”思想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糾紛時堅持水般的變通,其實也是處理新員工與企業之間關系的有效指南。充分重視和挖掘本土文化中重視新員工的理念精髓,這樣企業的新員工培訓才能具備長效的理念及力量指導,形成系統的培訓基礎。
(二)借鑒西化的新員工培訓模式中適合本土特性的部分
以企業的新員工培訓其全球性的運作基礎以及其立足本地文化所作的嘗試是現代企業管理及運作的范本。國內企業需要借鑒西化的新員工培訓模式中適合本土特性的部分,要吸收西化培訓吸收理念的精髓,而不是模仿其操作細節,從而達到因地制宜發展本土員工培訓理念的目的。
四、結論
本文分析了現在企業在中國市場中培訓中的不足,以便國內企業借鑒其不足之處,取長補短以便讓本土化的培訓做的更好。最終,本文認為國企業經驗并規避其不足的新員工培訓方向建議應著眼于以下幾點:首先,深刻挖掘本土文化中重視新員工的理念精髓;其次,借鑒西化的新員工培訓模式中適合本土特性的部分;最后,整合中西方培訓理念形成真正以人為本的培訓認識。
參考文獻:
[1] 國泰君安市場分析報告——東行西漸之A[R].2012年版.
[2] 劉芳.A公司員工培訓管理體系的研究與設計[D].重慶大學,2010.
[3] 楊曉梅.發電企業員工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優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