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鄭伊飛 鄭月賓 唐圣輝 桑福環
(1.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450000,鄭州;2.西安許繼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710075,西安∥第一作者,工程師)
地鐵列車電制動時產生的大量再生電能返回到直流接觸網時,會造成直流接觸網電壓升高,這對電站設備和列車的運行都非常不利。為穩定直流接觸網電壓,目前所采用的方案主要有電阻消耗、電容儲能、飛輪儲能、逆變回饋等[1]。其中,逆變回饋裝置可將再生制動能量回饋到電網,節能效果好,且系統簡單、投資小,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2-3]。
地鐵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多采用PWM(脈沖寬度調制)變流器,其直流側為直流支撐電容,用以穩定直流母線電壓;交流側多采用LCL(電感電容電感多階)濾波器,用以抑制高頻諧波電流。其主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能量回饋裝置的交流側一般通過交流接觸器與電網連接,由于電網給交流濾波電容充電,以及通過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反并聯二極管給直流支撐電容充電,若接觸器直接合閘,在合閘瞬間則會產生很大的沖擊電流,甚至會引起交流過壓、過流保護,不僅對電網造成了沖擊,而且降低了裝置的可靠性,影響裝置的使用壽命。

圖1 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主電路結構圖
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并網一般采用電阻輔助軟啟方式,即:通過串聯軟啟電阻限制沖擊電流,待接觸器合閘后再將軟啟電阻切除。這種并網方式簡單,然而軟啟電阻較難選擇。若軟啟電阻阻值較小,則流過電阻的電流很大,不僅要選取功率很大的電阻,而且損耗還較大;若軟啟電阻阻值較大,則軟啟電阻上分壓較大,在接觸器合閘時仍會給電容充電,沖擊電流仍然較大。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軟并網方法:在合閘前通過控制三相逆變橋的輸出,使得交流濾波電容以斜坡遞增的形式逐步建立起與電網同幅、同頻、同相的交流電壓,以抑制接觸器合閘瞬間的電流沖擊。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軟件對該并網方法進行了仿真驗證,并在一臺1.2 MW 地鐵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上進行了軟并網試驗,仿真和試驗結果均證明了該并網方法的有效性。
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主要由IGBT 逆變器、LCL 濾波器和控制單元構成,其控制結構如圖2所示(圖中PLL 為鎖相環)。控制單元采用基于空間矢量調制(SVPWM)的雙閉環結構[4],外環控制直流接觸網電壓:給定電壓值(Udc_ref)與實際直流接觸網電壓(Udc_fdb)的差值作為PI(比例積分)調節器的輸入,PI 調節器輸出作為內環對應有功功率的d 軸電流的給定,通過調節逆變器將有功功率傳送到電網并穩定直流接觸網電壓。內環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電流:在與電網電壓矢量同步旋轉的d-q 坐標系下,利用內環PI 調節器分別控制輸出電流的d、q 軸分量,實現有功和無功的解耦控制。最后再經過iPark變換后利用 SVPWM 算法生成 PWM 脈沖,控制IGBT 的開通和關斷。

圖2 回饋裝置控制結構框圖
由于交流濾波電容和直流支撐電容的存在,若能量回饋裝置直接并網,電容上會產生很大的沖擊電流,這對裝置自身及電網都不利。因而,并網前先對交流濾波電容上的電壓進行控制,使其逐步建立起一個與電網同幅、同頻、同相的交流電壓后再進行并網操作,以抑制并網沖擊電流。并網完成后再從軟并網控制切換到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如圖3所示。為實現軟并網控制,首先要進行直流預充電,為能量回饋裝置直流側建立起合適的直流電壓;然后通過檢測交流電網電壓,準確鎖定電網電壓的頻率和相位;最后調節三相逆變橋的調制度,采用基于SVPWM 的開環控制方式控制逆變橋的輸出,使得交流濾波電容上以斜坡遞增的形式建立起與電網同幅、同頻、同相的電壓。

圖3 軟并網控制策略切換框圖
為使并網前三相逆變橋輸出PWM 波,需要先使直流側建立起合適的電壓。本文采用交流電網通過整流橋為直流側充電的方式建立直流電壓。直流預充電電路如圖4所示。所建立的直流電壓的理論值為Udc= 1.414Ue(Ue為交流電網線電壓)。

圖4 直流預充電電路圖
基于瞬時無功理論的軟件鎖相環[5]可以快速有效地檢測電網電壓相位和頻率。其原理是:首先將三相輸入電壓 Uab、Ubc、Uca經 Clarke 變換后轉換到兩相靜止坐標系,再經過Park 變換后從靜止坐標系轉換到與電壓同步的旋轉d-q 坐標系,得到交流電壓的直流分量Ud、Uq。電壓矢量圖如圖5所示。其中U 表示實際電網電壓矢量,Us表示鎖相環輸出的電壓矢量。

