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關鍵詞】 學校管理;文化;教師;公平公正;專家型;發展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2—0036—01
學校管理者,特別是校長及其管理行為將直接決定新課程在學校中的實施狀況,而新課程中的新的教育理念要求管理發生相應的變革。因此,學校管理者特別是校長必須正確認識新課程給學校管理帶來的巨大變化,并通過管理創新來應對變化,確立新的學校觀和管理觀,以人為本,突出學校管理為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服務的思想,尊重廣大師生,發現他們的長處,激勵他們不斷自我發展,從而保證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一、創建和諧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
只有在和諧寬松的環境下,師生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激發。因此,學校領導必須和師生共同創建一個民主寬松、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一個知識層面、文化素養較高的群體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有讓人按部就班、墨守成規,決不會有積極性、創造性的勃發。鑒于此,我認為,對師生的管理,特別是新課程下,更多地采用暗示、認同、探討,應致力于教師價值觀的形成和文化的管理特色,創造出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使管理的模式真正與所處的詩意的環境吻合一致。
二、尊重差異,揚長避短,為每位教師創造施展才能的舞臺
管理的關鍵在于用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位教師都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校長要尊重差異,揚長避短,為每位教師創造施展才能的舞臺。對工作能力強,在學生心目中有威信的教師要加以培養,委以重任。對教學工作有特長的教師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人才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用人要注意顧全大局,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來衡量。大膽地使用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愛護地使用人才,讓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得到鍛煉,從而增長才干,真正做到“英雄”有用武之地。
三、公平公正地進行管理
公平和公正是管理工作成功的前提,公平公正也是一個校長人品和人格的體現。公平公正地處理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讓老師覺得自己存在的重要,是學校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同時也是形成良好校園風氣的關鍵。如果校長任人唯親,那么多數教師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雖然人人都標榜公正,但是真正做到公正不容易。一個學校的公正環境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的。首先是人員的待遇要公平,這個待遇有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兩個方面。在教師的發展前途方面,校長要給教師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為教師的發展鋪設階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光明前景,讓他們體現自己的價值。比如參加業務學習,提高專業素質;參加各種教學競賽,實現自我價值;及時實施獎勵和激勵措施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經濟待遇上,要體現多勞多得,獎勤罰懶,讓干工作的人心甜,讓不干工作的人心甘。
四、做一個專家型的校長
素質教育是我們目前學校教育的目標,新課改在我國實施已經十幾年了,期間通過廣大教師的努力,總結和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成功做法。如何發揚新課改的教學成果,繼續深化素質教育,是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教學工作是完成育人目標的載體,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自身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實現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提高。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了能力,這正是教學工作的實質。那么作為一校之長,怎么樣才能做好教學工作呢?首先自己要做一個專家型的校長,在教學理論、教學理念上,和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節奏一致,站在新課改的潮頭,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修養,讓自己不僅是個管理者,同時也是一個新教育理念的實施者。只有這樣才可以成為一個專家型的校長。
五、樹立發展意識促進新課改
學校的工作要有一個長期發展的戰略,校長的管理要有長遠的目光。學校是一個培養人才的機構。尤其是小學的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還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因此,校長的管理意識決定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新課改已經實施多年,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在每一位教師心中扎根。學校的管理工作應以貫徹新課改、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管理工作具有的發展意識,是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礎。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核心工作目標。轉變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觀念,轉變師生的角色,推進和優化先進的教學模式,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為社會培養優秀的、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