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石瑜,孫偉達,王曉丹
(1.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9;2.石家莊市恒瑞勘測設計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19;3.石家莊市城市科學研究會,河北 石家莊 050011)
城市地下管線就像人體的“血管”和“神經”,李克強總理稱之為城市的“里子”,是城市良心,足見其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有效地管理好龐大、復雜的地下管網系統,保障各類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可靠運行,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保障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是當前我國各級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民生問題和發展問題。
石家莊作為河北省省會,城市建設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特別是在2008年~2010年期間實施的“三年大變樣”以及其后的“三年上水平”工作以來,城市面貌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建設大量地上建(構)筑物的同時,開展了很多地下設施施工項目,地下管線環境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由于地下管線的特殊性,看不見、摸不到,容易被忽視。因此,摸清其現狀,分析其隱患,保護市民安全,服務政府決策,便顯得尤其重要。
在石家莊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石家莊市委政策研究室的組織協調下,3年前,開展了石家莊市地下管線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并被石家莊市建設局列為軟科學研究項目予以資助。
課題主要通過對石家莊市的地下管線(供水、排水、燃氣、電力和供熱等8 大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然后深層次分析,最后提出對策及建議。
(1)基于現代城市管理理念,調研并學習國內外相關地下管線先進管理經驗及成果,以此構建石家莊市管線管理的理論基礎;
(2)梳理石家莊規劃建設區內地下管網現狀(對各種管理主體、法律依據、信息化建設以及存在隱患等進行調查);
(3)總結石家莊市地下管網系統及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隱患,同時采用新技術手段輔助課題報告編寫;
(4)最后針對石家莊市規劃建設區內的地下管網系統現狀,提出維護改造、保證安全和加快的建設措施及政策建議,為政府決策服務。
課題的關鍵是通過現狀調查,搜集資料,找出隱患,提出建議,服務決策,技術路線圖如圖1 所示:

圖1 課題技術路線圖
石家莊地下管線管理涉及的部門、權屬單位多達20 幾個,為完成好本次研究,部門協調是課題進展和成功的關鍵,因此在課題立項之初,便成立了以原副市長為顧問、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為組長、主要權屬單位參與的課題組,奠定了有力的組織機構保證。
根據國內外地下管線發展情況,結合石家莊地下管線管理現狀,完成課題需求性分析,再次細化、明確科研報告編制的目的、意義、作用和調查大綱。
根據調查大綱編寫實施提綱,規定了課題研究的邏輯思路、各章節的主題和基本篇幅。結合現有人員、技術和軟硬件設備條件,確定石家莊市規劃建設區內現狀調查的工作方案及流程,包括外調投入人數、設備、采訪預案、表格設計以及確定技術關鍵。
在便于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人員分工,分解計劃。結合專業特點與個人特長劃分為:領導協調組、實地調研組、資料搜集組、專業技術組和軟件編制組等若干個小組,分工協作。
采取課題負責人統籌安排,不同業務組工作同時開展,最后由2 人~3 人一起編寫報告的策略進行課題研究和報告編寫,保證編寫風格基本一致。最終形成的主要成果有:
(1)石家莊市規劃建設區內錯綜復雜的管網系統第一手詳細的現狀資料;
(2)針對地下管網現狀,提出了科學改進方案及有關政策建議,匯編成《石家莊市規劃建設區地下管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報告》。
最終成文的課題報告有72 頁,3 萬9 千字,共分為7 個部分:引言(4 頁)、城市地下管線情況綜述(24頁)、石家莊市地下管線現狀調查(20 頁)、地下管線新技術介紹與應用(9 頁)、石家莊市地下管線對策研究(9 頁)以及結語、附圖和參考文獻(共6 頁)。
引言部分主要介紹課題背景、技術路線和關鍵點、創新點、人員分工情況;結語部分對課題進行了總結展望;附圖部分主要涉及外出調查現場照片、工作場所、所用軟硬件設備以及研究區范圍概況圖;參考文獻部分列出了報告編寫所參考的文獻資料。其他幾個章節所占篇幅較多,具體內容如下:
主要內容有:地下管線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發展歷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狀況;國際上先進經驗、主要做法和特色做法;我國地下管線管理的先進經驗與做法;現代城市管理理念;地下管線管理理論。
重點介紹了國際上發達國家(美、德、日、英、法等國)的先進做法和基礎理論。例如,地下管線管理的綜合化、法制化、精細化、信息化、社會化和生態化及其在規劃編制、實施和監督管理環節的做法、特色做法(如美國“811 一呼通”體系、“安全挖掘月”活動等)、理論基礎(自然壟斷理論、產品分類理論與分類管理及新公共管理理論等)。
