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慧

摘 要:作為N型半導體材料,三氧化鉬是最受矚目的過渡金屬氧化鉬之一,并在電子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文通過離子交換和超聲波輔助制備出熱力學亞穩態h-MoO3納米棒,并通過對產物煅燒,使其轉變為熱力學穩態微米帶。同時對樣品進行XRD和SEM分析,發現在500℃下對樣品煅燒2h,樣品的晶體結構發生變化,由熱力學亞穩態的h-MoO3轉變為熱力學穩態的α-MoO3,同時產物形貌隨之改變,六棱柱分割為層狀結構用于裝配,最終形成表面光滑的微米帶。在煅燒過程中,溫度對物相的轉變及產物的結構的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關鍵詞:三氧化鉬 六方相 超聲 煅燒
中圖分類號:TF1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b)-0104-01
一維納米金屬氧化物,如納米帶、納米線、納米棒及納米管等的制備,及其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1]。作為N型半導體材料,三氧化鉬是最受矚目的過渡金屬氧化鉬之一[2],并廣泛應用于電池電極材料[3]、催化劑、平板顯示器、阻煙劑、傳感器、光致發光顯色材料。三氧化鉬的晶體結構已知的有三種,其中正交相(Orthorhombic)為熱力學穩定相,單斜相(Monoclinic)和六方相(Hexagonal)為熱力學介穩相。其中,正交相研究較多,制備方法種類繁多,而熱力學介穩態的六方相三氧化鉬則較難制備。
在該文中,該研究者采用了一種簡單的方法,輔以超聲波在室溫下合成了高純度、高結晶度的六方相三氧化鉬。此外,通過煅燒使其轉化為正交相三氧化鉬微米帶,討論了六方相向正交相轉化的這一過程。
1 實驗部分
1.1 試劑與儀器
試劑:仲鉬酸銨(NH4)6Mo7O24·4H2O,金堆城鉬業公司;鹽酸,HCl,分析純,榮陽長城化工廠;無水乙醇C2H5OH,分析純,西安化學試劑廠;732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上海化學試劑廠。
儀器:磁力加熱攪拌器,79-1 型,中大儀器廠;超聲波清洗器,KH-500DE,昆山禾創超聲波有限公司;加熱鼓風干燥箱,101-1,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離心分離機,TD5A-WS,長沙維爾康湘鷹離心機有限公司;離子交換柱,西安玻璃儀器廠。
1.2 制備過程
稱取一定量的仲鉬酸銨倒入燒杯中,再加入適量的去離子水,用玻璃棒充分攪拌,配制一定濃度的仲鉬酸銨溶液,然后將仲鉬酸銨溶液倒入離子交換柱中,通過離子交換得到藍色鉬酸溶膠,將裝有鉬酸溶膠的燒杯放入超聲波清洗器中,隨后進行超聲處理,隨著超聲時間的推移,燒杯中逐漸有藍色沉淀生成。將沉淀分別用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反復洗滌3次,并用離心機收集沉淀,把沉淀在60℃恒溫干燥12h,得到藍色粉末。
2 結果與討論
2.1 物相分析
圖1是鉬酸溶膠經過超聲波處理后,在60℃干燥以及煅燒溫度為300℃、400℃和500℃ 反應得到產物的XRD衍射圖。在60℃干燥未煅燒的產物,其XRD圖中的主要衍射峰對應于六方晶系的MoO3(JSPDS卡號:21-0569),無其他雜峰出現,表明產物為純相的h-MoO3;當煅燒溫度300℃時,樣品的XRD圖中h-MoO3衍射峰增強;當繼續提高煅燒溫度到400℃時,h-MoO3的衍射峰消失,α-MoO3特征峰出現,此時h-MoO3已轉變為α- MoO3;隨著煅燒溫度的繼續升高,衍射峰強度進一步增強,各衍射峰的相對強度略有變化。這表明煅燒過程中,溫度的升高影響了晶型的變化,同時結晶程度也隨之增強。
2.2 形貌表征
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了未煅燒、300℃、400℃以及500℃煅燒2h的樣品,產物的形貌的為六棱柱狀,屬于六方相三氧化鉬,這與之前XRD分析結果一致;當產物300℃煅燒后,形貌仍為六棱柱;當煅燒溫度提高到400℃后,原本六棱柱光滑的表面變得粗糙并出現許多溝壑,而原本規則的納米棒分裂成許多層狀碎片,并將用于微米帶的裝配。煅燒溫度提高到500℃時,六方相三氧化鉬已完全轉化為正交相三氧化鉬。而六棱柱也轉化為表面光滑頂部呈弧形的微米帶,而此時仍有部分層狀結構組成的未完成的微米帶,這表明微米帶是由這種層狀結構裝配而成。
根據不同煅燒溫度下產物的形貌和XRD衍射圖,可以分析出煅燒過程中晶體的形成及生長過程。首先,亞穩態h-MoO3轉化成穩態的α-MoO3,原本的六棱柱分裂成若干碎片;隨后這些碎片在高溫下,組裝形成更大尺寸的層狀結構;然后這些層狀結構再一次組裝結合形成規則的微米帶;最后這些微米帶開始生長逐漸形成結構完整的產物。這一過程中,煅燒溫度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較低的溫度無法給這一轉變過程提供足夠的能量,整個晶粒的組裝和生長過程就無法完成。
3 結語
在室溫下,采用簡單的超聲波作用,能夠制備出六方相h-MoO3納米棒。此外,在500℃下對樣品煅燒2h,樣品的晶體結構發生變化,由熱力學亞穩態的h-MoO3轉變為熱力學穩態的α-MoO3,同時產物形貌隨之改變,六棱柱分割為層狀結構用于裝配,最終形成表面光滑的微米帶。在煅燒過程中,溫度對物相的轉變及產物的結構的變化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傅小明.納米三氧化鉬制備技術的研究現狀[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2010,38(4):65-58.
[2] 王戈,王碧俠,屈學化.不同形貌納米氧化鉬制備研究進展[J].稀有金屬,2012,36(6):995-1001.
[3] 祁琰媛,陳文,麥立強,等.過氧鉬酸溶膠制備的MoO3納米帶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J].稀有金屬,2007,31(1):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