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招娣
【關鍵詞】 幼兒教育;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2—0021—01
一、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正確。很多家長認為,應該及早為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讓孩子提前掌握小學的知識。大多數家長把幼兒教育等同于幼兒識字、背誦、學外語等單純性的文化知識學習,盲目地攀比文化課程的成績,忽視對幼兒品德、意志、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2. 幼兒教育課程的設置存在不足。隨著我國幼兒教育與國外幼教機構合作交流機會的增多,我國有些幼兒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盲目地追捧國外幼兒教育潮流,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來對待國外先進的幼兒教育經驗,忽略中外文化的差異。這種只知一味地模仿而毫不考慮本土適應性的盲目“拿來主義”,將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棄之于不顧,束縛了我國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還有的幼兒教育機構缺乏獨立的判斷力,盲目跟風。從幼兒教育機構所開設的課程來看,有些遠遠超出它們的承受和理解能力。
3. 部分幼兒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幼兒教師是一個專門的技術崗位,需要從業者具備特定的能力和技能。就目前而言,幼兒教師的素質現狀大體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幼兒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逐漸喪失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熱情,對自身事業的發展前途也感到迷茫,失去奮斗的方向和動力;二是幼兒教師雖然接受了較多的培訓,但容易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他們在日常教學中依然不能盡快地適應教科研的要求。這種出現在幼兒教師身上的個體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差別,要求幼兒教師要增強自身的科研能力。而這恰恰是部分幼兒教師難以做到的。
4.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明顯。幼兒正處在身體和意識成長發展的初始階段,身心發育尚未達到學齡兒童的程度,最適合幼兒的活動是游戲,而不是各種形式的知識灌輸。好多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好的前途,過早地讓孩子開始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對孩子基本生活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小學化”幼兒教育傾向不僅損傷了幼兒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而且壓抑了幼兒的天性,阻礙了幼兒個性的發展。
二、對策
1. 家長要理智地對孩子施愛。“愛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愛會增強幼兒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他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自信。因此,家長要掌握對孩子愛的分寸,要做到愛和嚴合理結合,不短缺也不能越界。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家長一時辦不到的事情,家長要耐心地去說服;對于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家長應及時教育,不遷就、不護短。另外,家長還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全方位地關注孩子,愛護他們的心靈,給他們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讓他們從小懂得平等友愛。
2. 大力提高我國幼兒教育的師資水平。加強師資力量是保證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一環。這就要求幼兒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地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修養。另一方面,教育部門還要定期對幼師進行培訓,全面提升幼師的文化水平,使之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更要切實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道德素養。各幼兒教育機構應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資源,科學地促進幼兒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提高幼兒教師的組織、管理及溝通能力。
3. 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幼兒教育機構的課程。幼兒教育機構在開設幼兒課程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本機構的情況,在設置課程時應該努力做到:充分關注幼兒發展的各領域并保持各領域相互間關系的和諧,逐步構建適合我國本土及幼兒教育機構實際的課程資源,還要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課程內容。
4. 建立更加完善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完善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是管理幼兒教育的基礎,因此,幼兒園就要建立完善的科學考核制度,每年對教師的能力、素質和知識的積累進行全面的考核,并將最后考核的結果公布出來,作為教師晉升、評職、評優的一項重要依據。同時還要實行獎罰制度,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水平。對于一些私立幼兒園,相關部門要規范辦園的管理體制,完善管理工作機制,定期對幼兒園相關設施進行檢查,以減少一些隱患。
5. 相關部門要加大對幼兒教育事業的投入,重視幼兒的教育問題。近年來國家和有關部門都在教育方面做了許多規定,對此,相關部門要嚴格執行,充分考慮幼兒教師的實際問題,加大幼兒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這樣才能保障幼兒園正常運行。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