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晶
吉林省白山廣播電視臺,吉林白山 134300
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媒介融合后的表現方式淺析
董 晶
吉林省白山廣播電視臺,吉林白山 134300
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播方式。電視新聞節目也從形式到內容上做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本文主要是從搭建平臺,強化互動、創新新聞播報形式、擴大電視新聞信息容量、直播常態化等四個方面闡述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表現出來的特點,希望對廣大電視工作者有所幫助。
電視新聞;媒介融合;表現
媒介融合是指在現代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發達的基礎上,以信息消費終端的需求為指向,由內容融合、網絡融合、傳播平臺融合和接受終端融合所構成的媒介形態演化過程。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數字時代的來臨,新媒體應運而生,并在近幾十年來獲得迅速的發展。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播方式。為應對新形勢下媒體行業的新發展,各種形態下的媒體之間開始尋求融合合作,相互學習和借鑒,媒體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媒介融合對于電視新聞懶鬼來說,既充滿了壓力與挑戰,又富有動力和機遇。一方面,媒介融合推動了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形態變革,使其朝著更新穎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在眾多媒體的競爭中,如何讓電視新聞節目脫穎而出,形成品牌與特色,是每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總的來說,當前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從形式到內容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革和創新。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因此媒介之間的相互融合是全球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電視新聞類節目要想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在新媒體浪潮的沖擊下,主動適應,積極迎合,開拓創新,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百姓喜愛的優秀電視新聞節目。
1)搭建平臺,強化互動。在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節目要想緊隨時代的步伐,贏得觀眾和市場,不僅要創新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采用新的推廣方式也尤為重要。和新興媒體相比,傳統的電視媒體互動性不強,參與性不夠,電視新聞的內容和視角才是電視新聞的優勢,而媒介融合后,就為傳統媒體搭建平臺,強化了互動效果,彌補了傳統電視媒體的不足。
現在許多電視新聞節目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官方客戶端,加強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目前我國的電視新聞類節目都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客戶端,利用微博、微信進行節目推廣,利用網絡傳播范圍廣,信息傳遞快等特點,加強自己新聞節目的品牌宣傳,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增加了節目的耐看性,增強了節目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和辨識度。
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平臺給電視新聞節目提供互動機會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不加甄選、辨別,濫用網上信息,甚至是流言,造成新聞失實等問題。有些網絡微博、新聞中還存在大量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這些問題也間接影響著使用微博資源的電視新聞節目。因此,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新聞工作者也應該注重信息的選擇和辨別,堅守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底線,保證電視新聞的客觀性。
2)創新新聞播報形式。轉變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由“播”新聞變“說”新聞。網絡媒體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個人都擁有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和制造者,這也是自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的標志。因此在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在播報方式上不在拘泥于傳統的播報形式,而是更加側重對新聞的評論,有的甚至將新聞以脫口秀的形式播報出來。這種帶有明顯主觀性質的電視新聞節目實質上就是在媒介融合下的一種創新。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鳳凰衛視由陳魯豫主持的《鳳凰早班車》等欄目開啟了“說”新聞的先河。很快這種模式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不少電視臺也嘗試以這種“說”新聞的方式來播報新聞,一些欄目也確實在這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遼寧衛視的《說天下》就是一檔“說”新聞的電視新聞欄目。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將新聞信息傳遞給電視觀眾,生動活潑,不枯燥。主持人不會拘泥于條框的限制,或幽默,或興奮,語言隨著新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還有些電視節目為突出地方特色,采用方言來播報新聞,在形式上也比較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不同,帶有很強的隨意性和個人色彩,如杭州電視臺的《阿六頭說新聞》等等,這種形式在地方電視臺比較普遍。受眾也僅局限于本省或者是本市的觀眾,受眾范圍雖小,但是很有強烈的地方色彩,也受到廣大觀眾朋友的歡迎和認可。
3)擴大電視新聞信息容量。在新聞播報中引入網絡信息。網絡現在已經成為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網絡也作為新興媒體的代表發展迅猛。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傳統的電視新聞
在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節目還積極利用傳統媒體,以新興媒體為表現形式,創造了許多形式新穎的欄目。例如新聞雜志型節目,將電視新聞與雜志聯系起來,不論報道風格怎樣,每則報道的開頭都是主持人或記者本人坐在一幅斜過整個電視屏幕的故事書框架前作提綱挈領的介紹;報道結束時,記者主持人又回到故事書框架前作總結或預測。
在媒介融合時代,傳播渠道和信息來源的多樣化,電視新聞面對著海量的信息,需要做大量的篩選、加工、重組工作,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觀點。
4)直播常態化。網絡時代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網上直播已經成為播報新聞的一種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電視新聞對新聞事件的現場報道也逐漸成為常態。現場報道是電視新聞報道者置身于新聞事件發生現場,面對攝像機鏡頭,以采訪者、目擊者或參與者的身份向觀眾敘述、評論新聞事件,并同時伴以圖像報道的一種報道形式。電視新聞的現場報道具有時效性強,信息量大,參與性強,現場感強等特點。電視新聞的現場報道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封閉性,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受眾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
在當今網絡時代的潮流下,傳播媒介間相互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當務之急,是要大力促進電視新聞節目與新媒體之間業務內容和服務上的融合。注重提升欄目的質量。在欄目內容上面要進行改革創新立足我國實際國情,生產創作出一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把目光放在現實,放在更具有意義的層面上,引導廣大受眾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豐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網絡媒體的迅猛發展,電視媒體與網絡的融合勢不可擋,同樣的,最為電視媒體中的電視新聞也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加深與網絡和數字技術的融合,逐步走向“融合新聞”。融合新聞不同于傳統的媒介新聞傳播方式,將不同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進行整合,用多媒體、多渠道的形式進行新聞傳播。媒介融合的信息內容的集約化生產,不僅表現為媒介組織之間的合作,信息內容生產方面,也體現出全民寫作的特點相信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未來會創造出更多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電視新聞欄目以回饋廣大電視觀眾們的厚愛。
G2
A
1674-6708(2015)137-0011-01
董晶,文學學士,主任編輯,研究方向:電視新聞節目也開始主動融進網絡媒體之中,將網絡中的一些信息、圖片、視頻等插入到新聞播報當中,有的加以評論,有的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跟蹤報道,不但豐富了電視新聞的形式,還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電視新聞與網絡共同構成一個開放的空間,改變了以往電視新聞的傳統態勢,為電視新聞節目注入了新鮮的元素。