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網球被譽為紳士運動。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運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而網球運動憑借其獨特的魅力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因此許多業余網球訓練也辦的如火如荼。在網球運動之中,運動員的成績最終有很大一部分由運動員新陳代謝的水平決定,而高原訓練法可以很好的鍛煉運動員新陳代謝的水平。在此,該研究者就高原訓練法在業余網球訓練之中的特點和價值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高原訓練法 業余網球訓練 特點 價值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b)-0204-01
網球運動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我國,而其一進入我國就受到了廣大青少年的熱烈歡迎。網球運動本來是貴族運動,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平民大眾也能夠進行網球運動,并且網球運動所特有的高貴、高雅仍然遺留在網球運動之中,這也是網球獨特的魅力所在。
1 網球運動的特征
網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運動。技術、戰術、身體素質還有心理素質等等各方面都能夠在網球運動中得到考驗,還有身體力量、神經反應、身體靈活性、靈敏度以及持久力等。此外網球運動對于運動員的技能要求比較高,因此運動員必須就有高超的判斷能力,能夠及時的根據球場上的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判斷。最后運動員還必須具有冷靜的頭腦,能夠做到臨危不亂。否則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不冷靜的話就很容易自亂陣腳。
2 高原訓練法在業余網球訓練之中的實際應用
高原訓練法是一項綜合的訓練方法,其既包括運動控制訓練同時又包括運動訓練的基本方法。所以說高原訓練法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綜合訓練方法。影響其訓練效果的因素也比較多,該研究者在此主要談一談海拔和訓練過程。
2.1 高原訓練法的海拔因素
海拔是影響高原訓練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高原訓練法的實施需要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進行。另外,不同的運動對于心肺系統、新陳代謝系統等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海拔的高度選擇上也存在不同。一般來說如果持續運動并且是有氧代謝運動超過半個小時的話那么就應該選擇海拔2 500 m左右的地方進行訓練。而如果運動持續時間在十分鐘以內并且主要運動方式是有氧和缺氧接替進行的運動,那么海拔一般選擇在2 200 m左右。因此不同的項目采用高原訓練法所選擇的海拔高度是不一樣的。在進行訓練之前我們需要進行科學的考察和計算才能確定選擇在什么高度的海拔進行訓練。
2.2 高原訓練法的訓練過程
高原訓練法其實可以說是對運動員進行的一次突擊訓練。無論高原訓練的過程時間跨度多大實際上都需要再返回到正常海拔,因此說其實質就是一個專門組織的訓練也不為過。總的來說高原訓練法的訓練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驟是適應步驟,因為高原訓練法一般來說都會選擇一個比平常生活較高的海拔進行訓練,因此在訓練開始之前運動員必然會有一個適應接受的過程。這個適應過程的時間和平時生活海拔以及訓練的海拔有關,一般來說兩者之間的相對海拔越高,運動員適應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長;相對海拔越低,需要的訓練時間也就越短。但是總體來說一般三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夠進行正常訓練了。第二步就是進行高原訓練,這個實踐一般持續3周左右,有的時間比較長,甚至能夠達到一個半月。訓練過程包括基礎訓練、專項訓練和拓展訓練等。第三步就是過渡,這個時間比較短,一般來說就是高原訓練結束前三天左右。高原訓練法第一步的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在生理上盡快適應高原的環境,讓身體的內環境和外環境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第二步是讓內環境與外環境真正的達到平衡的狀態,這個階段安排的運動量一般來說會比較大,運動強度相對來說也會有所提高,不過強度是循序漸進地提高,最終達到和平常訓練水平差不多的地步。第三步是讓身體慢慢恢復,較少運動量,為恢復到正常海拔進行比賽做準備。
3 高原訓練法對網球運動的積極促進作用
網球運動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交替進行的一項運動,身體的主要功能系統是磷酸原,糖酵解是磷酸原的輔助,有氧運動是身體能量來源的基礎。網球運動中運動員必須具備有比較強的耐力、靈敏度還有靈活性,其爆發性還有反應能力也要盡可能的快速和猛烈。有氧運動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這樣一來無氧代謝運動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促進,因此人的反應速度、身體靈敏度等都會有比較大的提高。此外網球比賽的頻率比較高,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都比較大,海拔低地區的訓練固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但是網球比賽有的時候是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進行的,想要真正促進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就需要在與比賽場地相似的海拔高度進行訓練。
4 結語
總之,高原訓練法能夠促進網球訓練質量的提高,促進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可以考慮采用高原訓練法以提高訓練效果,促進個人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天熙,段寶林.高原訓練對運動能力影響的機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5):56-58.
[2] 許繼安.網球運動供能特征與運動性疲勞的恢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6(48):175-177.
[3] 崔苗.高原訓練法在網球訓練中的初步探究[J].品牌:下半月,2014(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