本部分內容可以使決策者對國際、國內管線管理的整體情況有所了解,為解決本地問題奠定理論和事實基礎,讓決策者樹立“地上一個世界,地下同樣一個世界”的理念,扭轉“重地上,輕地下”的政績觀。
主要內容有:調查范圍說明和現狀調查材料。后者包括:管理主體、管理對象、管理依據、管理措施、管線驗線情況、普查數據情況、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歸納與管線負面事件的現狀調查材料等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管線隱患分析材料。
本部分內容可以使決策者對石家莊管線管理的市情有充分了解,為后續的政策建議奠定事實基礎。
現狀調查部分是課題的主要切入點,只有摸清了現狀,才能作出后續針對性的對策研究,是課題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
課題組人員先后去石家莊市城鄉規劃局、石家莊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市城管委排水處、市城建檔案館、新奧燃氣、市供水公司、鑫匯隆、永吉通信、供熱辦、供電公司以及其他管線權屬管理單位進行現場和電話調查50 余人次。除了掌握老城區管線建設歷史遺留問題外,還特別針對發展熱點區域(正定新區、重點工業區以及重點鎮等),從管線普查技術角度進行詳細的實地踏勘,了解目前管線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到武漢、廣州等先進城市調研取經,行程超過2 000 km,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為報告的編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現狀調查數據中的一個亮點是結合石家莊市勘測院地下管線,定驗線情況,梳理統計出了石家莊2000年首次完成地下管線普查以來,即2001年~2012年期間定線與驗線總數量對比和分類數量對比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從政府大政方針、管理部門、權屬方、施工方以及測繪單位角度出發,總結了地下管線管理問題出現的根源。
通過負面事件調查,可增強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緊迫感,從而為共同做好地下管線管理、落實后續的對策奠定基礎。
為了更好地分析地下管線空間數據,課題組還研發了地下管線三維可視化軟件,輔助調查與數據分析。
總之,現狀調查部分投入了大氣力,進行了縝密、細致、全面的工作,夯實了對策研究的基礎。
主要介紹了解決管線問題所需要的相關新技術以及為本課題編制的三維管線信息系統。涉及的技術有三維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智慧管線建設,為后續政策建議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這部分內容是整個報告的落腳點,基于前面的理論探討、現狀調查和小結分析,為政府提供決策服務。主要的建議和對策有:完善法規體系,提高地下管線立法層級,改變多頭管理現狀,調整管線運營模式;實施管線綜合規劃;削弱規劃中的“長官意志”;管線普查建議;管線管理樣板區建設;提升市民市政建設參與度的措施;“共同溝”建設建議;城市排水專題建議;新技術應用以及課題延伸內容(解決城市地質災害問題的建議)等。部分建議摘選如下:
建立健全竣工更新機制,適時恢復管線建設竣工保證金制度,從經濟和行政手段督促地下管線竣工驗收順利開展。
嘗試道路工程或地下空間開發綁定的投融資模式,著眼于建設、運營、維護全流程的管線全生命周期(投資、規劃、建設、運行維護、應急防災等5 個管理階段)中的投融資模式,倡導社會力量融入地下管線管理。將正定新區作為地下管線管理樣板區,做好帶頭示范作用,推動“共同溝”建設,使用三維可視化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帶動全市地下管線管理上一個新臺階等。
緊密結合管線現狀調查,從宏觀到微觀提出了“一攬子”建議,從而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持。
如何做好地下管線管理工作是困擾城市管理者的難題,為了嘗試破解這一問題,課題研究歷時多年,進行了大量細致的現狀調查與研究。我們認為在本課題中:以正確理論為指導,靜下心來,踏實做好現狀調查是關鍵,夯實基礎,自然水到渠成。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我們的城市亮麗光鮮,但地下基礎設施仍是短板?!孀印浅鞘械娘L貌,而‘里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撐起‘面子’,這是百年大計?!?/p>
的確,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深入,地下管線作為城市“生命線”,對城市繁榮和民生幸福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門與相關權屬單位有責任亦應有能力管好“地下世界”。
[1]王秋印,江貽芳.我國城市地下管線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R].北京:2007.
[2]美國共同土地聯盟網站.http://www.call811.com.美國.
[3]薛梅,李鋒,何興富.重慶三維數字城市項目創新與實踐[J].城市勘測,2014(2):9~12.
[4]吳繪忠,周京濤.應用物聯網技術提高地下管線智能化管理水平[J].城市勘測,2011(S1):5~6.
[5]劉偉.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 陽光照不到的政績[N].中國建設報,2011-09-22.
[6]尚秋謹,張宇.城市地下管線運行管理的德日經驗[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