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濟冬
韓國企劃財政部和外交部26日指控來自中國臺灣地區和敘利亞的7個外籍個人、法人和機構以武器交易等方式間接支援朝鮮,將其列入金融制裁對象名單。
據韓聯社26日報道,3名臺灣人、3個臺灣法人以及1家敘利亞機構此次成為韓政府的外籍金融制裁對象。根據韓國《外匯交易法》規定,韓公民或企業若要向制裁對象支付或發行收據,需獲央行行長批準,違者可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3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8萬元)以下(或違法金額3倍)的罰款。
報道稱,被制裁的對象大部分已因相關嫌疑在美國被判刑或被美國列入制裁對象。被制裁的臺灣商人蔡顯泰涉嫌將用于加工武器的精密設備銷售給朝鮮,今年3月被美國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蔡顯泰曾于2009年1月因支援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對象——朝鮮礦業開發貿易公司被美國政府指定為制裁對象。韓聯社稱,被制裁的另外兩名臺灣人被認為與蔡顯泰有關系,被制裁的臺灣法人中有2個也可能與上述個人有關聯。另外,被制裁的敘利亞機構據稱是敘國防部下屬機構,被認為與開發導彈和生化武器有關。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有關此事,“駐韓臺北代表處”經濟組長顏國瑞26日表示,“進行國際貿易時,必須恪守國際法規及一切法律規范,違者理應受法律制裁”。▲
環球時報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