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
【關鍵詞】 新課改;科技創新;學生素質;
培養興趣;素質教育;轉變觀
念
【中圖分類號】 G633.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2—0024—01
為了認真落實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和新時期教育規劃綱要,培養學生崇尚科學、抵制不良的行為習慣,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激發學生積極的科學探究、科學創新的熱情,進一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進創新教育的步伐,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新課改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大綱要求,以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活動為載體,提升科技輔導老師的自身功力,增強學生們科學探究的熱情。
一、新課改對提高學生素質、全面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過去的應試教育提出了挑戰
1. 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要科研化。以《通用技術》課為基礎,高中各年級必須要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并制定專題研究性學習報告制度,從籌劃、準備、制定方案、實踐探究等都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且要落到實處。只要我們理、化、生、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的老師人人出主意,想辦法,人人動手,積極參與,指導兩到三個研究項目,就會帶動全校性的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認識到創造發明不再是科學家的專利,這樣在積少成多、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達到創新性、科研型、實用性的要求。
2. 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要經常化、多樣化。指導學生開展課外綜合實踐及社團活動,從各個方面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可以開設如物理興趣小組活動、音樂、繪畫等多個興趣小組,并開展小發明、小制作、小創造等活動;也可以走出校園,調查當地風土人情、文化遺址、名人趣事等等,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和實踐動手能力,有效地實現各學科之間知識的整合以及能力的提高,使科技創新活動經常化、知識化、最大化。
二、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上好《通用技術》課,目的就是發展素質教育,讓學生們從中受益,最終實現學生終身發展的目的
1. 上好《通用技術》課,進行科技創新活動,實現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過程,使學生們體驗到科學探究過程的快樂。在完成《通用技術》課的每一個實驗中都要認真扎實,細細品味,科學探究,重在過程。在不斷的動腦、動手過程中,他們不斷地猜想、不斷地探究,奇妙的現象和規律也就隨之而來。這種探索發現的快樂是其他一切娛樂所替代不了的,學生就會從厭學到樂學,最終形成興趣。
2. 科學探究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也培養了他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通過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培養了愛科學、愛創新的能力,提高了求知的興趣,感染了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使學生們保持對科學的極大興趣,并樹立獻身科學的人生理想,培養了學生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3. 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使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每一次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們體會到應當將我們平時課本中所學到的各科知識形成網絡加以活用,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不僅要善于與其他知識建立聯系,而且還要懂得將不同知識加以靈活運用,這樣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構成一個知識體系,增強個人素質,提高個人能力,真正實現活學活用。
4. 科技創新活動培養了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實驗中每一個環節,如原理、目的、器材、步驟、數據的處理等都要按照嚴格的規程來進行操作,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中感受到實際科研工作的艱辛以及精益求精的態度。真正體驗到科研工作的甜酸苦辣,從而認識到干任何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要付出艱苦勞動的,要認識到必須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三、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堅持新課改,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關鍵
1. 全體師生必須提高對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認識。學校領導要把科技活動經常化、教學化、課題化、制度化。學校要以出色的成就、嶄新的風貌進行新課改,認識新課改,上好《通用技術》課,不要做做樣子,流于形式;領導要用睿智的目光,構劃出新世紀學生發展的宏圖,提出較前沿的辦學特色,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本,讓每一個學生在創造實踐中成長,培養21世紀具有綜合能力的各行各業的創造性人才為目的。
2. 學校、社會、家庭必須加大對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投資。要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學校要重視,社會、家長要大力支持,要為科技活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斷增加高科技項目,如機器人制作、電子作品制作,或者辦好創新活動室等,要得到全社會的大力支持,以保證學校科技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
3. 教師必須提高認識、扎實工作。科技創新不是通用技術教師的專利,而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以常規教育為主,科技創新教育為載體,進一步推進深化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既要全面發展,又要學有特長,全面發展是基礎,學有特長是根本,發揮個性是手段,培養創造才能是目的。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