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億
如果要評選學校最忙碌的教師群體,班主任是當之無愧的首選。一個班的學生擁有不同的個性,帶有明顯不同的家庭教育的烙印。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行為問題也是千差萬別,這就決定了班主任的教育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所有的教育總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實施。如何讓班主任工作走向高效的境地。我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從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應有的角色定位開始探討。
一、學做一個優秀的教育推銷員
一個優秀的推銷員,不可能一站到你的面前,就向你兜售他的商品。他或者用富有親和力的語言來感染你,或者用亮麗的外形來吸引你,讓你覺得這么美好的一個形象站在你的面前,他要出售的商品一定也是很好的。
新接一個班級,一定要快速建立起集體的歸屬感,讓他們感覺這個班級是最棒的,這個老師是最好的。那就要考驗班主任的推銷技術。上一屆初一報到頭一天,學生以及家長一進入初一(1)班的教室,就被震撼了。教室四周的墻面被各種獎狀所覆蓋,有集體的,有學生的,也有我本人的。然后我告訴學生以及家長,這是老師以前所帶的班級以及我個人所創造的榮譽,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創造更多的榮譽。這里的潛臺詞是“何老師所帶的班級都是優秀的班級”,“何老師所教的學生都是優秀的學生”。這樣,通過孩子之口轉述給家長,口口相傳之間,班級以及班主任的第一好印象就此建立,并且很多家長會迅速地站到班主任的陣營教育孩子,“你要認真一點呀,你要聽話一點,多好的班級,多好的老師。”
經過這些短暫的接觸之后,我的學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與小學里的現在在其他班級或者學校就讀的好哥們、好姐妹隔斷聯系。這將有利于我快速地把班級意識植入每個孩子心間。讓每一個孩子因在這個班級的存在感而帶來心靈上的高貴。在我看來,一個游離到班級之外的學生,一定是在班級中缺乏幸福感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將是班級行為問題的生發點。所以,一開始就讓他黏上自己的班級,即使與其他班級有來往,也讓他更多地替你做班級宣傳。
二、學做一個優秀的消防員
1.留一分鐘給沖動的大腦以靜思的空間
一個好的消防員在沖入火場之前一定是做好充分的準備的。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同樣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沖動戰勝了理智,那么最后只會是引火上身。
我們的張同學是一個比較沖動的孩子。一次因為帶香煙被我察覺,他承認了錯誤,認識到了吸煙的危害,可沒想到沒過幾個小時,領導就拖著他到我的辦公室,同樣還是與香煙有關。領導怒斥他的違紀行為,他也惡狠狠地盯著校長,拳頭攥得緊緊的,我一看,要照著這架勢,我們的張同學一定是滴水不進,甚至還會引發更大的沖突。我了解這個孩子,他雖沖動,但講義氣,答應我與香煙絕緣,按理幾個小時后不應該再重蹈覆轍呀。看這他的怒不可遏的樣子其中一定有未解的緣由。送走領導后,我就可以試圖讓他傾訴(這里要注意,我們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很擅長訴說自己的觀點,卻往往剝奪學生傾述的權利,也會時常打斷他們的陳述,久而久之,反正怎么說都是錯,學生干脆不講了。他要是不講了,你講得再多也是白講),所以,我讓他跟我去外面走走,在操場上,他說出了原委。原來,中午時,他經過宿舍拐角處,見到兩個初三的學生在拿香煙相互炫耀,正義感膨脹的他上去勸阻,結果兩個初三的學生不理他,于是他一個箭步上前,干脆搶了香煙就跑,結果在中央大道正好被領導逮住,因他“惡名”在外,所以就與領導發生了沖突,最終緘口不言了。事后,我去初三年級了解情況,證實了他陳述的真實性。就這樣一件事情,如果我當時沖動起來,再聯想起上午他的信誓旦旦,然后劈頭蓋臉地罵上一通,那就糟糕了,他定會站到我的對立面去,以后要教育他可就難了。
2.寂寞的山谷里也有春天
一個班級里總有幾個可以稱得上是“特別”的孩子,有的是行為特別,有的是想法特別。對他們的教育不能一味地用同一個標準去測量評價他們。因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對他們的教育也要量身定制。
學生陳某,小升初的語、數、外成績分別是26分、14分、12分,初二期末考試語、數、外、物理成績是36分、8分、6分、10分,是的,這個孩子的智力是有問題的。但她卻來到了我的身邊,要與智力相對較好的同學在學業上比拼,結果可想而知。開學不到一個月,她成了班級同學嘲笑的對象,一方面是因為成績,另一方面是因為她的自卑膽小的形象,她成了班級的“多余人”。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了她,就多了任課教師在耳邊的嘮叨;可以沒有她,忽視她,但又怎能實現“讓我的存在成為別人幸福的理由”的班級箴言呢?她這塊班級的短板決定著整個班級幸福指數的高度。我在尋找機會點撥班級同學,這個時候,我們的班長也很敏感地覺察到了班級同學對陳同學異樣的眼光和話語。在秋游的小組安排上,她主動要求把遭其他組排斥的陳同學納入他們一組。
秋游結束后,班長等同學向我匯報了陳同學N多的優點,比如,她會主動把自己的零食分給大家,即使自己不吃也無所謂;她會提醒過水橋的同學要注意安全;她會替同學整理并看管物品。總之,一次秋游讓同組的女生發現了陳同學的無數優點,我覺得這是陳同學的形象在我班重新塑造的良機,于是,秋游后的第一次班會,我讓同學們來說說陳同學的優點。在大家發自肺腑的掌聲中陳同學依然低著頭,不過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3.于無聲處聽驚雷