圖5 鎖相環電壓矢量圖
當鎖相環處于精確鎖定時,Us與U 重合,此時Uq=0。用0 與 Uq相減后的值送入 PI 調節器得到角頻率的誤差信號ωcon,再將ωcon與實際角頻率ω0相加得到實際角頻率,再經過積分環節即可得到實際線電壓相位θ。整個控制過程構成負反饋的閉環系統,通過調節PI 調節器來達到鎖相的目的。線電壓的相位減去π/6 即可得到相電壓相位。圖6為鎖相環原理圖。

圖6 鎖相環原理圖
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直流側預充電完成后,需要控制三相逆變橋的輸出,使得交流濾波電容上建立起與電網電壓同幅、同頻、同相的電壓。本文采用基于SVPWM 的控制策略,其原理如圖7所示。由SVPWM 的原理[6]可知,當對應有功功率的 d 軸給定時,逆變橋輸出的PWM 波經電容濾波后基本與電網電壓相匹配,若此時接觸器合閘,沖擊電流較小。

式中:
U*d——d 軸給定指令;
Uac——電網線電壓有效值;
Udc——直流側電壓。

圖7 軟并網控制框圖
為了避免逆變橋輸出對濾波電容充電時的電流沖擊,按式(1)計算出d 軸給定后,將實際指令按一定的步長由0 斜坡遞增至,這樣逆變橋輸出對電容無沖擊,電容電壓的建立過程平穩、無超調。
本文使用MATLAB/Simulink 軟件搭建了應用于DC 1 500 V 直流牽引供電系統的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的軟并網仿真模型,其主要由主回路和控制系統兩部分組成。主回路包括三相PWM 逆變器、LCL 濾波器、交流接觸器和1 000 V/1 180 V 的隔離變壓器,如圖8所示。隔離變壓器高壓側接至地鐵牽引變電所的1 180 V 側。控制系統主要包括軟件鎖相環、iPark 變換和 SVPWM 模塊,如圖 9所示。

圖8 主回路模型
圖10 為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直接并網的電流波形,可以看出并網時沖擊電流很大,瞬時值達到1 200 A。圖11 為軟并網波形。由圖11a)可知,在并網前,交流濾波電容電壓幅值由0 逐漸遞增,最終與電網電壓幅值相等,交流濾波電容電壓的頻率和相位基本與電網電壓的一致。由圖11b)可知,當交流濾波電容上建立起與電網同幅、同頻、同相的電壓后,在0.6 s 處進行并網,并網瞬間電網電壓過渡平穩。由圖11c)可知,在并網過程中沖擊電流很小,瞬時值最大為80 A。

圖9 控制系統模型

圖10 直接并網波形

圖11 軟并網仿真波形
為驗證本文軟并網方法的有效性,在一臺1.2 MW 地鐵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上進行軟并網試驗。圖12 a)是并網過程試驗波形。圖12 b)是并網瞬間局部放大波形。可以看出,并網前交流濾波電容電壓以斜坡遞增,當其幅值、頻率和相位與電網電壓接近時,開始執行并網操作。并網過程中,電網電壓過渡平穩,電網電流沖擊較小,瞬時值最大為152 A,滿足并網要求。

圖12 軟并網試驗波形
針對地鐵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在并網時沖擊電流過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軟并網方法:在并網前通過控制三相逆變橋的輸出,使交流濾波電容上以斜坡遞增的形式逐步建立起與電網同幅、同頻、同相的電壓,以抑制并網時較大的電流沖擊。仿真和試驗均驗證了該并網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該方案能夠實現再生制動能量回饋裝置的平滑并網,并且提高了裝置的可靠性。
[1]馮劍冰.再生制動能量利用方式的探討[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7(5):46.
[2]陳勇,劉承志,鄭寧,等.基于逆變回饋的地鐵再生制動能量吸收的研究[J].電氣化鐵道,2011(3):36.
[3]張秋瑞,畢大強,葛寶明.地鐵再生制動能量逆變回饋電網裝置的研究[J].電力電子技術,2012,46(9):60.
[4]夏景輝,鄭寧,左廣杰.地鐵車輛逆變型再生制動能量回饋方案與裝置的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5):53.
[5]Chung Se-kyo.A phase tracking system for three phase utility interface i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0,15(3):431.
[6]張興,張崇巍.PWM 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