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得移動者得天下
2014年6月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83.4%,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pc網民規模。移動已經成為了第一屏。國內銅板街類似平臺的崛起就是靠移動端的快速鋪量。更多的P2P網貸公司都支持了在微信中直接下單的功能。可見,2015年手機端的博弈將變成網貸行業的首要戰場。
征信體系大數據化
目前P2P網貸平臺一向苦于中國征信體系不完善,無法有效應對信用風險的現狀,不少平臺選用線上和線下雙向組合拳來積累基礎數據,樹立穿插征信,從而更正規。2015年P2P網貸平臺必然會推動基于云的大數據金融發展,樹立自己的數據化風控模型,乃至部分P2P平臺將向專業征信組織轉型。
業務細分垂直化,差異化
2015年,P2P的差異化、垂直化、專業化趨勢更盛,甚至細分到醫療、環保、轎車、旅游等行業融資。P2P業務垂直化專業化的根本原因是,各家P2P網貸平臺的資金端來源是一樣的,都是來自于普通的用戶,但是資產端的來源則千變萬化;不同資產包所對應的行業知識和行業資源都不一樣。
與第三方支付結合是出路
要從根本上規避跑路,就是要采用P2P+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即借款人和貸款人分別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設立賬戶,借款人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把錢劃轉至貸款人的賬戶,這樣P2P平臺只發揮了中介作用,而并不具備匯集和調撥資金的功能。和第三方支付結合將是目前P2P發展的大勢所趨。
與保理公司合作的
P2B新模式
P2P網貸公司和保理公司合作2015年井噴,即所謂的P2B新模式;但這個P不是個人,嚴格來說是投資者,即F2B。未來和保理公司合作的P2P平臺會越來越多,引入保理公司無論是對加強風控還是交易規模的增加都將是非常有效的。
風險控制成核心競爭力
2015年監管細則的出臺,使得各大網貸平臺已經回避不了風控。在大數據和支付信用為根底的金融化趨勢面前,互聯網前端快捷的用戶體驗和后端數據支持的風控能力,將變成2015年P2P網貸平臺不可分割同等重要的兩端。
傳統金融機構或將與P2P融合
2015年,傳統的金融機構已經不再質疑互聯網金融,而相反開始大力投身這個領域。2015年的趨勢就是,傳統金融機構會與P2P融合。這就應了那句話,未來沒有互聯網公司和傳統公司的分別,每家公司都必須互聯網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