一個優秀的消防員一定知道哪些地方容易死灰復燃。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也應該對學生的行為問題有充分的預估,要接受并習慣學生的行為問題必然反復的特點。
一次在中央大道上我和校長談及初一某個班級的管理問題,其中一個經常敲詐勒索的學生又被政教處逮個正著。正好,他班主任迎面向我們走來。校長與他寒暄了幾句,“班級最近怎么樣?”“蠻好的,最近比較正常,我都有點不習慣了。”我和校長相視無奈地一笑。
哲學上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當我們為了班級的諸多小事忙碌的時候,班級往往不會出大事;當我們感覺班級平安無事的時候,往往是暗流涌動,大的風浪正在醞釀。細心的班主任能夠從一些細微的現象上感知到學生的心理變化。
我班的歐同學有頑固的網癮,他信誓旦旦說要戒掉。周一,語文早讀,居然哈氣連天,眼睛里布滿血絲,他要是告訴你我是因為昨天做題目做晚了,你會信嗎?我不信。帶到辦公室問話:“歐同學,這段時間爸爸出差了?“是的。”你爸爸挺辛苦的,一個人在外拼搏,你要爭口氣呀”“嗯,是的。”“你昨天抽煙了吧?”“沒有,老師!”他回答得很堅決,他是那種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那種。“老師相信你是不會抽煙的。”(對他微笑一下)“那你身上這么重的煙味是哪來的?”“你眼睛里的血絲,你口中的哈欠是怎么回事?”“我,我,老師我去網吧了。”“你就是這么替你爸爸爭氣的對吧?”他無語了,低下了頭。
三、學做一位優秀的辯手
一位優秀的辯手,在辯論中,要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闡述,不能留給對方以攻擊的空間。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在與學生或者家長溝通時也要注意言語的選擇。哪怕一個錯誤的語氣出現在錯誤的語境中都可能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一位初一的班主任隔三差五地邀請學生家長來校配合教育不聽話的兒子。久而久之,家長膩了,厭了。索性看到這位班主任的電話就不接,你也拿他沒轍了。因為在家長看來,他兒子的問題也就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屬于青春期無知少年的那些錯誤。那天中午,他的寶貝兒子被兩個社會青年帶走了,沒有回校參加午間自習,可把班主任給急壞了。班主任電話聯系家長,他不接,班主任更是怒火中燒。我就把自己的電話借給他試試。在借給他的時候,我問他,如果通了,你準備怎么跟家長說?他說,我就如實說,他兒子中午離校吃飯沒有回來,讓他自己去找。我說這樣不妥,你要是這么說,家長一定把責任都推給學校。于是,我教他“某某家長,你們的某某某今天中午離校吃飯后沒有回學校呀,聽同學說最近他和幾個社會上的青年來往密切,你知道的,你們某某某本性是不錯的,但是難保不會被社會上的不良青年誘惑,做出一些傻事,我挺擔心的,你看你現在要不要來校了解一下更多的情況”。班主任照這么說了,家長10分鐘左右就到了,心急火燎地向班主任以及同學了解具體的情況。班主任最后陪著家長在一處黑網吧把這個違紀的學生揪了出來,據說,那次這個把兒子當老子養的父親在班主任面前狠狠地批評了兒子,以后,這小子也就在學校里用餐了。
同樣一層意思,說好了,家長聽了笑;說錯了,家長聽了跳。班主任的教育語言需要不斷提升。
四、學做一位優秀的騎手
一位優秀的騎手在騎上他的駿馬跋涉千里之前,一定會溫柔地在駿馬的前額上撫摸幾下,然后喂它上等的草料,這種親昵的動作也同樣符合我們教育的規律。
如果你駕馭的是一匹具有千里馬潛質的良駒,就一定要提醒他,必須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到達理想的目的地。事實上很多優秀的孩子最終泯然眾人,其原因歸結于他們待人接物的方式。一個以為自己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的學生,等待他的必然是后退。我的五個值日班長中有一個男生,在不相識的人看來是屬于沉穩型的那種,但我與他接觸后發現,他總是不自覺地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并且很難做到老師面前,老師背后一個樣,盡管多次提醒他,指導他要注意待人處事的方式,但他依然固我。這樣的孩子走入社會一定會受挫。與其將來等著命運捉弄,不如現在就讓我來“琢磨”這塊玉,調教這匹馬。其中考試之后,成績不錯的他很是得意,尾巴不自覺地翹了起來,同學很有意見。于是,我準備借班委述職評議的機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結果如我所料,在班級中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他得到了36張不信任投票,超過了班級人數的三分之二,面臨撤職的危險。他事后來到了我的辦公室,看著一貫高傲的他居然留下了淚,一個1.76米男孩的淚,他一直重復著那句話:“我不理解,我就是不理解,我哪里做錯了?”我把同學寫的意見和建議給他看,他默默無語。我擅作主張給了他一個月的“重新試用期”,讓他遵照意見改善自己的表現。在后來的觀察中,我看到了他主動替同學講解難題,主動搬水,做操離開教室總是殿后,不忘關燈等,似乎讓同學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他在一個月后的改選中,他如愿恢復原職。我曾經問他,這次波瀾中他學會了什么,他說:“只有放低自己的位置,才能看到別人的表情。”這是《時文選粹》中的一句批注,看來他是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有人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確實是這樣。班主任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從心出發,去“搖動”,去“推動”,去“喚醒”。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通過不斷探尋,開出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