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璐
“你哪一年大學畢業?”
“我明年大學畢業。你呢?”
“我后年。你今年多大了?”
……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索得拉丁高中一間教室里,中文教師安奈特正在漢語課上領讀會話。在課堂上,安奈特用漢語領讀,必要時用瑞典語向學生們講解對話。學生們將課本中的漢語對話翻譯成瑞典語,還要準備下節課的聽寫內容。
近些年來,漢語開始受到瑞典高中生的青睞。在瑞典,大部分高中生都會選擇學習各種外語。作為母語的瑞典語以及作為第二語種的英語是必修課,除此以外,還可以選擇一門外語課程。瑞典國家教育總署高中部門主管耶娃·羅賽對本報記者說:“學校有選擇教授外語的權利。在瑞典,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一直是學生的首選。但過去五年來,漢語開始在瑞典學校普及開來。學校開設漢語課程的主要原因是與中國經貿文化交流的逐漸增多,很多學生也十分喜愛漢語。”
安奈特年輕時就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并曾在南京生活多年,普通話十分流利。她告訴本報記者: “我覺得學習漢語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去教漢語就是另外一種情況。這門語言對孩子們來說,學起來不容易,尤其是寫字認字。畢竟它和我們的母語太不一樣了。”
雖然學習漢語不容易,但是學生們的熱情依然很高。一名叫漢娜的學生對本報記者說: “我覺得在電腦上用拼音打出漢字很有趣,不僅能幫助我學習拼音,同時也能幫助我理解漢字的構造。”雖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漢娜對于學習漢語很有想法: “中國這個國家越來越重要,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我覺得學習漢語會對自己未來很有幫助,我現在已經學了三年了,希望以后有機會去中國看看。”
2011年,時任瑞典教育大臣的揚·比約克隆德曾對當地媒體稱,開設漢語課,對于提高瑞典年輕一代的民族競爭力至關重要,學生的語言學習應從歐洲轉向亞洲。
耶娃·羅賽稱,為了更快更好地適應漢語教學,瑞典國家教育總署不斷更新和調整教學大綱,讓教育制度更好地配合漢語教學。在2014年秋季新的教學大綱中,明確了漢語和其他語言一樣享有同等地位,并分為七個等級的學習,每一個級別對于聽、說、讀、寫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目的。這七個級別旨在讓漢語學習更加專業和細化。此外,新的教學大綱還強調了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比如,采用插圖畫、拼音錄音、電子詞典以及電影、音樂、視頻等。
“學習漢語已成為趨勢,會有更多的學生來學習。我希望能教更多的學生,這也有助于更好地開展漢語教學。”安奈特說。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